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话)为中国时期的基层军事单位或驻地[1]。例如香港的九龙汛大埔头汛、麻雀岭汛,台湾的笨港汛。与行政单位设置相同,汛的设置常是汉人开垦城市主要因素。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汛假借为讯,今所用汛地字,盖讥诘往来行人处也。」讥诘为盘问[2]、责问[3]之意。部分海防重地汛亦有风候之意,因季风作季节性驻防,如明代陈子龙《明经世文篇.王司马奏疏》:「严会哨以靖海氛:臣访得番徒、海寇往来行劫,须乘风候。南风汛,则由广而闽、而浙、而直达江洋;北风汛,则由浙而闽、而广、而或趋番国。」

汛编制于明朝时设立,如明世宗嘉靖年间在广东设南头寨,下辖佛堂门大澳等六个汛地。清朝时归汉人所属的绿营,其上还有,其下有及堆[4],而所属士兵世兵制,父死则子继,负责统领的将领称为千总把总,统帅士兵由十数名到数百名。例如斗六门设有千总一员,兵士一百名。

参考文献

  1. 《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或是汛地盗贼生发,差拨去捕获。」;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一出:「适在汛地,捉了一个面生可疑之人。」
  2. 《孟子·梁惠王下》:「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
  3. 《说文》:诘,问也。;《广雅》:诘,责也。
  4. 《台湾文献丛刊》. 第一八种《台湾志略》. 李元春:设弁带兵曰汛,(如汛千总署或汛把总署),仅安兵者曰塘,城内置兵宿守者曰堆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