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绳学

冲绳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与冲绳琉球)相关的学问。其研究范围广泛,涉及历史学语言学人种学人类学考古学宗教学神话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学,后来发展到也研究冲绳政治经济法律自然环境等学问。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假名
平文式罗马字

冲绳民俗学家伊波普猷研究古代琉歌大集《おもろさうし》,并于1911年出版了一部名为《古琉球》的著作(ISBN 400381021X)。这被后世认为是冲绳学研究的开始,因此伊波普猷被称为「冲绳学之父」。

概要

日本通过琉球处分吞并了现在的冲绳县地区后,以现在的冲绳居民为主的被称为琉球人的人们受到了社会歧视。为了提高自己在日本的社会地位,被迫与本土“积极”同化。在此背景下,出生于那霸伊波普猷对冲绳历史上蓄积的语言、民俗、文化活动进行研究和考据,并主要通过与本土文化的比较揭示其学术意义。在这一领域进行的研究证明了他的观点,并有助于本土确立自我认识。伊波普猷在文章中用“琉球人”一词来指涉冲绳人民,在颂扬他们民族意识的同时,提出了学术上称为“日琉同祖论”的观点。日琉同祖论的目的是试图基于学术客观性证明冲绳人(即伊波所说的琉球人)是与大和人同源的支系族群[1][2][3]

整体而言,伊波所作的研究已成为讨论和提倡冲绳县在日本国内地位的思想基础,并延续至今。(关于伊波普猷的性格和学术的详细信息,请参阅伊波普猷

伊波的学术研究始于琉球历史上最重要的文献《思草纸》 ,研究领域包括历史学语言学人类学·人种学考古学宗教学神话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学等。随着科学界对科际集成跨学科研究的逐渐重视,伊波的研究可能将被评价为综合科学的先驱。

冲绳学的研究与传承者不仅限于学者和研究人员,而包括所有冲绳县相关人士。除了文化研究之外,还有政治、经济、法律、自然环境等多个领域。人们可以以琉球历史日本历史为基础,从冲绳思考世界。

反驳

自2010年代初以来,从“大和人与琉球人是异民族”的立场来看,琉球民族一词被频繁使用。 近年来,一些人文、社会学研究认为“琉球人”和“日本人”本质上并不存在,而是被创造或建构出来的,对此也有一些研究正在进行。

相关人物

  • 伊波普猷(冲绳学之父)
  • 东恩纳宽惇(冲绳学先驱者,「大交易时代」的构想者)
  • 真境名安兴(冲绳学先驱)
  • 宫城文(《八重山生活志》的作者)
  • 佐喜真兴英(法学史、法思想史)
  • 新垣美登子(冲绳县女性作家之代表人物)
  • 金城朝永(语言学者)
  • 金城芳子(记者、冲绳女性史)
  • 宫良当壮(语言学者)
  • 山之口貘(冲绳县代表诗人)
  • 仲宗根政善(琉球语言学之父)
  • 比嘉春潮(历史学者)
  • 仲原善忠(冲绳研究者)
  • 服部四郎(语言学者)
  • 外间守善(冲绳学研究所所长)
  • 中本正智(语言学者)
  • 名嘉真三成(语言学者)
  • 高良仓吉琉球大学教授,冲绳县立博物馆主查)
  • 吕青华(台湾政治大学博士,2008,《琉球久米村人的民族学研究》)

関连条目

外部链接

参考文献

  • 外间守善着,岩波书店[岩波现代文库],2002年发行。
  1. 伊波普猷. . 日本. 2000: 87.
  2. 鹿野政直. . 日本. 1993: 67–105.
  3. 石田正治. . 日本. 2010: 156–16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