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聪
林思聪(1926年10月19日—2017年8月27日),字效民,福建闽侯人,中华民国陆军中将、台湾省政府交通处处长。
林思聪 | |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 | 1926年10月19日
逝世 | 2017年8月27日![]() | (90岁)
国籍 | ![]() |
政党 | ![]() |
军事背景 | |
效忠 | ![]() |
服役 | ![]() |
军衔 | ![]() |
学历
|
生平
林思聪为1926年生[1],陆军官校廿一期[2],党籍属于中国国民党田单党部[3]。
军旅生涯
先后参预九三砲战、八二三战役,坚守北碇阵地要点[4]。
1948年7月7日 四川成都,陆军军官学校(中央军校)二十一期战车科毕业
1948年9月1日 陆军第一训练处少尉联系官
1949年5月1日 陆军战车队第二团辎重连少尉区队附
1949年11月1日 陆军第363师汽车排中尉排长
1949年12月21日 陆军第363师1087团二营四连中尉副连长
1952年6月16日 陆军第363师1087团一营一连上尉连长
1954年9月3日 参预九三砲战,坚守北碇阵地
1956年6月1日 陆军第69师第三科少校作战官
1957年9月12日 陆军第69师207团三营少校副营长
1958年8月23日 参预八二三砲战
1959年6月12日 陆军第69师205团少校作战官
1962年8月12日 陆军总部受训学员入陆军指挥参谋大学受训
1963年7月1日 陆军总部人事署中校参谋
1964年6月1日 陆军预备训练司令部第一训练中心第三营中校营长
1966年3月1日 陆军训练作战发展司令部训练处战斗兵科中校科长
1967年1月1日 陆军训练司令部步兵训练科上校科长
1970年8月16日 陆军第302师第四旅上校旅长 ( 旅长期间受总统 蒋中正召见 )
1972年4月16日 陆军第302师师部上校参谋长
1973年9月1日 陆军第二士官学校上校副校长兼教育长
1974年7月1日 陆军军官预备学校上校副校长
1974年12月6日 陆军第309师上校副师长
1976年11月1日 陆军步兵第193师上校副师长
1978年1月1日 晋升陆军少将
1978年4月11日 陆军步兵第269师少将师长 (第二任师长)
1980年7月1日 陆军后勤司令部少将参谋长
1981年11月1日 陆军后勤司令部少将副司令
1983年1月1日 晋升陆军中将
1983年1月1日 陆军后勤司令部中将副司令
1984年6月8日 台湾省政府交通处处长
1985年12月1日 奉令退伍为备役中将
交通处长
1984年6月省府改组[5]。林思聪由时任省主席的邱创焕所圈选,以担任省府交通处处长[2]。同年6月7日,行政院通过各部会政务次长及台湾省政府委员任命案,核派林思聪为交通处处长[6]。
林思聪为五位来自军中的交通首长,前四位分别是任过陆军供应部司令的陈声簧、运输司令的陈来甲、联勤副总司令的常抚生和陆军师长的魏巍[7]。在戒严时期,因铁、公路运输、港湾管理,涉及军事、国防、治安等,所以交通单位会任用军职人员担任[5]。
当时林思聪初接时,受到台汽、台铁员工排斥为「军人处长」、「空降部队」[8]。该年7月《劳动基准法》公布施行,传统劳工转向积极争取权益[9]。对于时任省议员的苏贞昌质疑交通处官员多为军人担任,而非专才,林思聪也认为解严之后这种任用方式应该慢慢改过来[5]。交通处一位高级官员透露,林思聪有好长一段时间,每天下班后由他随侍在侧「伴读」,也正因如此,不久就对整体交通建设了若指掌[8]。
林思聪自认所处的系统虽不一样,但主持的工作却是可相连相通的交通事业,在走访省属各交通事业单位后,发现交通事业确实存有不少毛病,其中又以铁路局的病情较重。然而数年后,直到终于爆发台湾百年来的头一回罢驶事件--台湾铁路管理局司机员罢工事件。林思聪连夜勘查,并率续分区和所有铁路、台汽、港湾等基层员工面对面座谈,直接听取员工心声。[9]
林思聪器重于成功大学交管系科班毕业、先后担任交通处第一科科长的李宏生[10]及范植谷。在林思聪任内,面临了包括台铁、台汽罢驶,统联客运公司经营高速公路,及台汽与台东县鼎东客运三七分帐问题等,一一解决[8]。像是省议会倡议设置客运中途站,主要着眼于转运服务,但后来却反客为生,饮食业商人利益与炒地皮的民意代表左右了台汽的决策,到最后连监察院都介入,林思聪用想到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放弃中途站[11]。基隆港在他任内的支持下,完成诸多重大建设[12]。
1990年8月7日,林思聪倦勤,向省府主席连战提出口头辞职[13]。同年8月25日发生日月潭兴业号游艇沉没事故,林思聪被记过一次,随即申请提前退休[14]。在他提出自动请辞案获省府核准后,台汽产业工会第二运输处员工还多次向省主席连战递陈情书,要求慰留,甚至曾计划不惜以罢驶抗议[8]。经过林思聪日来密集沟通,台汽终于改变主意放弃休假,改用送行方式在11月1日到交通处欢送[15]。同月11月3日前往基隆港务局辞行,使与会的航运界人士辞行[12]。
轶事
1966年,时任成功岭第三营营长营长林思聪赠送五百元给上尉辅导长闻协庭,帮助他与妻子刘金美顺利搬家,当时闻协庭每月薪饷才四百元。后来2007年4月9日《自由时报》记者找到林思聪,说明遗孀刘金美想表达感谢。林思聪低调表示事情过这么久,已经记不得了,人过得好就好,不必跟道谢、不用在意。[1]
1988年3月9日,时任交通处长的林思聪,为奖赏澎湖县公共车船管理处处长沈乃寿经营澎湖公共车船业务良好,赠送后者一台二千四百西西裕隆黑色轿车的座车[16]。
参考
- 陈建志、刘力仁. . 《自由时报》. 2007-04-10 [2018-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8) (中文(台湾)).
- 杨省员. . 《联合报》. 1993-05-14 (中文(台湾)).
- 杨克华. . 《联合报》. 1988-05-08 (中文(台湾)).
- . 中华民国总统府. 2017-11-29 [2018-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8) (中文(台湾)).
- 赖淑姬. . 《民生报》. 1987-10-13 (中文(台湾)).
- . 《经济日报》. 1984-06-08 (中文(台湾)).
- . 《联合报》. 1984-06-07 (中文(台湾)).
- 阎凤婷. . 《经济日报》. 1991-03-03 (中文(台湾)).
- 杨克华. . 《联合报》. 1988-05-09 (中文(台湾)).
- 胡明扬. . 《民生报》. 1990-03-19 (中文(台湾)).
- 赖淑姬. . 《民生报》. 1984-12-23 (中文(台湾)).
- 万中一. . 《经济日报》. 1990-11-04 (中文(台湾)).
- 杨克华. . 《联合报》. 1990-08-08 (中文(台湾)).
- 唐福春. . 《联合报》. 1992-01-16 (中文(台湾)).
- 杨克华. . 《联合报》. 1990-10-30 (中文(台湾)).
- 吕云腾. . 《联合晚报》. 1990-03-19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