总赶宫
总赶宫位于台湾台南市中西区,主祀军舰守护神倪府圣公爷[1](又称倪总管、倪圣公,庙方尊称圣公爷,昔日庙方寺庙登记主神误登记为倪府千岁,112年已向主管机关更正为倪府圣公爷,同步更正内政部全国宗教信息网登记数据)[1],圣公爷名不详,有人说名叫倪圣分,是开漳圣王陈元光麾下的四大将军之一[2][注 1],全台只有本庙主祀此神[3]。该庙原名「圣公庙」[3]或「圣公宫」[1],于乾隆年间改称「总管宫」[注 2],后来到了道光年间讹传成「总赶宫」,在立了「重兴总赶宫碑记」后此名延用至今[4]。
总赶宫 | |
---|---|
圣公宫、圣公庙 总管宫 | |
![]() 整修后的总赶宫正面 | |
位置 | ![]() |
建成时间 | 明郑永历郑经年间 (1664年-1681年) |
类型 | 登录等级:直辖市定古迹 登录种类:寺庙 |
详细登录数据 |
该庙宇于民国七十四年(1985年)11月27日公告为三级古迹[5],并在2000年代成为台南市第一个由政府补助辅导私有古迹自办修复工程的案例。
沿革

该庙于明郑王朝郑经时期,由明郑水师诸镇合建,当时该庙位于台江内海的海滨上[3],而每当中秋时节郑军水手们会聚集于此庙进行中秋博饼的活动[2]。该庙此项活动一度中断,但近年来已恢复举行[2][6]。
入清之后,该庙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由台湾道道台杨廷理捐款整修,于嘉庆元年(1796年)完工,此后当地居民便在庙中供奉杨廷理的禄位[3]。后来到了道光十五年(1835年),绅商周清老与海澄县儒学黄化鲤等人重修此庙[3],事后立碑及增加供奉的长生禄位,即今该庙尚存的「重兴总赶宫碑记」与「黄化鲤长生禄位」[4]。
进入台湾日治时期后,该庙在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与大正元年(1912年)整修过,而当原本位于大南门内开漳圣王庙((兴南宫)因要兴建台南第二寻常高等小学校校舍而被拆毁后,其神像便被移到此庙供奉[3]。民国八十几年间,开漳圣王由原兴南宫管理人员后代子孙请回后,至今下落不明。
二次大战结束后,台湾进入民国时期,该庙在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由张江霖等人进行整修,民国五十五年(1966年)时再修[3],而民国七十四年(1985年)时该庙右厢重建成了华北宫殿式的观音厅[1]。近年该庙进行整修,已于2010年11月13日完工举行入火安座仪式。2018年启建庆成三朝谢恩祈安建醮大典。
交谊境
四安境顶太子沙淘宫、八吉境下太子昆沙宫、六兴境开山宫、八吉境檨仔林朝兴宫马兵营保和宫、开基五瘟宫、八吉境重庆寺、大寮玄良亭、四安境下大道良皇宫、六合境马公庙、南厂水门宫、八吉境五帝庙、总赶宫境顶太子中双会
图片
- 正殿
- 总赶宫额
- 黄化鲤长生禄位
- 杨廷理长生禄位
外部链接
- 台南市政府观光旅游局—总赶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参考数据
- 傅朝卿. . 台南市: 台湾建筑与文化资产出版社. 2001年11月. ISBN 957-30880-4-5.
- 王浩一. . 台北市: 心灵工坊文化. 2008年8月: 22-27页. ISBN 978-986-6782-47-3.
- 石万寿. .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04年3月: 237页. ISBN 957-01-6745-9.
- 远流台湾馆. . 台北市: 远流出版社. 2003-02-01: 131页. ISBN 957-30880-4-5.
- 总赶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 黄文锽.总赶宫 筹组中秋博饼会.自由电子报.2009-09-24的存盘,存档日期2009-09-27.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总赶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