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 (大字)
历史
台湾清治末期至日治前期,永福地区为一街庄,称为「永福庄」,隶属于芝兰一堡。该庄北与公馆地庄为邻,东及南与双溪庄为邻,西边为石角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该庄隶属于台北厅,编入第九区。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1月,第九改名「士林区」。1920年(大正九年),该庄改制为「永福」大字,隶属于台北州七星郡士林街,大字下有「拔子埔」、「庄子顶」小字名[2]。
战后士林街改制为士林镇,隶属于台北县,大字亦改制为里。1949年,士林镇与北投镇一并改隶属新成立的草山管理局。1950年随着草山改名为阳明山,草山管理局亦改名为阳明山管理局,士林镇仍隶属之。1968年7月台北市改制为院辖市,士林镇并入成为士林区。1990年3月,台北市各区重划,该地区仍属于士林区。
交通
省道台2甲线经过永福地区西部,是本地区主要连外道路,往北转东北可前往金山,往南经石角大弯道后可前往台北市区。永公路是地区连络道路,往北经公馆地可通往菁𬒈,再接平菁街可通往坪顶。
学校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