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平 (日本)

正平(1347年十二月八日至1370年七月二十四日)是日本南朝年号之一。这个时代的南朝天皇后村上天皇长庆天皇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假名
平文式罗马字

改元

  • 兴国七年十二月八日(1347年1月20日)改元正平
  • 正平二十五年七月二十四日(1370年8月16日)改元建德

出处

《庄子》: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

大事记

  • 名和氏上神高直石山台(冈山)筑城。

纪年、西历、干支对照表

正平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
北朝年号 贞和二年贞和三年贞和四年贞和五年观应元年观应二年文和元年文和二年文和三年文和四年
儒略历日期 1346年1347年1348年1349年1350年1351年1352年1353年1354年1355年
干支 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
正平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十六年十七年十八年十九年二十年
儒略历日期 1356年1357年1358年1359年1360年1361年1362年1363年1364年1365年
北朝年号 延文元年延文二年延文三年延文四年延文五年康安元年贞治元年贞治二年贞治三年贞治四年
干支 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
正平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二十三年二十四年二十五年
儒略历日期 1366年1367年1368年1369年1370年
北朝年号 贞治五年贞治六年应安元年应安二年应安三年
干支 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

参见

  • 日本年号索引
  • 其他使用正平为纪元的政权
  •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之纪年
    • 贞和(1345年十月二十一日至1350年二月二十七日):光明天皇崇光天皇之年号
    • 观应(1350年二月二十七日至1352年九月二十七日):崇光天皇之年号
    • 文和(1352年九月二十七日至1356年三月二十八日):后光严天皇之年号
    • 延文(1356年三月二十八日至1361年三月二十九日):后光严天皇之年号
    • 康安(1361年三月二十九日至1362年九月二十三日):后光严天皇之年号
    • 贞治(1362年九月二十三日至1368年二月十八日):后光严天皇之年号
    • 应安(1368年二月十八日至1375年二月二十七日):后光严天皇与后圆融天皇之年号
    • 至正(1341年正月—1370年十二月):元顺帝妥欢贴睦尔之年号
    • 治平(1351年十月—1355年十二月):元朝时期—徐寿辉之年号
    • 太平(1356年正月—1358年七月):元朝时期—徐寿辉之年号
    • 天启(1358年八月—1359年三月):元朝时期—徐寿辉之年号
    • 天定(1359年四月—1360年闰五月):元朝时期—徐寿辉之年号
    • 天祐(1354年正月—1357年八月):元朝时期—张士诚之年号
    • 龙凤(1355年二月—1366年十二月):元朝时期—韩林儿之年号
    • 大义(1360年五月—1363年八月):元朝时期—陈友谅之年号
    • 德寿(1363年九月—1364年二月):元朝时期—陈理之年号
    • 天统(1363年正月—1366年十二月):元朝时期—明夏政权明玉珍之年号
    • 开熙(1367年正月—1371年六月):元朝时期—明夏政权明升之年号
    • (1367年正月-1368年正月):西吴—吴王朱元璋之纪年
    • 洪武(1368年正月-1398年十二月):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之年号
    • 绍丰(1341年—1357年):陈朝陈裕宗陈暭之年号
    • 大治(1358年—1368年):陈朝—陈裕宗陈暭之年号
    • 大定(1369年):陈朝—杨日礼之年号
    • 绍庆(1370年—1372年):陈朝—陈艺宗陈旺之年号

参考文献

  • 松桥达良,《元号はやわかり—东亜历代建元考》,砂书房,1994年7月,ISBN 4915818276
  • 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1年1月ISBN 7101025129
前一年号:
兴国
日本南朝年号 下一年号:
建德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