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庄
行政区划
林口地区在清治时期及日治时期初期属八里坌堡的庄,在1895年6月隶属「台北县淡水支厅」,在1897年7月1日隶属「树林口辨务署」[1]。1898年6月28日,改隶「沪尾辨务署山脚庄支署」[2]。1901年11月11日,台湾的行政区划改为二十厅,林口地区隶属「台北厅新庄支厅、沪尾支厅」。1901年12月17日,台北厅划分为39个区,林口地区被划分为第37、38区[3]。1902年7月31日,八里坌堡实施街庄整并[4]。1906年1月1日,台北厅改设置以地名称呼的28个区,林口地区被划分为树林口区、大南湾区[5]。此时的街庄如下:
1920年10月1日,原堡里之行政区废除,街庄改为大字;前述6庄合并为台北州新庄郡「林口庄」,辖域内分为南势埔、菁埔、大南湾、小南湾、瑞树坑、大平岭等6个大字[6]。
- 菁埔大字下有「树林口」、「菁埔」、「中湖」、「湖子」、「后湖」、「东湖」、「漳州寮」、「新寮」、「三块厝」、「粉寮」、「水尾」小字名
- 南势埔大字下有「南势埔」、「员堀子」、「大仑」、「过仑子」、「大牛稠」、「竹围子」、「头湖」、「南势埔尾」、「前」小字名
- 小南湾大字下有「下福」、「顶福」小字名
- 大南湾大字下有「嘉溪子坑」、「宝斗厝坑」小字名
- 瑞树坑大字下有「瑞树坑」、「后坑」小字名[7]
二战后,林口庄在1946年划为台北县新庄区林口乡,为目前的新北市林口区。
1901年 | 1906年[5] | 1920年-1945年 | 1946年 | |||
---|---|---|---|---|---|---|
区[3] | 街庄[4] | 区 | 街庄 | 街庄 | 大字 | 乡镇 |
第37区 | 南势埔庄、头湖庄、坪顶菜公堂庄(部分) | 树林口区 | 南势埔庄 | 林口庄 | 南势埔 | 林口乡 |
大窠坑庄(部分)、菁埔庄、树林口庄 | 菁埔庄 | 菁埔 | ||||
第38区 | 嘉溪仔坑庄、宝斗厝坑庄 | 大南湾区 | 大南湾庄 | 大南湾 | ||
顶福庄、下福庄 | 小南湾庄 | 小南湾 | ||||
瑞树坑庄 | 瑞树坑庄 | 瑞树坑 | ||||
大平岭庄 | 大平岭 |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