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宜瑾

林宜瑾1969年8月25日),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民主進步黨新潮流系成員,臺南市人,現任立法委員,曾任臺南市議會議員、臺南縣議會議員、民進黨中央常務委員、野百合學運校際代表。

林宜瑾
 中華民國第10-11屆立法委員
现任
就任日期
2020年2月1日
选区臺南市第四選舉區
臺南市 臺南市議會第1-3屆議員
任期
2018年12月25日—2020年2月1日
选区第七選舉區
任期
2010年12月25日—2018年12月25日
选区第九選舉區
臺南縣 臺南縣議會第14-16屆議員
任期
1998年3月1日—2010年12月25日
选区第五選舉區
个人资料
性别女性
出生 (1969-08-25) 1969年8月25日
 中華民國臺灣省臺南市
国籍 中華民國
政党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居住地 臺灣臺南市永康區
宗教信仰基督教長老宗[1]
经历

經歷

林宜瑾曾任立法委員洪奇昌國會助理,立法委員蘇煥智國會助理,立法委員鄭國忠競選總部總幹事,蘇煥智縣長競選總部副總幹事,賴清德國大代表服務處主任,核四公投促進會活動部主任,陳水扁總統全國造勢晚會主持人,臺南縣體育會慢速壘球委員會主任委員,臺南市教育產業工會臺南市教師會顧問,臺灣勞工陣線專職職員,野百合學運東吳大學校際代表[2]

林宜瑾是民進黨大型選舉造勢場合的主持人,每當總統選舉立委選舉縣市長選舉,必會看到她登台主持的身影,在民進黨內,林宜瑾更因主持風格強烈有高雄市市長陳菊的影子,而有「小花媽」之稱[3]

2011年3月10日,林宜瑾原投入臺南市第五選舉區立委黨內初選,後在黨主席蔡英文、中常委陳明文及市長賴清德的大陣仗陪同下,宣布退選,以為維護黨內和諧,並留守市議會協助市長賴清德推動市政,最終將立委初選機會讓給李俊毅王定宇[4]

2015年3月15日,林宜瑾投入臺南市第二選舉區立法委員黨內初選,數名黨籍市議員及上百民眾到場支持,但依然敗給黃偉哲[5],以14.28%的支持落選[6]

2017年2月民進黨在基層農會選舉慘敗以後,林宜瑾在民進黨中常會上向總統兼黨主席蔡英文指控,黨內高層任意放話,將敗選責任推給與她同屬新潮流系台南市市長賴清德高雄市市長陳菊等人,「太卑劣」[7]

2020年立法委員選舉,在臺南市第四選舉區以接近六成得票率,首度參加立委選舉便順利當選立法委員。2023年競選連任。[8]競選期間,《菱傳媒》聲稱林宜瑾自2020年起與一名國中教師外遇,導致該名教師與妻子離婚並放棄3名子女的撫養權。林宜瑾和該名教師均否認有關報道[9];林宜瑾之後又稱之為對手,國民黨候選人李全教的抹黑手段,並控告李全教妨害名譽[10]

立法委員時期

新灣橋改建工程

連通台南永康、新化的新灣橋是45年老橋,橋梁老舊且寬度不足,經台南市長黃偉哲與市府團隊爭取、在地立委林宜瑾也協助向中央溝通,大家努力爭取到補助改建。改建後橋淨寬15公尺,橋梁段長233公尺,計畫總長度約515公尺,改建工程於2023年5月22日動工。[11]

推動租金補貼追溯自申請日

2022年,行政院提出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林宜瑾要求行政院要讓租屋族敢申請補貼,並且補貼應從提出申請日開始計算,不至於讓行政流程影響民眾權益。

林宜瑾也提醒,申請租金補貼為例,常發生房東阻撓,威脅不續約者有之,直接不給書面租賃契約者亦有之。政府應承擔起責任,建立更加公開透明的租屋市場。[12]

提出數位新聞發展與民主韌性法草案

民進黨立委林宜瑾蒐集各界意見,提出數位新聞發展與民主韌性法草案,明定媒體議價協商規定,也規定大型數位平台應提撥一定比例營收成立基金,助新聞品質提升、改善新聞工作者勞動條件。[13]

口袋國會評鑑獲五星評價

在國會評鑑組織口袋國會的第10屆第6會期評選結果中,民進黨立法委員林宜瑾獲得本次最高的5顆星評價,也是唯一獲得此評價的區域立委。[14]

選舉紀錄

年度 選舉屆數 選舉區 所屬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備註
1998 第十四屆臺南縣議員選舉 臺南縣第十選舉區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4,652 6.37%
2002 第十五屆臺南縣議員選舉 3,848 4.90%
2005 第十六屆臺南縣議員選舉 9,512 9.33%
2010 第一屆臺南市議員選舉 臺南市第九選舉區 12,697 9.85%
2014 第二屆臺南市議員選舉 16,659 13.07%
2018 第三屆臺南市議員選舉 臺南市第七選舉區 10,249 9.34%
2020 第十屆立法委員選舉 臺南市第四選舉區 113,046 59.11%
2024 第十一屆立法委員選舉 104,688 57.48%

參考資料

  1. . 台灣教會公報. [2019-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7).
  2. . [2018-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5).
  3. . [2018-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8).
  4. . [2018-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4).
  5. . 自由時報. 2015年3月15日 [2015年7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2月2日) (中文(臺灣)).
  6. . 蘋果日報. 2015年3月28日 [2015年7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中文(臺灣)).
  7. 政治中心. . 蘋果日報. 2017-02-27 [2017-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7) (中文(臺灣)).
  8. 徐偉真. . 菱傳媒. 2022-07-06 [2023-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3).
  9. 辛啓松. . 菱傳媒. 2024-01-08 [2024-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7.
  10. 吳俊鋒. . 自由時報 (台南). 2024-01-10 [2024-02-06].
  11. 聯合新聞網. . 聯合新聞網. [2023-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8) (中文(臺灣)).
  12. https://www.facebook.com/cnanewstaiwan. . 中央社 CNA. [2023-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8) (中文(臺灣)).
  13. https://www.facebook.com/cnanewstaiwan. . 中央社 CNA. [2023-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8) (中文(臺灣)).
  14. Storm.mg. . www.storm.mg. 2023-04-11 [2023-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8)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