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茶舖
历史
在1960至1970年代左右的香港,凉茶店不只是喝凉茶的地方,还是休闲场所[3],人们会在店里听歌、集体看电视、约会、社交的地方。当时唱片的价格并非一般市民可以负担,唱机也不普及,而凉茶店设有点唱机,可点播当时流行的猫王和Beatles歌曲。年青人常会投币进点唱机点唱给朋友来凭歌寄意。当时很多人家中仍未有电视机,凉茶店也成为附近街坊集体看电视的地方,他们往往买一碗凉茶,然后一直留连至接近凌晨,即电视台收台为止。
后来电视、唱片的普及,凉茶店的主要功能也有消闲、社交回到售卖凉茶,除凉茶外还推出其他中药保健食品如龟苓膏。后来又有些凉茶舖兼卖甜品而在中国大陆,有些是以医疗保健为主打的凉茶店,专门按照客人健康状况为客人提供适合的凉茶。
规管
香港的凉茶舖如果售卖只有中药成分的汤及凉茶,并且不宣称具有医疗用途,便不需申领中药厂牌照[4]。然而,出售未经处理的凉茶材料,则受中医药条例规管[5]。凉茶舖售卖的凉茶饮料不可含有西药成分,否则属违法行为[6][7]。凉茶舖如要售卖茶叶蛋、烧卖和包点等食品,也必须持有相关牌照。
相关
- 电影《凉茶‧马尾‧飞机头》(1982年)
参考数据
- 承载历史保留传统 在香港喝凉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新华新闻,2011-08-13
- 独具岭南特色的香港凉茶文化 的存盘,存档日期2012-05-28.,光明网,2012-05-26
- 传统小店渐式微 点止凉茶成追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东方日报,2014-4-26
- 条例存漏洞累及消费者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东方日报,2013-3-20
- 卖夏枯草无领牌店东罚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苹果日报,2012-1-12
- 三间凉茶舖 凉茶掺西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苹果日报,2009-6-17
- 上水一凉茶舖售含西药成分凉茶,新浪香港,2014-3-3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