碇真嗣

碇真嗣日语: Ikari Shinji ?,又译碇真治)是日本动画新世纪福音战士》的主角,亦有在同名漫画版以及众多衍生作品中登场。原始动画系列由庵野秀明担任导演兼编剧,贞本义行负责角色造型设计以及漫画版,绪方惠美担任配音演员。

碇真嗣
新世纪福音战士》角色
创作者庵野秀明
角色设计贞本义行
中文配音台湾:朱忆华(TV版、旧剧场版)→蒋铁城(新剧场版)
香港:陈廷轩(ATV版) / 罗伟杰(VCD版、旧剧场版~新剧场版:序)→郭俊廷(新剧场版:破~新剧场版:Q)→张振熙(新剧场版:终)
角色设定信息
日语名称
年龄14岁
性别男性
国籍 日本
亲属父亲:碇源堂
母亲:碇唯
监护人:葛城美里

真嗣是一个14岁的少年,被父亲碇源堂召唤到第3新东京市,驾驶巨大人型兵器EVA初号机,与不断来袭的被称为“使徒”的神秘敌人战斗。他性格内向,不擅长与他人交流[1]。年幼时失去母亲又被父亲遗弃,造成了他的心理创伤,而整个系列的故事可以视为是主角碇真嗣的成长故事[2]

1995年一经推出,真嗣便在公众和动画爱好者中广受欢迎并引发强烈共鸣,同时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角色。一些批评者指责他懦弱、自闭和消极;另一方面,角色的刻画和真实性以及所代表的现实意义则获得肯定。

人物设置

碇真嗣一角由导演庵野秀明命名,「碇」在日语中的意思同,取自庵野秀明大学时代的朋友碇义彦[3];「真嗣」则是取自庵野秀明的好友樋口真嗣[4][5],也有「神之子」的意思[6]。 庵野称:“无论是我故意显露或是没有觉察到的部分,真嗣都反映着我的人格特质[7]。”副导演鹤卷和哉也称:“真嗣是参照导演庵野秀明作成的。真嗣被他的父亲召唤来驾驶机器人,而庵野被GAINAX召唤来导演动画[8][9]。” 庵野把自身的一部分投影到角色[10],通过作品直面自身的心理问题:

碇真嗣(右)设计原型来自娜汀亚(左)

在起始阶段,庵野秀明的要求是“主角是个女孩子,她身边还要有个像教练一样的大姐姐型的人物”;所以负责角色设计的贞本义行在最初把主角设计成像明日香那样的女孩子,但在制作完《飞越巅峰》和《冒险少女娜汀亚》后,他对于再次把主角设定为女孩子有些抗拒,于是建议「既然是机器人动画,那就让男孩子做主角吧」[12]。当时机器人题材的主角给人的印象都是热血汉子,为了与之形成对比,贞本义行在设计角色的时候融合了自己内在的恬静寡欲的部分,使碇真嗣呈现出另一种英雄的形象,像日本自古以来的英雄形象(牛若丸日本武尊一寸法师之类的)一样比较中性化[13]。贞本义行所追求的是具有真实存在感的质朴的角色[14],所设计的服装也以简单朴素为主[15]。最初画真嗣的头发,比现在要来得长一点,为了避免给人一种狂野的感觉,而把头发弄短一点使额头露出来,给人一种像男孩子的女孩的感觉。他的眼睛是以《冒险少女娜汀亚》女主角娜汀亚为基型完成的,因此,只要去掉睫毛、改变发型,两个人几乎可以说是完全一样。[13]

配音

在原版动画系列,真嗣这一角色由女性声优绪方惠美配音。在《新世纪福音战士剧场版》、《福音战士新剧场版》系列电影以及系列衍生电子游戏中,真嗣一角也是由她配音[17]。真嗣的生日设定为6月6日,与绪方惠美同一天[18]。绪方表示,真嗣是她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角色之一[19]。她也凭借成功地扮演真嗣而在动画迷乃至非动画迷中广为人知[20]。但其实最初接到试音消息的时候,事务所考虑到日程紧张就先回绝了。不过,之后庵野秀明导演特地跑到《美少女战士》片场问她:「为什么不来试音」,并以「第一次试音没找到合适的人选,可以的话来试音吧」邀请她[21]。为了演绎好这个角色,绪方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由于过于投入,身心都受到影响。比如,给真嗣大叫的场景配音时,血压飙升并引发头痛[22];她看完第18话剧本时,感觉全身酸痛,从喉头到膨胀的心脏都发出「咻」的声响[23]。在《福音战士新剧场版:破》录制结束的时候,庵野导演称赞了她的演出,感谢她多年来保持角色的感情不变[21]

人物故事

依作品设定,碇真嗣出生于2001年6月6日[24],是碇源堂碇唯独生子。2004年,他被母亲带到Gehirn的研究所,然后亲眼目睹了母亲碇唯在实验当中消失的整个意外[25]。事件发生后,碇源堂将真嗣交由他人照顾,于是两人分居十年以上[26]。2015年,真嗣突然被他的父亲叫到第3新东京市;到达的当天,相隔15年后再度出现的使徒袭击了这座城市[25]。为了应对迫在眉睫的威胁,特务机关NERV总司令、3年没有见面的父亲碇源堂命令真嗣驾驶一种名为Evangelion(简称:EVA)的巨大人型兵器,而当真嗣发现他自己被叫来的理由原来只是作一个工具时,对父亲的强烈不满使他一度拒绝驾驶。于是碇源堂转而叫绫波零驾驶;不过,当真嗣看到这个同龄少女身受重伤却仍欲出击的状况之后,真嗣终于下了决定、乘上EVA[27]。作为EVA适格者、EVA驾驶员,真嗣被称为第三适格者、驾驶含有他母亲灵魂的EVA初号机[16][28]。战斗结束后,真嗣在第3新东京市展开了新生活,不过父亲还是和他分开住;这时他的上司葛城美里见真嗣很孤独,于是提议一起生活并成为他的监护人,因此真嗣就住进了她家[27]

自从成为NERV一员、和葛城美里一起住之后,他渐渐产生了变化[29],也交到了朋友[30],如他的同学铃原冬二和相田剑介,以及同是驾驶员的绫波零和惣流·明日香·兰格雷[31]。 经过多次战斗后,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开,孤独的真嗣遇到了第五适格者渚薰,并对他打开心扉[32]。然而,渚薰的真面目是最后的使徒,他的行为会导致人类灭亡。真嗣则带着被背叛的感觉,驾驶初号机追击,经过激烈的战斗,渚薰被初号机的手捕捉住[33]。渚薰最终依自己所愿被杀死。 真嗣因为将薰杀死而十分苦恼、自责[34],他开始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以及询问自己乘上EVA战斗的理由[35]。人类补完计划发动,真嗣开始内心的补完。真嗣意识到现实世界拥有众多可能性,开始觉得自己过去拒绝的现实或许也没那么糟。这时候,真嗣的世界豁然开朗[33],大家都向真嗣祝福「恭喜你」[36]。 在剧场版中,乘上EVA初号机的真嗣看到明日香的EVA贰号机被EVA量产机破坏后的残骸,因为恐惧、混乱、愤怒等负面感情而大叫[37]。他的大叫唤回插在月球的朗基努斯之枪[16]。之后,九体EVA量产机围绕并抓住他驾驶的初号机,开始人类补完的仪式[38]。然而,真嗣最终拒绝了所有人合而为一的世界;在这之后,明日香作为真嗣期望他人存在的世界中最初的他人躺在他的身边[39]

人物性格

「对任何事都冷冷的、提不起干劲,明明没胆子自杀却又希望能自杀、对自己不在乎...我一开始就打算设计出给人这种轻浮感觉的角色。」
——角色设计 - 贞本义行[13]

碇真嗣性格内向,常常在意他人的目光。拙于自我表达、不善与他人交流,因此屡次逃避问题、并且违反命令[16]。他避免与他人接触,以免伤害他人或是遭到他人伤害[7]。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倾向于采取消极的态度,并且表现出自责性[40]。即使是他的衣服不是自己要穿而是由别人挑选的,他也只是默默接受、乖乖地穿上[41]。真嗣会拉大提琴,他的特质给人有大提琴的感觉[42]

真嗣与典型的英雄相去甚远[7],他什么都不想做,既没有成长也没有变得自立[43]。 尽管他是主角并承担重要战斗任务,但他却是极不情愿地去做,并展现出传统英雄不可能具有的恐惧和脆弱[44]。真嗣的扮演者绪方惠美称:“真嗣并不是很动画风、反而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角色,就好像是他突然进入了一个动画的世界[45]。” 他天生谨慎和怀疑的性格导致他想知道即使感到痛苦、还得驾驶EVA的理由是什么。在系列的第一话,在父亲面前,他不断重复着“不能逃”,仿佛试图说服自己乘上EVA[46]。在第二十话中,真嗣想起了母亲被杀死的那个实验,他逃离了那个实验现场,或许就是这件事使他强迫自己“不能逃”[47]。绪方惠美觉得真嗣一直很镇定,虽然有点冷漠,但是个有着坚定信念的坚强男孩[48]

庵野秀明形容真嗣有些躁郁,还有自闭倾向[14]。他害怕与别人接触,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无谓的,放弃让别人了解自己;自认自己遭到父亲遗弃,自己是个没有用的人[49]。他的童年创伤使他在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寻求存在理由中摸索成长[50]。在最终两话中着重描写了真嗣的内心世界,真嗣开始审问自己一些心理学问题:“你最害怕什么”、“你为什么要驾驶EVA”,他承认害怕自己并且害怕他的父亲,觉得如果不驾驶EVA,自己就会毫无价值[44]。对于真嗣来说,年幼时被父亲遗弃催生了他的孤立感[51]。被父亲叫到第3新东京市后,驾驶EVA初号机与使徒战斗,目的是寻求自己的归宿[1]和获得他人的认可[52]。 根据贞本义行的说法,“真嗣是一个存心不对别人抱持兴趣的人。并不是真的不对别人产生兴趣,而是自己刻意制作一个壳躲进去[13]。”虽然父亲是他唯一的血亲,不过他对父亲却没有爱,只抱持着憎恨的情感[53]。碇源堂是他儿子深刻内心冲突的根源[54]。根据绫波零的配音演员林原惠的说法,真嗣担任EVA驾驶员出击的理由,其实他的心声是希望能赢得父亲的认同,赢得父亲的称赞[55]。真嗣对他父亲的憎恨隐藏着更深层的认同欲望[56][57]

心理分析

主人公不断遭遇相同的挫折,又不断站起来,不断地前进。他忍受着孤独,害怕与人接触,却希望与人在一起。
——庵野秀明,《我们又准备做什么?》[58]

刚转学到第3新东京市立第一中学,真嗣并不积极地与新同学交朋友。在谈论真嗣不想交朋友时,赤木律子引用了豪猪两难说(Porcupine's Dilemma),一个源自德国哲学家阿图尔·叔本华一篇寓言故事的心理学用语[59][60]。与故事的豪猪一样,真嗣和美里一旦想要靠近对方,就会被彼此身上的刺所伤,可是即使如此,他们却还是互相寻求对方的温暖[46]。 真嗣在人际交流中为避免自己受伤,自我防卫意识过剩,与他人的关系维持着互不受伤的距离[61]。第四话的英语副标题是「Hedgehog's Dilemma」,使用的是“Hedgehog”(刺猬)而不是“Porcupine”(豪猪),略有差异的用词和作者对角色性格的精确塑造有关[61]。遇敌时,豪猪会将棘刺抖动来进行威吓,刺猬则将身体蜷缩成球状、将棘刺朝外来保护自己[62]。即使会受到伤害,在完结篇剧场版中真嗣仍选择有他人存在的世界[63][64]

碇真嗣对作为母亲碇唯的克隆人——绫波零的感情表明他有恋母情结。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恋母情结指的是年轻男孩与母亲发生性关系的欲望,并与自己的父亲争夺母亲的感情。从一开始,真嗣与父亲的关系非常紧张,而绫波零是他母亲的克隆人,这完全符合这种情况[65]。庵野秀明坦言:

该系列的最终话,故事完全在真嗣的内心世界展开[16],最后结束时的字幕「父亲,谢谢你」「母亲,再见」可以看出,恋母仇父的真嗣克服了这个心理矛盾,与父亲和解并且脱离母亲的怀抱[68][69]。 初号机可以视作是他母亲的象征或替代[70]。幼年时失去母亲对他造成的心理创伤,使他向周围女性寻求母性[71][72]。在系列的开头,真嗣依靠初号机获得生存的手段,但随着成长,他似乎对这种依赖感到不满,同时又害怕离开它所提供的舒适和安全。也有认为,真嗣进入初号机就好比是弗洛伊德式的「回归子宫」,而他为摆脱EVA而进行的斗争是他步入成人的「成年礼[73]。 在系列第二十话,在初号机的插入栓中,真嗣被吞噬和同化,肉体与精神分离开来;变成只有精神存在的真嗣听到自己出生前后父亲与母亲的对话,知道了父母为自己的出生献上祝福,从而找到了回到现实生活的希望并取回自己的身体[74][75]。此话的英语副标题为「WEAVING A STORY 2:oral stage」,「oral stage」翻译为口腔期,是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的最初发展阶段[76]。真嗣可以说是口腔期性格,特征是独立倾向较弱、往往依赖于他人[75][47]。庵野秀明称:「真嗣就是现在的我。这么幼小的我只能表演一个十四岁的少年。无论怎么看,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讲的话就是口腔期。忧郁的口腔依存型。」[77]

该系列的最终话中真嗣的内心旅程诠释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根据其理论口腔期的幼儿会认为是有两个妈妈,所谓的「好妈妈」和「坏妈妈」。在剧中,真嗣看到了他人好的一面和负面的一面。就像是口腔期的幼儿,他们意识到二者是同时存在于一个人格内时,这才真正地认识到了他人。[42] 对真嗣来说EVA是一种深刻的矛盾心理,就是精神分析中所谓的「乳房的分裂」这一心理上的过程,口腔期的幼儿会将抱着乳房的印象分割成「好乳房」和「坏乳房」[78][79]。吞噬真嗣的EVA是「坏妈妈」,拯救他的碇唯是「好妈妈」。[80]

角色分析

「真嗣长大的故事就是我自己长大的故事。」
——导演兼编剧 - 庵野秀明

根据IGN网站的评说,导演庵野秀明在制作过程中经历了严重的抑郁,然后他将自己所有的情感和绝望倾注到作品中,其中最能代表他的情感的角色便是真嗣[81]。该系列的副导演鹤卷和哉透露他是往「真嗣的心境=庵野秀明的心境」这个方向去作的,在剧本会议总是说「真嗣说这样的话太像英雄了吧?庵野秀明并不是那么英雄」之类的[82]。庵野秀明也称:「《新世纪福音战士》是在自己颓废了4年、逃避了4年之后,秉承着唯一的信念『不能逃避!』全心投入的作品。想要让自己的心情表现在作品中。」[49]「真嗣长大的故事就是自己长大的故事。不是以前的庵野秀明而是制作当时的庵野秀明。」[77]

碇真嗣被认为是御宅族的代表[83],他的拒绝以及害怕与别人沟通正好是御宅族经常面对的处境[84],庵野秀明以此对御宅意识进行批判[43]。《苹果日报》文章指,庵野「对碇真嗣的处境作了同情的理解和刻划,但同时不认同碇真嗣的消极。」并试图通过作品「一步一步的引导作品和现实社会中的碇真嗣不要再封闭自我」[85]。真嗣也被认为有社交恐惧症回避性人格障碍倾向。14岁的真嗣正处于青春期、面临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的同一性危机(自我认同和角色混淆),摸索「我是谁?我应当怎样?我能成为什么?」[86]

1990年代,日本经济受到重创,社会风气整体低迷不振。性格脆弱纤细、缺乏存在感、倾向自我逃避的碇真嗣正是那一代人的真实写照,所以才能产生强烈共鸣[87][88]。《苹果日报》文章指,「碇真嗣那种经常戴着耳机拒绝与外间接触、对世界漠不关心的封闭内心描写,跨国界地画出平成年轻一代的郁闷。」[89] 个性内向的他相当畏惧与别人接触,却被迫不断接受新的情报,象征着承受极大压力的现代人[90]。真嗣最终拒绝融合为一体,接受丑陋、卑俗的自己,社会学者桥本努认为这正是自由主义的基础,是日本社会发展的象征[91]

其他登场作品

在电视动画的最终话中,有一段描写另一种可能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真嗣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有一个父母健在的幸福家庭;青梅竹马的明日香会叫他一起上学,在去学校的路上还撞倒了转学生绫波零,而葛城美里是他的老师[92][44]。相同的世界设置也有使用在《新世纪福音战士:钢铁恋人2nd[93]。真嗣也有出现在各种衍生作品中,有的会出现很大的不同,如《新世纪福音战士:碇真嗣育成计划》中,明日香是他的青梅竹马而身为远亲的绫波零要住在他们家[94]。在《福音小战士》中,角色都变成可爱的Q版人物,描写在「NERV学园」里温馨、逗趣的学园生活[95]。《新世纪福音战士 碇真嗣侦探日记》中,碇真嗣应「加持侦探事务所」所长加持先生的要求,和他的助手渚薰一起解决事件[96]。《新世纪福音战士:学园堕天录》中,原本过着平凡生活的碇真嗣,由于捡到了「核」而获得了「EVA」,使得真嗣的日常生活起了极大的改变,之后和同班同学绫波零、明日香以及渚薰一同与出现在他们面前的「使徒」战斗[97]

漫画版

贞本义行漫画版中,焦点更加集中在主角碇真嗣的心路历程上[15],漫画版也被认为是一部被改写成更符合「真嗣的成长故事」的作品[98]。漫画版的碇真嗣与动画版中的个性有相当的差异[99]。虽然有着同样的过去也很内向、没有自信并且感觉自己一无是处[100],仍然憎恨着抛弃自己的父亲;不过相比原作,他经常会把笑容、愤怒等感情表现出来,甚至主动说出一些积极的话[101]。 除了碇真嗣个性的改变之外,漫画版更加强调真嗣与绫波零的交互、更鲜明地描写绫波与真嗣相遇后的情感起伏[102]。漫画版也在真嗣与渚薰之间的关系作大幅度的改变。动画版的真嗣对认可自己的渚薰毫不掩饰地表现出了仰慕之情。而在漫画版中,真嗣一开始对缺乏人类情感的渚薰有着强烈的排斥心理[103],他也说过没办法喜欢渚薰这样的人,对渚薰企图侵入他的私人空间的行为而感到不知所措[104]。渚薰在感受到绫波对真嗣的思念流入自己体内之后,开始追寻真嗣对他的感情[105]。不过对于身边的人一个个消失而绝望的真嗣来说,他心想着绝对不再要任何朋友,但还是被渚薰所吸引[106]。最终真嗣接受身为使徒的渚薰的瞬间,成了两人永别的时刻[105]

新剧场版

福音战士新剧场版》系列是以新技术将《新世纪福音战士》系列再构筑为四部动画电影,虽然前期与原作有着相同的故事,但却走向全新的结局[107]。其中碇真嗣也带有些许变化,真嗣被认为比电视版更加积极主动[108],渴望成长并且变得更加自信[109]。尽管仍然怨恨他的父亲抛弃他,但在美里和绫波的推动下开始尝试与父亲接触[110]。导演鹤卷和哉认为并不是真嗣的性格发生了改变,而是刚好处于那个时机,情况不同而已[111]。在系列第3作《福音战士新剧场版:Q》中,碇真嗣已经28岁,却因EVA的诅咒而令他保持14岁外貌。他在被封印14年之后醒来时,美里等人的态度却不同于以前,对他异常冷淡,令他受到仿佛罪人般的对待[112]。之后得知自己的行动导致这个星球不再适合人类居住并且没有拯救任何人,于是精神崩溃[113]。而给他带来慰藉的则是逐渐成为朋友的渚薰,渚薰为他提供了重新开始并弥补过错的机会[114],但最终渚薰死去、行动被否定,再次崩溃的真嗣被明日香牵引着向前行进[115]

新·福音战士剧场版𝄇》中,在第三村遇见昔日同伴铃原东治、洞木光和相田剑介等人,但此时的真嗣已经失去了生活的动力,最后因为凌波零(暂称)知道大家对自己的喜欢而不再逃避,在第三村的相处下,渐渐振作起来,在南极决战中,向美里表示自己回想加持所种的西瓜田的味道,决定了断父亲所造成的一切祸害,因此重新驾驶初号机,并达到正无穷大的同步率,成为全系列所有适格者中史上最高同步率。在与由碇源堂控制的第13号机最终对决后获得人类补完计划主导权,引致所有新剧场版中登场的EVA全数灭亡而且不留任何痕迹,并说出:「再见了,所有的福音战士」,成功创造没有任何EVA的世界。EVA灭亡后EVA的诅咒随即解除,碇真嗣也真正长大成28岁的成年人。

反应

扮装成碇真嗣的Cosplayer

在日本动画杂志《Animage》的「Anime Grand Prix」年度调查投票中,碇真嗣在1995年度男性角色榜中排名第二[116];在之后两年的排名中均获得第一;并且在1997年的投票中获得1200多票,是第二名的两倍多[117][118]。 依朝日电视台的调查,真嗣在2002年最受欢迎的100个动画角色中位列第77名[119]、在2007年的动画男主角排名中排名第25[120]。2014年富士电视台对在日外国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真嗣在「向往的动画男主角」排行榜中排在第7名[121]

日本动画杂志《月刊Newtype》也有关于动画角色的人气投票,在该杂志的人气男性动画角色月度排名中,真嗣多次成功夺得榜首。在2009年8月和9月,他名列第3和第1[122][123]。同年10月,排在第3位,是该作最受欢迎的男性角色[124]。次年3月,将他评为1990年代最受欢迎的男性角色[125]。《Animage》杂志也提供了动画角色人气调查,其中真嗣在1996年8月排在第6[126]、1998年7月排在第11[127]。 2012年,富士电视台询问了约14000名观众,关于他们的最佳动画男主角,这一次,碇真嗣所获票数排在第20位[128]。2016年,在日本动漫投票网站「charapedia」公布的万人票选动漫界「最强机器人驾驶员排名」中,真嗣排名第14[129];同年动画新闻网进行的类似调查中,他获得了第13名[130]

评价

角色的刻画和真实性获得评论家的普遍好评。美国作家兼评论家苏珊·纳皮尔认为,真嗣可以当选为心理最复杂的男性角色[131]。 《Unreality Mag》的尼克·沃博恩(Nick Verboon)表示,真嗣是日本动画史上最微妙、最受欢迎、最能共情的角色之一;尽管真嗣是个该挨揍的爱哭鬼,但他代表我们倾向于放弃和抛弃个人责任的部分[132]。《Anime Invasion》杂志的詹·孔蒂诺(Jen Contino)称赞了角色的刻画,并把真嗣排在最佳动画角色中的第九位[133]。 动画新闻网的塞隆·马丁(Theron Martin)在评论电影《福音战士新剧场版:序》时称赞了角色的可信度[134]

真嗣是最具争议的动画角色之一。观众要么与他充满荷尔蒙的、压抑的青少年焦虑共鸣,要么厌恶他那不负责任的自怨自艾。在2013年,动画新闻网因此列其为“七大爱哭鬼英雄”之首[135]。Anime Critic的皮特·哈科夫(Pete Harcoff)对《新世纪福音战士》给予积极评价,但对碇真嗣的性格持负面看法,称真嗣是如此地懦弱以至于令人失望[136]。THEM动画评论网的评论员也突出批评真嗣总是一副垂头丧气、自怨自艾的样子[137]。 他经常被形容是不幸的[138]、懦弱的[139]、消极的[140]、幼稚的,绪方惠美认为「部分粉丝可能没办法发现他的人格魅力。的确,他不是一个那么‘英雄’的英雄;不过,这就是为什么他如此的自然和‘正常’」[48]IGN网站于2009年将碇真嗣选为「25个经典日本动画角色」之一,编辑克里斯·麦肯齐(Chris Mackenzie)评论说,IGN工作人员非常爱他「不是因为他是什么样,而是因为他可能是什么样」[141]。2014年又将其评为最伟大的日本动画角色,并称他可能是日本动画史上情感最真实的角色,解说道:「这个角色被观众讨厌,因为他被认为是一个胆小鬼,但哪个14岁的孩子不是这样?」评论还说,「真嗣是一个挑战观众的角色,因为他展现给我们的不是一个我们所幻想的英雄。他是可悲的,但这造就了他的伟大。」[81]

文化影响

饰有碇真嗣形象的

罪恶王冠》的制作主任大山良,将该动画系列的主角樱满集与碇真嗣进行了比较,「他们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从这个世界出来」,并且认为樱满集像是2011年版真嗣,但真嗣更加被动[142]。演员阿萨·巴特菲尔德也发表了类似的评论,他觉得他在电影《安德的游戏》中所扮演的主角安德·维京,与真嗣有共同之处,都脱离一般世界、并与未知的敌人战斗[143][144]

英国乐队Fightstar在其专辑《One Day Son, This Will All Be Yours》中有一首名为「Shinji Ikari」的歌曲,以向其致敬[145]。在电影《金刚:骷髅岛》中有一个名为「碇军平」的军人,其姓氏即取自碇真嗣[146]。在日本电视剧《》中,女主的前男友的名字取自真嗣[147],不仅于此,男主作为不擅沟通导致未能恋爱的宅男代表、是典型的碇真嗣化身,真嗣童贞未熟、自我意识过剩的形象被认为是引用的原因[148][149]。电影《我的机械人女友》的男主角被认为是碇真嗣的化身,与表面不同,其实他们反而正是拥有巨大破坏潜力的人[150]。 碇真嗣的经典台词「不能逃避」()也广为传播、成为大家的口头禅[151][152]

商业销售

许多周边商品也陆续推出,有人物写真集[153]手办模型[154][155]、服饰[156]、内衣[157][158]、挂件[159]、香水[160]等。与岛根县宍道湖特产蚬汤合作的即冲蚬汤汤包,包装以宍道湖的照片为背景、绘制有凝视远方般表情的碇真嗣,该商品在当地举办的「EVA展」上销售,由于非常受欢迎而追加了生产订单,在日本网络上也形成话题[161][162][163]。 由于商业合作,碇真嗣在各种游戏中也有客串登场过,如《LINE Rangers 银河特攻队》[164][165]、《怪物弹珠[166]、《热情传奇[167]、《龙族拼图[168]、《魔物猎人FrontierG[169]、《Hortensia SAGA 苍之骑士团[170]、《神域召唤》[171]。另外也有参演超级机器人大战系列多部作品[172]。在动画《新干线战士》的福音战士联动回第31话中,碇真嗣作为「500 TYPE EVA」驾驶员登场[173][174],再之后的剧场版《剧场版新干线战士:来自未来的神速ALFA-X》以及电视动画第2期《新干线战士Z》的福音战士联动回第21话中亦有登场。

注释

  1. 日语:
  2. 日语:

参考数据

  1. . GAINAX. [201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8) (日语).
  2. Yoichi Kosukegawa. . Japan Economic Newswire. 1997-05-08. 《新世纪福音战士》动画是一部关于14岁少年心灵探索的教育小说作品,在2015年时,他驾驶著称为「EVA」的人形机器人来对抗出现在第3新东京市的神秘敌人。
  3. (TV). NHK北九州. 1997-08-14 (日语).
  4. . BANDAI CHANNEL. [2020-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3-14) (日语).
  5. . 庵野秀明官方网页. 2000-11-02 [2017-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7) (日语).
  6. Fujie & Foster 2004,第121页.
  7. Wong, Amos. . Aerial Magazine. 1996, (January) [2007-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6) (英语).
  8. . [201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19) (英语).
  9. Owen Thomas. . [201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2-06-19) (英语).
  10. . 月刊Newtype. 1996年, (11月号) (日语).
  11. . 月刊Newtype. 1996年, (6月号): 10–15 (日语).
  12. . . Newtype illustrated collection. 角川书店. 1999. ISBN 4-04-853048-8 (日语).
  13. 贞本义行. . 2. 台湾东贩. 1996: 176–178. ISBN 957-643-361-4.
  14. (VHS). GAINAX. 1995-12-21 (日语).
  15. . 月刊Newtype. 1997年, (12月号) (日语).
  16. [场刊pamphlet]. 1997 (日语).
  17. . 绪方恵美公式サイト. [2019-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2) (日语).
  18. . CBR. 2019-07-15 [2019-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7) (英语).
  19. . 2001-04-27 [2019-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23) (英语).
  20. . Anime News Network. 2014-07-28 [2019-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8) (英语).
  21. . SEIGURA. 2014 [2019-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3) (日语).
  22. . Anime News Network. 2015-12-04 [2019-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8) (英语).
  23. 绪方惠美. . 2. 台湾东贩. 1996: 168–169. ISBN 957-643-361-4.
  24. Chronicle,No.01, p.15.
  25. [场刊pamphlet]. 1997 (日语).
  26. FILMBOOK 1,第6页.
  27. Newtype 100% Collection,第77页.
  28. FILMBOOK 1,第69页.
  29. FILMBOOK 4,第4页.
  30. FILMBOOK 5,第4页.
  31. Side A,第9页.
  32. FILMBOOK 9,第64页.
  33. Newtype 100% Collection,第84页.
  34. FILMBOOK 9,第74页.
  35. Side B,第84页.
  36. FILMBOOK 9,第95页.
  37. . GAINAX. [2018年7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年1月18日) (日语).
  38. Side B,第90页.
  39. Side B,第96页.
  40. FILMBOOK 5,第50页.
  41. FILMBOOK 8,第62页.
  42. June 1997,庵野秀明 Part I.
  43. Manabu Tsuribe. . 1999年2月 [201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3).
  44. Susan J. Napier. . 陈荣钢 (译). [201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2).
  45. . GAINAX. [201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12-27) (日语).
  46. Booklet,Vol.01.
  47. Booklet,Vol.05.
  48. . 巴哈姆特电玩信息站. 2017-07-07 [2018-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8).
  49. 庵野秀明. . 1. 台湾东贩. 1996: 174–175. ISBN 957-643-349-5.
  50. Chronicle,No.02,p.25.
  51. Side B,第86页.
  52. 《福音战士新剧场版:序》BD/DVD附小册子
  53. FILMBOOK 9,第4页.
  54. Fujie & Foster 2004,第22页.
  55. 林原惠. . 3. 台湾东贩. 1997: 171. ISBN 957-643-504-8.
  56. . 角川书店. 2011-03-31. ISBN 978-4-04-715671-5 (日语).
  57. . Viz Media. [201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1999-05-01) (英语).
  58. (写于2006年9月28日). Yahoo! JAPAN - エヴァンゲリオン特集. [2018-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19) (日语).
  59. Chronicle,No.02,p.23.
  60. 小黒祐一郎. . アニメ様の七転八倒. AnimeStyle. 2006-05-22 [201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0) (日语).
  61. 小黒祐一郎. . アニメ様の七転八倒. AnimeStyle. 2006-05-23 [201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0) (日语).
  62. . 新浪科技. 2017-10-27 [201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2).
  63. Refrain of Evangelion booklet. King Records. 2003 (日语)
  64. . 香港01. 2018-11-24 [2020-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9).
  65. Justin Wu. . The Artifice. 2013-07-11 [201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17) (英语).
  66. . 2006-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09) (日语).
  67. . 澎湃新闻. 2019-06-19 [2019-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9).
  68. 小黒祐一郎. . アニメ様の七転八倒. AnimeStyle. 2006-06-22 [201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2) (日语).
  69. Booklet,Vol.07.
  70. 小黒祐一郎. . アニメ様の七転八倒. AnimeStyle. 2006-06-06 [201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1) (日语).
  71. Chronicle,No.30,p.8.
  72. Side B,第30页.
  73. Mike Crandol. . Anime News Network. 2002-06-11 [201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31) (英语).
  74. FILMBOOK 8,第15-17页.
  75. 小黒祐一郎. . アニメ様の七転八倒. AnimeStyle. 2006-06-14 [201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0) (日语).
  76. Chronicle,No.08,p.25.
  77. 大泉実成 (编). . 太田出版. 1997年3月: 44. ISBN 978-4-87233-315-2 (日语).
  78. Booklet,Vol.04.
  79. Chronicle,No.10,p.21.
  80. 小黒祐一郎. . アニメ様の七転八倒. AnimeStyle. 2006-06-08 [201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0) (日语).
  81. Ramsey Isler. . IGN. 2014-02-04 [201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9) (英语).
  82. . [2018-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1-14) (英语).
  83. Fabio Bartoli. (PDF). 2008 [2018-08-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4-22).
  84. 整形日本》, p. 90,在Google Books的内容。
  85. . 香港苹果日报. 2019-07-05 [2019-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8).
  86. 沟部宏二. (PDF). 追手门学院大学. [2018-08-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8-17) (日语).
  87. 应琛. . 新民周刊. 2019-07-24 [2019-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8).
  88. 刘楚涵. . 界面新闻. 2019-04-02 [2019-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8).
  89. . 香港苹果日报. 2019-04-23 [2019-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8).
  90. . 两厅院售票. [2018-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4).
  91. 芹沢一也. . 日経ビジネスオンライン. 2010-08-26 [2018-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6) (日语).
  92. Chronicle,No.24,p.08.
  93. . GAINAX. [2018-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3) (日语).
  94. . 台湾角川. [2018-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1).
  95. . 台湾角川. [2018-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1).
  96. . 台湾角川. [2018-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1).
  97. . 台湾角川. [2018-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1).
  98. 廖婉伶 2016,第16页.
  99. 廖婉伶 2016,第14页.
  100. 廖婉伶 2016,第15页.
  101. 廖婉伶 2016,第17页.
  102. 廖婉伶 2016,第20页.
  103. All About Kaworu,第166页.
  104. 廖婉伶 2016,第28页.
  105. All About Kaworu,第131页.
  106. All About Kaworu,第144页.
  107. 冰川龙介. . nippon.com. 2019-03-07 [2019-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108. Justin Sevakis. . Anime News Network. 2009-11-24 [2018-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5) (英语).
  109. Nicoletta Christina Browne. . T.H.E.M Anime. [2018-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2) (英语).
  110. Jitendar Canth. . 2011-06-11 [2018-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2) (英语).
  111. . 角川书店. 2007: 113–114. ISBN 978-4-048541190 (日语).
  112. 廖婉伶 2016,第213页.
  113. Zac Bertschy. . Anime News Network. 2016-02-02 [2019-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9) (英语).
  114. Elliot Gay. . japanator. 2012-11-19 [2019-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英语).
  115. . 上影集团. 2012-12-20 [2020-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30).
  116. . Animage. [2018-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30) (日语).
  117. . Animage. [2018-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4) (日语).
  118. . Animage. [2018-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4) (日语).
  119. . 朝日电视台. [2019-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2-10-02) (日语).
  120. . 朝日电视台. [2019-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5) (日语).
  121. 绪方恵美. . Twitter. [2019-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4) (日语).
  122. . 月刊Newtype. 2009年, (8月号): 172 (日语).
  123. . 月刊Newtype. 2009年, (9月号): 148 (日语).
  124. . 月刊Newtype. 2009年, (10月号): 136 (日语).
  125. . 月刊Newtype. 2010年, (3月号): 24–25 (日语).
  126. . Animage. [2019-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25) (日语).
  127. . Animage. [2019-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25) (日语).
  128. . Anime News Network. 2012-04-05 [2019-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9) (英语).
  129. . ETtoday游戏云. 2016-09-20 [2019-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9).
  130. . Anime News Network. 2016-10-01 [2019-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6) (英语).
  131. Susan J. Napier. . 2005: xv [2019-10-04]. ISBN 140397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英语).
  132. Nick Verboon. . Unreality Mag. 2013-06-13 [2018-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7) (英语).
  133. Jen Contino. . Anime Invasion (Wizard Entertainment). 2002, (2): 87 (英语).
  134. Theron Martin. . Anime News Network. 2010-03-04 [2018-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8) (英语).
  135. Lynzee Lamb. . Anime News Network. 2013-04-27 [2018-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8) (英语).
  136. Pete Harcoff. . Anime Critic. 2003-05-26 [2020-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4) (英语).
  137. Raphael See. . THEM Anime Reviews. [2020-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4) (英语).
  138. . 巴哈姆特电玩信息站. 2014-10-07 [2018-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8).
  139. Michael Blaker. . Game industry News. 2015-10-17 [2018-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8).
  140. . 新华网. 2015-12-18 [2018-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8).
  141. Chris Mackenzie. . IGN. 2009-10-21 [2018-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8) (英语).
  142. . Anime News Network. 2011-11-28 [2018-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3) (英语).
  143. Bamboo Dong (编). . Anime News Network. 2013-10-30 [2018-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3) (英语).
  144. . ORICON NEWS. 2013-10-30 [2018-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3) (日语).
  145. . 2015-06-17 [2018-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2) (日语).
  146. . cinemacafe.net. 2017-02-07 [2018-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日语).
  147. . ETtoday星光云. 2016-11-08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6).
  148. 成马零一. . Yahoo!ニュース 个人. 2016-12-18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6) (日语).
  149. 汤祯兆. . 端传媒. 2019-08-10 [2019-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5).
  150. 日本中毒》, p. 210,在Google Books的内容。
  151. . 香港01. 2019-06-22 [2020-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4).
  152. 近藤正高. . Ameba News. 2013-12-02 [2019-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4) (日语).
  153. [Evangelion Photograph : Shinji]. 角川书店. 1997. ISBN 978-4043414031 (日语).
    . 台湾东贩. 1997. ISBN 957643761X.
  154. . crank-in. 2013-08-22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6) (日语).
  155. . ファミ通.com. 2014-08-04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6) (日语).
  156. . gogo-japan. 2018-03-14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6).
  157. . 宅宅新闻.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6).
  158. . 腾讯动漫. 2016-07-14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6).
  159. . EVANGELION STORE.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2) (日语).
  160. . 巴哈姆特电玩信息站. 2013-08-29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2).
  161. . 朝日新闻. 2018-06-08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6) (日语).
  162. . 日本经济新闻 电子版. 2018-05-11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6) (日语).
  163. . ezone.hk 即时科技生活. 2018-05-04 [2020-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2).
  164. . 巴哈姆特电玩信息站. 2015-12-17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6).
  165. . ETtoday游戏云. 2015-12-18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6).
  166. . 巴哈姆特电玩信息站. 2017-12-04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6).
  167. . 巴哈姆特电玩信息站. 2014-10-31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6).
  168. . 腾讯动漫. 2015-08-17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6).
  169. . 巴哈姆特电玩信息站. 2016-07-07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6).
  170. . 巴哈姆特电玩信息站. 2018-04-02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6).
  171. . 巴哈姆特电玩信息站. 2018-05-07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6).
  172. . ETtoday游戏云. 2016-11-01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6).
  173. . 腾讯网.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6).
  174. . ORICON NEWS. 2018-07-02 [2018-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6) (日语).

参考文献

  • . Newtype 100% Collection. 角川书店. 1997. ISBN 4-04-852700-2 (日语).
    • 蔡承旭(译). . 台湾东贩. 1997. ISBN 957-643-522-6.
  • GAINAX; 艾涩(译). 全9册. 台湾东贩. 1997.
    • 1. 台湾东贩. 1997. ISBN 957-643-497-1.
    • 2. 台湾东贩. 1997. ISBN 957-643-498-X.
    • 3. 台湾东贩. 1997. ISBN 957-643-531-5.
    • 4. 台湾东贩. 1997. ISBN 957-643-542-0.
    • 5. 台湾东贩. 1997. ISBN 957-643-559-5.
    • 6. 台湾东贩. 1997. ISBN 957-643-579-X.
    • 7. 台湾东贩. 1997. ISBN 957-643-597-8.
    • 8. 台湾东贩. 1997. ISBN 957-643-623-0.
    • 9. 台湾东贩. 1998. ISBN 957-643-655-9.
  • . Vol.01-08. 普威尔国际. 2005. OCLC 858350357.
  • . No.01-30. We've. 2006 (日语).
  • . We've. 2007. ISBN 9784863326170 (日语).
  • . We've. 2007. ISBN 9784863326187 (日语).
  • . 角川书店. 2008. ISBN 978-4048542487 (日语).
  • 人类补完计划监视委员会; 廖婉伶(译). . 大风文化. 2016. ISBN 978-9869262583.
  • . 月刊Newtype2005年11月号附录. 角川书店 (日语).
  • June编集部 (编). . Magazine Magazine. 1997年8月. ISBN 4-906011-25-X (日语).
  • Fujie, Kazuhisa; Foster, Martin. . DH Publishing. 2004 [2019-04-28]. ISBN 0-9745961-4-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英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