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粩

米粩,又称)粩、麻粩,为福建及台湾的传统米制品,将芋头糯米蒸熟制作粿糕,再切条风干,经油炸后,即成米菓,将米菓裹上麦芽,再滚沾爆米花即为米粩,又称猪油粩。

米粩
表记
汉字
白话字
台罗拼音
方音符号

若将米菓裹上麦芽,滚沾芝麻就称麻粩,有花生杏仁海苔等多种口味。福建安溪称裹芝麻为「麻蓼」,裹米花为「蓼花」,仙游则分别称为「麻筒」与「蓼花」。华南人运江米入陕西三原泾阳一带,将此制品引入,形成中国大陆著名地理标志产品「三原蓼花糖」。

用途

最先作为一般节庆祭祀常见祭品,民间订婚聘礼、新娘归宁也都以麻粩、米粩作为礼品。

传统吃法

将粩打碎,一片片的散落在碗中,用热开水冲泡(或热乌龙茶),直到粩中的麦芽渐渐融化,即可尝到脆脆的米香及香浓的麦芽香。

口味

  • 甜米粩:都用米爆成圆型;米粩又称为猪油粩,因早期的用油为猪油,不过现在养生概念兴起,皆使用素食油(植物油)代替。有句台湾闽南语谚语:「吃粩活到老老」。
  • 咸米粩:制作方式与米粩一样,洒上米粒时,再加上金黄色的咸油葱,为鹿港人独特的口味,适合搭配豆浆食用。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