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腩

牛腩腹部下的侧,即腹部及靠近牛处的松软肌肉,切成肉块时肉块上还会带有。不过牛身上许多地方的肉都可以叫做牛腩[1]。牛腩为广东省香港茶餐厅大排档、粉面舖、酒楼香港快餐店店常见的食品和食材[2]

牛的式切法
牛的式切法

分类

牛腩可以分为牛胸腩()以及扇面牛腩[3],可分为以下部位:

  • 坑腩(boneless short rib,即无骨牛小排):牛味最浓,取自牛胸前的牛小骨/肋排()或旁边牛肋条(Finger meat)部位的的肉。
  • 爽腩(skirt steak):又叫「𧌇䖢腩」(𧌇䖢在南越语中意为蝴蝶)、「崩沙腩」或「蝴蝶腩」,是牛肚皮的腩位,位于牛的横膈膜附近,爽腩贵坑腩一半,由于有块薄软胶质,爽软不硬。
  • 腩底:连着坑腩近牛皮下的一块肉,又粗又韧,很难炆。
  • 腩角:爽腩和坑腩中间的一块肉,分量极少。四面都有软胶质,非常爽脆。
  • 挽手腩:集坑腩和爽腩的优点于一身,味浓烟韧。
  • 牛小腩:小牛的腹部。

参见

参考数据

  1. . 香港01. 2016-11-24 [2019-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8).
  2. . 新假期. 2018-03-27 [2019-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0).
  3. . 苹果日报. 2016-10-25 [2019-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4).
维基教科书中的相关电子:食谱/柱侯牛腩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