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笃勋
林笃勋(1882年10月5日—1952年2月2日),原名林珠明,求学时期又曾以明珠为名,在25岁时改名为笃勋,号世修,是出身台湾彰化的医生、社会运动者,除了行医外,同时也善于经营,是大新商事、昭和信托、三和水产等株式会社取缔役(董事)[1]。
林笃勋 | |
---|---|
出生 | 林珠明 1882年10月5日 ![]() |
逝世 | 1952年2月2日![]() | (69岁)
国籍 | |
职业 | 医生 |
同为日治时代「彰化街」名医,与赖和齐名,但个性方面完全相反,他身材魁武,个性火爆,说话声色俱厉,连日本警察都怕他。
生平概略
早期生活
1883年8月24日出生,父亲林永溪,母亲周米,在家排行第七。
林笃勋因为从小在父亲经营的杂货店「合昌行」帮忙贩卖烟酒百货,而导致没有学习的机会。
到了十九岁时,因为有感于如果不读书识字,终究难成大器,因此在十九岁时(明治35年,1902年)进入公学校就读,隔年跳升至四年级,最后在22岁时公学校(小学)毕业,毕业后续读一年的小学高等科,后又担任了一年的小学代用教员,最后在1907年(明治40年)考入台湾总督府医学校,1911年(明治44年)毕业。[2]
社会运动
林笃勋不只是专注于行医,同时也热衷于政治、文化运动等等。
在返乡开医院的同时,与许嘉种等人在1914年创立「彰化同志青年会」,而且出任干事[7]。
1921年台湾文化协会成立,林笃勋与赖和、李应章等人同任为台中州理事。
1922年与林幼春、蒋渭水、蔡培火等人成立株式会社台湾杂志社[10]。
1927年出任台湾民众党中央运行委员。
林笃勋除了开办演讲会[13]之外,同时也用投稿报纸、创办杂志等方式,表达对地方自治、议员选举等的期许,他在《台湾民报》发表的文章就主张了地方议员的选举是改革地方自治的良好机会[14]。
台湾文化协会
文协成立于1921年,林笃勋在成立大会上就被选为台中州理事,文协以台湾民报作为协会的宣传工具,同时也广设读报社,林笃勋负责在彰化地区的宣传。
治警事件
林笃勋因为参与台湾议会期成同盟会,1923年依照违反《治安警察法》被交赴至台北地方法院进行审判,最后判处罚金壹百圆[15](当时教师月薪45圆),当时警察到林笃勋开设的医馆搜查时,引起当地人士争相围观,还因此造成当地交通大打结[16]。
台湾民众党
在文协内部分裂后,林笃勋跟随蒋渭水离开文协,成立台湾民众党。
林笃勋在台湾民众党担任中央运行委员,主要负责彰化地区的党务,诸如办理演讲启迪民智、吸收彰化地区的群众。在民众党甫成立月余,即举办政谈演说会,林笃勋担任该场政谈演说会的开场人,借以解除民众对文协旧派的疑虑,该场演讲讲者另有蒋渭水、蔡培火、王受禄等人发表有关时局的议题。[17][18]
其他抗日行动
拒绝悬挂日本绘制的世界地图:当时日人绘制世界地图时,常将日本列岛放置在地图中心,但是林笃勋的彰德医院内却是挂上海出品的世界大舆图,就算日本警察命令他拿下来,他也不为所动。[19]
家庭
妻子:林阿圆(第二任妻子),从事产婆。
育有三男五女
长男:林显彰,毕业于日本大阪的专门学校,专攻于物理,老师是一位曾得过诺贝尔奖的教授,林显彰本身虽未得到诺贝尔奖,但也教出四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学生。
次男:林震东,日本大学工学部毕业,研读建筑,战后在美军占领日本时,美军司令部出自于林震东之手,还有中国大使馆也是林震东所设计。
三男:林凯南,医生,毕业于台大医学院,后到日本攻读博士学位,返台后回到彰化担任医生,执业于彰化秀传纪念医院,妻子吕更芳为彰化县前县长吕世明的女儿[16],在民国90年时将父亲行医多年所用的医疗器材捐给台大医学院典藏展示。
林显彰与林震东都留在日本没有返台。
五女分别名为锦霞、青碧、翠微、镜花、柳烟。[19]
与赖和为姑表兄弟。
生活轶事
- 曾与许嘉种、李崇礼等几位士绅一起修建彰化孔庙。[20]
- 有传言林笃勋的长女锦霞,因为父亲从事文化协会的活动,而导致无法进入彰化高女(现在的彰化女中),此事也引起彰化当地仕绅的关注。[21]
- 「长衣事件」:起因于某次彰化医师同窓会,会中有人迟到,而根据当时同窓会干事们的谈话,迟到该罚已经是惯例了,但是迟到的人(陈英芳)却说没有带钱,而大家趁着宴后的欢乐气氛,赖和就提出要将陈的长衣用两圆竞卖,林笃勋当时也乘着酒兴说:如果估价两圆不到,那么就要将长衣带回家做抵押品,事的起因都是大家酒后嬉闹起哄的,但是陈英芳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深夜时就差遣他的药局生罗氏到林家讨要衣服,但是却是暴力敲门、大声怒吼,开门之后又以非礼之言谩骂,而林也因酒意尚在,经不起这番辱骂,就将罗氏赶出门,罗氏不出,所以林就动手推罗氏,这件事到了隔天引起医师同窓会的关注。[22]
参考文献
- 台湾新民报社编,《台湾人士鉴(日刊五周年版)》(台北:台湾新民报社,1937)。
- 张子文、郭启传、林伟洲着,《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
- 《台湾日日新报》,1912年7月1日,4版。
- 〈检查学童身体〉,《台湾日日新报》,1917年4月3日,6版
- 〈彰化特训 豫防注射〉,《台湾日日新报》,1920年2月10日,6版
- .
- 兴南新闻社编,《台湾人士鉴(日刊十周年版)》(台北:兴南新闻社,1943)
- . [2022-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0).
- 张丽俊作;许雪姬等编纂、解读。「水竹居主人日记/1924-09-21」,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台湾日记知识库 https://taco.ith.sinica.edu.tw/tdk/水竹居主人日记/1924-09-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株式会社台湾杂志社成立〉,《台湾民报》,1923年7月15日,11版。
- 王建竹,《台中市志》(台中:台中市政府,1972)
- 彰化有志计画 发刊「现代生活」注重实生活问题,《台湾新民报》,1930年9月6日,5版。
- 〈二林庄讲演农村问题〉,《台湾民报》,1925年1月11日,3版
- 〈应员咨询为议决议员民选合时宜〉,《台湾民报》,1928年1月29日,5版。
- 张丽俊作;许雪姬等编纂、解读。「水竹居主人日记/1924-03-10」,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台湾日记知识库 https://taco.ith.sinica.edu.tw/tdk/水竹居主人日记/1924-03-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2022-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1).
- 〈彰化两派的开战〉,《台湾民报》,1927年9月11日,6版。
- 〈民众党在彰化开政谈演说会〉,《台湾民报》,1927年9月11日,4版。
- . [2022-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0).
- 〈筹修圣庙〉,《台湾日日新报》,1916年9月30日,6版
- 〈文化协会员的儿女 不准入彰化高女〉,《台湾民报》,1927年4月24日,8版
- 〈不服起诉犹豫〉,《台湾民报》,1927年9月25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