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后
东亚
中国
,最早在中国的夏朝,是君主生前的称号,如、等等,君主在死后才改称为帝;至于君王正配则称为妃,嫔则是在周朝才开始使用的汉字。商朝开始,君主生前称王,死后称帝,原本的则转为君王正配的称号,称王后,而妃也随之降为君王侧室的称号。至秦始皇开始使用皇帝头衔,身为君主正室的王后也升为皇后,并一直沿用。
西汉时王后是国王(藩王)正室的位号,国王之母封为王太后,东汉则沿用古制,汉光武帝皇后郭圣通被废后改称中山王太后、沛王太后,许美人封楚太后,以及曹操封魏王时,其继室卞氏封为魏王后而非魏王妃[1]。晋朝以后开始降称为王妃,藩王之母则降称为王太妃 [2]。而王后一号在中国自汉朝以后,仅于部分君主只称王的政权所使用。
日本
日本在推古天皇以前,使用「大王」、「大君」、「皇尊」等作为君主称号,因此在推古天皇以前的诸天皇,严格而言是国王,而非皇帝。虽然日本书纪记载,开国天皇神武天皇皇后媛蹈鞴五十铃媛命是日本正史中最早的皇后,但实际上而言,一直到推古天皇以前的皇后,都只是王后,而非皇后。
参考数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