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刑

私刑英语:),指没有经过刑事诉讼法法律裁定处罚就对自然人执行体罚死刑,甚至是虐待。在某些国家对于私刑是无法准确定义的,在不同的国度,法庭与法律都是执行战争胜利者一方的意志,也只有在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胜利者一方才有条件执行法律。

香港

反水客活动

2015年间,香港多地爆发“反水客”活动。3月9日,示威者围堵扰袭内地游客,在上水、屯门及尖沙咀商业区,冲击店铺、阻挠巴士、翻查游客行李、对游客和路人施加私刑辱骂踢打。有媒体指,示威者即使面对水客,也没有加以侮辱、挑衅、骚扰、动用私刑的权力,更何况是游客。海外网也指责示威者对路人滥用私刑,并批评示威者不是在表达意见反水客,而是挑起事端反内地。[1][2]

七警案

2014年10月14日晚上,无线电视苹果日报亚洲电视Now TV,以及香港警方的摄录队[3],在添马公园海滨拍摄到七名涉案警察把双手已被手铐反锁背后的公民党成员、社工曾健超擡到添马公园一个政府泵房变电站外的阴暗角落。其后,曾健超在双手上铐无力反抗或自我保护的情况下,遭五名警察行使私刑拳打脚踢近四分钟,另有两名警察负责把风[4][5][6]。新闻片段播出后,香港警察滥用职权的暴力行为引发香港社会及外界哗然[7]。2017年2月14日,法庭裁定七名涉案警员罪名成立,并于2月17日各判处入狱两年[8]

北区医院警员袭击老翁事件

2019年6月25日晚,酒醉六旬老翁与他人争执,警员到场处理曾被袭击,被捕后在北区医院内遭看管的警员连番袭击。法官陈仲衡于2020年12月18日宣判,指案中第二被告邓文谦曾用警棍袭击事主,包括其下体,手法令人震惊,当值时行私刑的警员必须要受到严厉阻吓,即使事主行为亦有不当之处,也非袭击他的借口。法官又考虑到邓文谦事后被「起底」,家人受波及,为他减刑1个月,再次强调香港不容私刑[9]

蒙面者被指实施私刑

2019年10月6日,香港警方脸书发布公告,指暴徒继续在全港多区大肆破坏,纵火堵路。更有市民分别在深水埗区和旺角区被其他蒙面的示威者肆意殴打,施以私刑。[10]

杨学志遇袭事件

2019年11月11日,一位名为杨学志的中国大陆男子前往香港,在旺角弥敦道一带遭遇示威活动,示威者以杂物堵路,杨学志经过弥敦道,因被指拿出手机拍摄示威者而发生冲突,在混乱中杨学志被打至头骨破裂、手部骨折[11][12][13]路透社摄影团队因为拍摄到示威者围攻杨学志,以及其余19张当中包括香港警察镇压示威者的照片,而一同以「是在香港民众抗议中国政府侵犯其公民自由并捍卫该地区自治的情况下,为香港拍摄的宽广而具有启发性的照片。」的原因获得2020年普立兹突发新闻摄影奖[14]

付国豪遇袭事件

环球时报记者付国豪香港国际机场被示威者禁锢、被多人侮辱、谩骂及殴打。2021年1月8日,法官李庆年就付国豪遇袭一案宣判,判处3名被告监禁4年3个月至5年半。法官狠批激进示威者滥用私刑不文明,“以众凌寡,被狂莽征服理智”,行为疯狂,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亦严重影响香港人和平表达诉求的声誉,并指出,“无论个人理念有多崇高,一旦使用暴力解决问题,道理就变成歪理,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5]

元朗袭击事件

2019年7月21日,大批穿著白衫部分有乡事及黑社会背景的人士在有预谋下,手持武器在鸡地港铁元朗站无差别随机袭击途人和列车乘客,导致多人受伤血流披面。有女性指被袭击时遭到非礼[16]、也有消防处救护员为伤者急救时也遭遇白衣人袭击[17][18]。事件至少有45人受伤,当中包括孕妇,有1人危殆,5人重伤[19]。2021年7月22日,7名男子被控暴动及有意图而伤人等罪,于区域法院被判囚3年6个月至7年不等。法官叶佐文判刑时指出,案发当日白衣人以保卫家园为旗号,将警察沦为配角,更严重的是滥用国旗,将迷你国旗绑在藤条末端,边摇旗呐喊边打人,袭击闸内的无辜巿民;困在车厢的人不敢越过凶恶地围在车门的白衣人,实属非法禁锢。叶官称,香港是法治社会,无的放矢的集体私刑引起市民极大恐慌,须判处施暴者阻吓性刑期[20][21]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07年1月7日,两名来自湖南省耒阳市大和圩乡的未成年少女在江西省上饶市一药店偷窃被抓。药店职员没有把偷窃者交送公安机关处理,而是私设公堂施以酷刑。女孩头发被剪成“阴阳头”,胸部被深度烧伤。事件在湖南省、江西省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社会热议。负责办理此案的上饶市公安局信州分局东市派出所副所长胡丙根说,对未成年人以如此残酷方式对待,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22]

美国

私刑作为一种有罪推定的惩罚形式,通常由自行指派的委员会、暴民或自发组织的治安维持者在没有法律进程的情况下所运行。私刑在美国内战前便存在于美国各州,特别是美南各州与美西拓荒区。「Lynching」这个词汇被认为源自美国独立战争时,维吉尼亚州治安法官Charles Lynch对保皇党所命令的不受法律支配的刑罚。在内战前的南方,废奴主义的支持者常是暴民运行私刑的目标。战后,私刑是恐怖主义的一种型式,用来威吓自由的黑人投票和取得政治力量。一项对1868年至1871年的治安调查估计三K党参与了超过400件私刑。黑人常因为被指控对抗白人的罪名而被运行私刑;然而根据记者Ida B. Wells的研究,许多罪名经常被夸大,或根本没有发生。

群众暴力变成运行白人优越主义和延伸种族恐怖主义的工具。

三K党,是白人优越主义的准军事组织,和其他由于挫折和愤怒所联合的白人,无礼地维护民主党(在当时民主党是一个公开宣扬白人优越主义的政党,主张维护南方的权益并支持对黑人实行种族隔离,并剥夺黑人的投票权利)的利益。在选举期间的非法暴力范围和强度,到达了流行性的程度;这让历史学者William Gillette认为这段时期的美国南方陷入了游击战的状态[23][24][25][26][27]

重建时期(1865年 - 1877年),三K党和其他组织常运行私刑来控制非裔美国人,强迫他们回去种田,阻止他们去投票支持共和党[23][24][26][27][28]。在战后时期,共和党白人也常是私刑的受害者。联邦军队在1871年民权法案的运行下取缔了大部份的三K党。1877年重建时期结束,联邦军队撤出后,南方白人重新掌控了几乎所有的政府和法院职位。南方立法者通过法律进程来有效的限制非裔美国人的权利,南方基本上回到战前种族隔离和歧视的状态。

私刑短暂的衰退,但在19世纪末又开始增加。私刑的数量在1892年达到高峰,共有230件,但这种非法行为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1935年仍有20件[29]。阿拉巴马州塔斯提吉学院纪录了1880年到1951年的私刑案例,显示了3437名黑人和1293名白人受害者,几乎全部是共和党党员。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单一私刑事件发生于1873年4月13日路易斯安那州的Colfax,共一次处决了280名黑人。非裔美国人通过抗议、游行、写作等方式来抗议私刑。在1915年一个正当化私刑和三K党的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放映后,三K党重新组织,并开始重新使用私刑来恐吓非裔美国人。受害者通常是黑人男性,也有少数女性受害者,通常被指控攻击或强暴白人。大部份的私刑在1960年代后消失。

塔斯提吉学院记录了1882年到1968年发生于美国的4743个私刑处决案例,但实际数字可能更高,因为这个数字的主要来源是报纸。其中3446名受害者为非裔美国人。私刑发生于美国本土除了四个州(康乃狄克州麻萨诸塞州罗德岛州佛蒙特州)以外的每一个州,但绝大多数集中于棉花带 - 阿拉巴马州格鲁吉亚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德克萨斯州[29][30]

1918年伊利诺州众议员Leonidas Dyer向国会提案《反私刑法》,这个法案于1922年在美国众议院获得通过,而且在美国参议院委员会也得到多数的支持;不过却由于南方保守派民主党议员的冗长演说下而阻挠中断。1960年代的美国民权运动改变了大众及美国政府的态度,由民主党控制的国会在1964年通过《1964年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后,这个议题也不了了之。2005年6月13日,参议院对过去没有通过《反私刑法》而正式道歉[29]

北爱尔兰问题

在北爱尔兰,经常出现由爱尔兰共和派忠诚派进行的袭击和私刑。

荣誉处决

荣誉处决是以维护家族荣誉为名而动用的私刑,受害者主要是中东南亚穆斯林妇女。处决的理由有很多种,包括:拒绝安排式婚姻、被强奸的受害者、诉诸离婚以及通奸(包括婚前性行为)等。当妇女的行为被家中的男性成员认为是「败坏家庭名誉」时,便足以构成动用私刑的理由,私刑者「以此为荣」以不会有任何悔疚[31]

注解

  1. . www.thepaper.cn. 澎湃新闻. 2015-03-12 [2021-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9).
  2. . opinion.haiwainet.cn. 海外网. 2015-03-18 [2021-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9).
  3. . DISTRICT COUR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2017-02-14 (英语).
  4. . 自由亚洲电台. 2014-10-15 [2021-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0).
  5. . 自由时报. 2014-10-16 [2021-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2).
  6. . 明报. 2014-10-16 [2021-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9).
  7. . 华视. 2014-10-16 [2021-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9).
  8. . 苹果日报. 2017-02-19 [2021-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1).
  9. 李慧娜. . 香港01. 2020-12-18 [2021-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9) (中文(香港)).
  10. . mil.news.sina.com.cn. 新浪网. 2019-10-06 [2021-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11. 李华. . 华商连线. 2020-08-21 [2020-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1).
  12. 何子辉. . 东网. 2020-09-28 [2020-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3).
  13. 布蓝. . 多维新闻网. 2019-11-25 [2020-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5).
  14. . The Pulitzer Prizes. [2021-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3).
  15. . on.cc东网. 2021-01-08 [2021-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7) (中文(香港)).
  16. . [2019-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17. . 香港01. 2019-07-22 [2019-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8).
  18. . [2019-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19. . 头条日报. 2019-07-22 [201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20. . 明报. 2021-07-22 [2022-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2).
  21. . Now新闻. 2021-07-22.
  22. 沈洋; 曾曦. . 新华社. 2007-01-19 [2020-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5).
  23. Lynching in the New South: Georgia and Virginia, 1880-1930 by W. Fitzhugh Brundage(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93)ISBN 978-0252063459
  24. Barry A. Crouch, "A Spirit of Lawlessness: White violence, Texas Blacks, 1865-1868," 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 18(Winter 1984):217–26
  25. Eric Foner, Reconstruction: America's Unfinished Revolution, 1863-1877. 119–23;
  26. J.C.A. Stagg, "The Problem of Klan Violence: The South Carolina Upcountry, 1868-1871," Journal of American Studies 8(Dec. 1974):303–18
  27. Allen W. Trelease, White Terror: The Ku Klux Klan Conspiracy and Southern Reconstruction Harper & Row, 1979
  28. Eric Foner, Reconstruction: America's Unfinished Revolution, 1863-1877. 119–23
  29. MSNBC News Services, "Senate apologizes for inaction on lynchings", Jun. 13, 2005, MSNBC News. msnbc.msn.c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30. Dahleen Glanton, "Controversial exhibit on lynching opens in Atlanta" May 5, 2002, Chicago Tribune. Reproduced online
  31. . Human Rights Watch. [2001-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7).

参见

  • 浸猪笼
  • 猎巫
  • 佩德罗·罗德里格斯·菲略(巴西一个以杀害罪犯闻名的杀人犯)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