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根
氢氧离子,旧称沎[1][2],化学符号为OH-。其中氢和氧之间以共价键连接,整体带一单位的负电荷。常常与不同的元素组成氢氧化物。
氢氧离子 | |
---|---|
![]() | |
![]() | |
别名 | 氢氧离子 |
识别 | |
CAS号 | 14280-30-9 ![]() |
ChemSpider | 936 |
SMILES |
|
InChI |
|
ChEBI | 16234 |
性质 | |
化学式 | OH− |
17.00737(7) g·mol⁻¹ | |
外观 | 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 无特征颜色 |
pKa | ~22 |
pKb | -1.74 15.74 |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
命名
解离
一般电解质解离
氢氧根在电解质的解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首先,因为水在25℃时会解离成氢离子和氢氧根,其体积莫耳浓度皆为10-7mol/L。解离式为:
同时,所有电解质在25℃时,解离后氢离子的体积莫耳浓度(记为[H+])与氢氧根的体积莫耳浓度(记为[OH-])相乘,必为10-14mol2/L2。
碱性电解质解离
含有氢氧根的碱性电解质,亦遵守在25℃时,[H+][OH-]=10-14mol2/L2。碱性电解质,一般会解离出比较多的OH-。且电解质会影响水本身的解离,最后[H+][OH-]=10-14mol2/L2依然成立。用解离后[OH-]=10-3mol/L的氢氧化钠举例:
10-7(原水的[H+])乘10-7(原水的[OH-])+10-3(氢氧化钠的[OH-])→水受到影响,降低解离→10-11(后水的[H+])乘10-11(后水的[OH-])+10-3(氢氧化钠的[OH-])→10-11乘10-3→10-14
一般,水的部分的解离会被忽略,不过亦有例外:当碱性电解质解离后的[OH-]≤10-7mol/L时。
参考与注释
- 狄考文. . 益智书会. 1901年.
- 王扬宗. . 《中国科技史料》1991年 第2期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为了要使其为稳定的化合物,故A的价数必为正。
- . [2011-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8).,因为OH为价数为负,故置于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