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柵集應廟
木柵集應廟,又稱雙忠廟、尪公廟等。主祀雙忠(即尪公,保儀尊王與保儀大夫),位於臺北市文山區保儀路76號2樓,是來自福建省安溪縣大坪鄉的張姓先民創建的廟宇,分香自福建泉州安溪縣大坪集應廟。當地學子時常到本廟祈求考試金榜題名,只要來本廟祈禱的學子考中理想學校,廟方即會辦桌慶祝,俗稱「狀元宴」。
簡史
清康熙年間,福建省安溪縣大坪有高、林、張三姓移民,前往臺灣臺北,由大坪集應廟奉請尪公(保儀尊王)聖像、夫人媽(保儀尊王的配偶,封「申國夫人」,又稱尪媽或尪娘)聖像與香爐,隨行護佑,議定三姓輪流奉祀,而後三姓人士各自開墾北投、淡水、景美、木柵、大安、新店、深坑、石碇各地。[1]
清文宗咸豐三年(1853年)發生頂下郊拚事件,臺北情勢嚴峻,三姓人士決議各自避禍,取出三聖物:尪公聖像、夫人媽聖像、香爐,拈鬮分配,高姓人士拈得尪公聖像,張姓人士拈得香爐,林姓人士拈得夫人聖像。[1]三姓人士各自請藝師雕塑其餘缺乏之神像,日後高姓人士建景美集應廟、張姓人士建木柵集應廟、林姓人士建萬隆集應廟這三座雙忠廟[2]。
資料來源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6) (中文(臺灣)).
- 羅智華. . 人間福報. 2003-11-05 [2021-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3) (中文(臺灣)).
- 協和工商資料處理科-集順廟 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10-2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