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洋社
玄洋社(日语:/ Gen'yōsha)是日本已解散的政治团体,于1881年(明治14年)成立,1946年解散,以旧福冈藩(黑田藩)的藩士为中心,奉行泛亚主义,也是日本最早的右翼团体[1] 。与当时其他日本右翼团体相同,玄洋社认为必须对抗西方殖民主义,保卫国权。对外设想泛亚主义,支持亚洲各国独立,通过此泛亚洲结盟对抗西方国家。主要手段则是占领中国领土[2]。
略历
1881年(明治14年),以旧福冈藩藩士为中心,杉山茂丸、头山满、箱田六辅、大原义刚、福本诚、内田良五郎(内田良平父)、进藤喜平太(进藤一马父)、月成功太郎、末永纯一郎、武井忍助、古贺壮兵卫、的野半介、月成勋、儿玉音松等人,创刊《福陵新报》,与吉田矶吉等「侠客」、《二六新报》主编铃木天眼关系匪浅。
战前、战间期,玄洋社在军部、官僚、财阀、政治界方面具备强大影响力。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一战和二战等与日本相关的战争中,玄洋社参与了情报收集和地下工作。在泛亚主义的旗帜下,玄洋社支持亚洲各国的独立运动家,如中国的孙中山、朝鲜的金玉均、西方殖民地的泛伊斯兰主义者。然而,陈舜臣批评玄洋社过度夸大自身影响力,如在东学党之乱中扮演的角色。[3]
玄洋社社规,是“尊皇”、“爱国”、“固守民权”,亦是明治期想打破萨长藩阀、要求开设议会的政治力量之一。其形象成为了日本右翼团体的典型形象。然而,在议会开设之后,玄洋社反而与政府合作,转向干预选举。借此,对抗主张「民力休养・政费节减」、企图削减军事预算的议会,寻求政府与清国开战。
恐怖活动
玄洋社为达目的,不惜发动恐怖攻击。
与玄洋社有关的著名事件是1889 年(明治 22 年)的大隈重信暗杀未遂案。时任外相的大隈重信试图修改幕末日本签署的不平等条约,以允许外国人当任法官的方式,收回领事裁判权,但此交换不能满足国内,引起反对,即外国人司法官任用问题。玄洋社的来岛恒喜,自杀炸弹攻击大隈。大隈在事件中失去了右腿,事后因明治政府方针改变,大隈去职,改正案受到推延。
纪念馆/纪念碑


邻接福冈市中央区舞鹤玄洋社遗迹的“玄洋大楼”内,曾有收集玄洋社相关数据的玄洋社纪念馆。1978年11月开馆,2008年5月下旬闭馆,资料寄托福冈市博物馆[4] 。
玄洋大楼日后遭拆除,NTT DoCoMo舞鹤大楼一角设置纪念碑。[5]
历代社长
- 平冈浩太郎
- 进藤喜平太
- 阿部武三郎
- 箱田六辅
- 进藤喜平太(再任)
- 喜多嶋淳
- 月成勲
- 美和作次郎
- 吉田庾
- 进藤一马
注释
参考资料
- 石原莞尔の「墓守」は军歌を流す街宣车を追い払っ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Jcast
- . www.zhihu.com. [2022-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7).
- 司马辽太郎『司马辽太郎対话选集』9「アジアの中の日本」p194、文春文库
- 玄洋社记念馆 月末で闭馆 政治结社の足迹伝え30年 数据、市立博物馆に寄托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西日本新闻(2008年5月25日)
- 玄洋社迹碑 - 地域情报サイト ZAQ(2012年9月26日阅覧)
- 服部 2008、pp.4-6、p.16
- 服部 2008、pp.229-230、『国际検察局寻问调书』第28巻よりの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