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花园

氹仔码头花园(),是位于澳门氹仔岛公园。氹仔码头花园建于1955年,原是往来氹仔岛至澳门半岛唯一的码头。自澳氹大桥建成后,因来往澳门半岛与氹仔岛之间的船运日渐式微,便改建成现今的花园,其名称亦由此得来。花园具有葡萄牙式建筑的风格。

码头花园
Jardim do Cais
基本数据
类型庭园
位置 澳门氹仔柯维纳马路旁
面积约1,323平方米
创建1955年
管理者 澳门市政署
开放时间全日开放
连接交通巴士:
111526343536527173MT2MT4N2N3N5
轻轨: 氹仔线海洋站
网站官方网站
地图
相邻的氹仔海关分局

沿革

有关花园落成的年份,则有两种说法:一说出自施达时和白加路《离岛绿化区的发展》一书,书中提到该园落成的年份为1847年,因花园内的炮台始建于该年份;另一说是建于1955年,此说获得较多人接受和认同。昔日码头花园,为往来氹仔与澳门半岛唯一的客船停泊码头。自第一条澳氹大桥落成后,船运日渐式微,码头亦随之改建成花园,码头的两幢黄色建筑变成海岛海关的巡逻站,码头前的提岸变成宽阔的东亚运大马路[1]

花园的设计及建筑均以绿色、白色为主,极具葡国小城韵味。花园右侧有一平顶建筑已拨作童军总会总部,其门前有一门可360度转动的大炮,后方还设置小炮,炮台旁建有印度建筑特色的哨岗,上尖下宽,门窗呈尖拱状,并敷砌葡国传统特色的青花瓷砖。炮台是在1846年为防卫十字门水道附近的海盗而由海军少校罗利老路监督兴建,是氹仔岛御敌的第一道防线。之后氹仔岛上的澳葡驻军一直驻守于此。在澳门总督亚马喇上任后,该处曾改建为总督别墅,作避暑之用。炮台原址也曾于1975年改作海岛市警署,至1998年警署才迁出,1999年作为澳门童军总会会址。沿后方的石阶拾级而上,可看到高处有一座圆形建筑物,就是昔日军队的火药库。石阶后方,有一条小径,可通往纪念碑花园

2021年10月25日,澳门文化局根据第11/2013号法律《文化遗产保护法》于2020年底对全澳第三批共12项不动产启动评定进程,根据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会已完成讨论《第三批不动产的评定》行政法规草案,并已通过第37/2021号行政法规公布添加12项被评定的不动产,包括位于花园内的原氹仔码头旧址[2]

地理位置

氹仔码头花园面积约1,500平方公尺,位于氹仔隧道口旁,毗邻澳门童军总部及氹仔海关分局。

设施

澳门童军总部

澳门童军总会

仰望澳门童军总部,其上有数支大炮,它们是葡萄牙殖民地时代用于防卫入侵者,是氹仔御敌的第一防线。

纪念碑花园

1991年创建,穿过澳门童军总部可到达另一个纪念碑公园,公园依山而建,其内有一个纪念葡萄牙战船「第二玛丽亚」号爆炸事件中罹难人士之纪念碑。

堤岸

西湾大桥第三条澳氹大桥--,通过大桥可远眺对岸小横琴岛

参考数据

  1. . [202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9).
  2. . 文化局(IC). 澳门特别行政区新闻局. 2021年10月25日 [2023年6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9月4日).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码头花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