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宗樺
![]() | |
國家/地區 | ![]() |
---|---|
居住地 | ![]() |
出生 | ![]() | 1991年3月29日
身高 | 173(5英尺8英寸) |
體重 | 77 kg |
轉職業年 | 2006年 |
持拍 | 右手持拍(雙手反拍) |
職業獎金 | $265,264美元 |
單打成績 | |
職業戰績 | 4勝15負 |
冠軍頭銜 | 0 |
最高排名 | 164(2012年5月14日) |
現今排名 | 241(2018年8月27日) |
大滿貫單打成績 | |
澳網 | 會外第二輪(2013年) |
澳網青少年 | 亞軍(2008年) |
法網 | 會外第二輪(2009年) |
法網青少年 | 冠軍(2008年) |
溫網 | 會外第一輪(2012年、2013年) |
溫網青少年 | 第三輪(2008年) |
美網 | 會外第三輪(2012年) |
美網青少年 | 四強(2008年) |
雙打成績 | |
職業戰績 | 3勝4負 |
冠軍頭銜 | 0 |
最高排名 | 144(2009年11月23日) |
現今排名 | 264(2018年8月27日) |
大滿貫雙打成績 | |
澳網 | — |
澳網青少年 | 冠軍(2008年) |
法網 | — |
法網青少年 | 八強(2008年) |
溫網 | — |
溫網青少年 | 冠軍(2008年) |
美網 | — |
美網青少年 | 八強(2008年) |
最近更新日期:2018年9月6日 |
獎牌記錄 | |||
---|---|---|---|
男子網球 | |||
代表![]() | |||
亞洲運動會 | |||
![]() | 2010 廣州 | 男子團體 | |
![]() | 2010 廣州 | 混合雙打 | |
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 | |||
![]() | 2015 光州 | 男子團體 | |
![]() | 2015 光州 | 男子單打 |
世界大學運動會獎牌記錄 | ||
---|---|---|
![]() | ||
代表 | ||
網球 | ||
![]() |
2015年光州 | 男子單打 |
![]() |
2015年光州 | 男子團體 |
楊宗樺於2008年奪得了法網青少年组男子單打冠軍,成為17年來首位獲得網球大滿貫賽事青少年組男子單打冠軍的亞洲球手,並和謝政鵬奪得了澳網及溫網男子青少年組雙打冠軍,在當年年終青少年組世界排名中名列第一,獲得國際網球總會(ITF)頒發的青少年组男子單打總冠軍稱號。
生涯決賽
單打
圖例 |
挑戰賽 (0–1) |
未來賽 (3–4) |
結果 | 日期 | 賽事 | 場地 | 對手 | 分數 |
冠軍 | 2009年1月11日 | ![]() |
室外硬地 | ![]() |
6–3, 5–7, 6–4 |
亞軍 | 2009年6月27日 | ![]() |
室外硬地 | ![]() |
2–6, 2–6 |
亞軍 | 2009年7月19日 | ![]() |
室外硬地 | ![]() |
2–6, 2–6 |
亞軍 | 2009年7月26日 | ![]() |
室外硬地 | ![]() |
4–6, 1–6 |
亞軍 | 2009年10月18日 | ![]() |
室外硬地 | ![]() |
1–6, 6–7(4) |
冠軍 | 2010年6月26日 | ![]() |
室外硬地 | ![]() |
6–2, 6–2 |
冠軍 | 2011年7月10日 | ![]() |
室外硬地 | ![]() |
6–0, 6–3 |
亞軍 | 2011年8月7日 | ![]() |
硬地 | ![]() |
1–6, 64–7 |
雙打
圖例 |
挑戰賽 (4–2) |
未來賽 (8–6) |
結果 | 日期 | 賽事 | 場地 | 搭檔 | 對手 | 分數 |
亞軍 | 2006年9月17日 | ![]() |
室外地毯 | ![]() |
![]() ![]() |
4–6, 3–6 |
亞軍 | 2007年6月16日 | ![]() |
室外硬地 | ![]() |
![]() ![]() |
4–6, 5–7 |
冠軍 | 2007年6月18日 | ![]() |
室外硬地 | ![]() |
![]() ![]() |
6–4, 2–6, 7–65 |
亞軍 | 2007年8月11日 | ![]() |
室外硬地 | ![]() |
![]() ![]() |
6–3, 65–7, 3–6 |
冠軍 | 2008年10月18日 | ![]() |
室外硬地 | ![]() |
![]() ![]() |
6–1, 6–2 |
亞軍 | 2008年10月25日 | ![]() |
室外硬地 | ![]() |
![]() ![]() |
4–6, 2–6 |
亞軍 | 2008年11月30日 | ![]() |
室外紅土 | ![]() |
![]() ![]() |
5–7, 2–6 |
冠軍 | 2009年1月10日 | ![]() |
室外硬地 | ![]() |
![]() ![]() |
6–0, 6–3 |
冠軍 | 2009年3月30日 | ![]() |
室外硬地 | ![]() |
![]() ![]() |
6–1, 6–0 |
亞軍 | 2009年6月20日 | ![]() |
室外硬地 | ![]() |
![]() ![]() |
64–7, 4–6 |
冠軍 | 2009年7月4日 | ![]() |
室外硬地 | ![]() |
![]() ![]() |
7–64, 6–3 |
冠軍 | 2009年7月19日 | ![]() |
室外硬地 | ![]() |
![]() ![]() |
7–64, 6–4 |
冠軍 | 2009年7月25日 | ![]() |
室外硬地 | ![]() |
![]() ![]() |
7–64, 5–7, [10–8] |
冠軍 | 2009年8月29日 | ![]() |
室外硬地 | ![]() |
![]() ![]() |
4–6, 7–65, [11–9] |
冠軍 | 2009年9月5日 | 泰國暖武里 | 室外硬地 | ![]() |
![]() ![]() |
7–64, 6–4 |
亞軍 | 2009年10月18日 | ![]() |
室外硬地 | ![]() |
![]() ![]() |
4–6, 2–6 |
亞軍 | 2009年11月7日 | ![]() |
室外硬地 | ![]() |
![]() ![]() |
3–6, 6–3, [10–2] |
冠軍 | 2009年11月21日 | ![]() |
硬地 | ![]() |
![]() ![]() |
6–79, 6–3, [12–10] |
冠軍 | 2011年7月31日 | 中國烏海市 | 硬地 | ![]() |
![]() ![]() |
6–2, 7–64 |
冠軍 | 2013年5月19日 | 南韓釜山 | 硬地 | ![]() |
![]() ![]() |
6–4, 6–3 |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台灣第一人!小胖奪法網冠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我是楊宗樺!網球是我的全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楊宗樺‧加油!! :: 痞客邦PIXNET ::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楊宗樺(英文/西班牙文)的官方資料
- 楊宗樺的國際網球總會 職業/青少年 官方資料(英文)
- 楊宗樺的官方資料(英文)
獎項 | ||
---|---|---|
前任:![]() |
青少年網球世界冠軍 2008 |
繼任:![]()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