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总
把总为明代及清代前中期陆军基层军官名,明清兵制员额皆有异动。以明代隆庆年间戚家军为例,把总为「司」的营官,一司下辖449员,而百总为「局」的军官,官兵计112员,四局为一司。经常有人将百总等同把总,两者是不同的职务[1]。
清代
若以清绿营为例,军阶由高至低分别为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及把总。其中,游击就在总兵(主管四至五营;约800至3000名士兵)辖下基层武官。与参将、都司、守备等武官一同统辖六百至两百的营兵力。把总就是受其辖下,在清朝为正七品武官;统领汛(兵力从十数名到百名)兵制单位的武官职位。
清末,慈禧太后主持军队改革;并委袁世凯小站练兵以训练新军,而袁世凯主导之《新式陆军章程》内,把总取消不再称呼。
以栋军而言,把总可以是正规军营主官。作战时配加数营乡勇,其人数相当于现今的一个团或旅,具有独立作战之能力。近代有部份学者指出,把总仅等同于现代「士官」阶级。[2]但寻遍各国军制,未有士官兼任营长,战时率领数营且能独立作战的状况发生。
相关条目
- 清朝官职表
- 李萼,《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3年,台北
参考数据
- 《明书》卷六五《职官志》:「曰都司、曰守备、曰提调、曰千总、曰把总、曰百总,皆营官」。
- . 澎湖时报. [2008-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9).
- 刘泽民; 台湾古文书学会 (编). . 台北市: 玉山社. 2020. ISBN 9789862942574 (中文(台湾)).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