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明
王生明(1910年3月25日—1955年1月20日)[1][2][3],字至诚,湖南省祁阳县萧家村人[4],祖籍江西[5],胡宗南旧部,中华民国陆军军官,于一江山岛战役率领700多名守军抵抗中国人民解放军3天,最后遗言“共匪距离我50米,只剩下一颗手榴弹给自己”[6][7]。
王生明 | |
---|---|
![]() | |
王生明 |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 | 1910年3月25日
逝世 | 1955年1月20日 †/×![]() | (44岁)
墓地 | ![]() |
籍贯 | 湖南祁阳萧家村 |
国籍 | ![]() |
政党 | ![]() |
军事背景 | |
效忠 | ![]() |
服役 | ![]() |
军衔 | ![]() ![]() |
参战 | 一江山岛战役 †/× |
生平
早年
年幼时入读私塾两年,15岁从军,历经大小战役屡立战功,自预备兵晋升至地区司令。
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中南京之战,孙传芳以白俄佣兵和北伐军反复争夺雨花台,17岁的王生明在学兵队中担任班长生俘白俄佣兵2名。后升任40军少尉排长,旋即在中原大战中立功升任中尉。
一江山
1949年胡宗南所部败退西康,王生明放弃驻防台湾第198师副师长的职务,追随胡宗南到西康军中担任第135师副师长,后和罗列在西康打游击,战至弹尽援绝后化妆1950年2月辗转返台。王生明入国防部政干班受训后,再度追随化名秦东昌的胡宗南调任大陈防卫部一江山地区副司令,不久继任南麂地区副司令。胡宗南将30多股各自为政的游击武力,整编为反共救国军6个大队,将船只整编为海上突击总队。1953年8月,蒋中正总统决定增调正规军到大陈岛,派出陆军第46师,并由留美的刘廉一中将担任大陈防卫司令,取代胡宗南。陆军第46师防守大陈本岛,救国军驻守周边的一江山、渔山、南麂岛。刘廉一于1954年将王生明升任司令,同年10月,晋任一江山地区司令。
1955年元旦获颁第五届战斗英雄第一名,并由时任总统蒋中正亲自授奖。王生明知道守一江山岛必死,命令部队中夫妻、兄弟、父子必须撤退一人。
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猛攻一江山岛,国军720人誓死坚守,奋战三昼夜,歼敌2,000余,终至全部壮烈成仁[9]:79。蒋以陆军上校王生明,于一江山之役,壮烈殉国,特予追晋陆军少将[9]:80。王生明身后由蒋亲临致祭并入祀国民革命忠烈祠。
评价

王应文于纪念一江山战役周年座谈会说:蒋纬国将军曾向我提过,在当年的军事会议中,先总统蒋介石对王生明将军所率领官兵誓死捍卫一江山表达肯定,并对他们坚守阵地深表信心,因为「坚守一天,就可使台湾的人心振奋起来;守两天,就能使大陆人心及中共对我们的看法不一样;守三天,就能把白宫翻过来。」事后果然一如先总统蒋介石所预判,美国不但对我国大为改观,而且国会快速通过中美共同防御条约,这完全是一江山战役国军官兵壮烈牺牲所换来,他们对国家安全的贡献非常深远[10]。
参考数据
- 王荣祥; 高县. . 自由时报. 2009-03-26 [2018-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8).。值得注意的是,民前二年二月二十九于中央研究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的查询结果却是1910年4月8日,而2009年3月25日就是农历二月二十九日。
- .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1: 47 [2018-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7).
- 刘国铭.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3: 57 [2018-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0).
- 杨继宇、陈柏伸/青年日报 98年3月25日 第6版. . 幼狮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8-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5).
- . [202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9).
- 2013年凤凰卫视3月27日《凤凰大视野》; 凤凰网. . 全国中老年网. 全国老龄办信息中心. 2013-03-28 [2018-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7).
- 《108年1月第3周莒光园地》
- 抗日名将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全民国防教育网,国防部政治作战局
- 陈雷等编着. . 台北: 传记文学出版社. 1978-06-01.
- . 青年日报社. 2010-01-18.
外部链接
- (繁体中文)荣民文化网〈战斗英雄王生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繁体中文)[ 〈一江山精忠气节 半世纪辉耀古今〉],《青年日报》,2005年1月20日。
- (繁体中文)〈纪念一江山战役五十周年〉,《荣光电子报》2079期。
- (繁体中文)大陈浪 淘尽半世纪恩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联合报》,2011年2月9日。
- (繁体中文)怀念父亲王生明将军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繁体中文)1955年国共一江山战役的新发现(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繁体中文)年轻人不知「一江山战役」 烈士王生明之子王应文吁纳入课本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东森新闻》,2015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