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干弱枝
解释
释义
加强树干,削弱枝叶。比喻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出处
《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而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厄塞地利,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
政策
(一) 消除藩镇割据:为扭转自安史之乱地方拥兵自重、尾大不掉之势,宋太祖大力加强中央的权势,削弱地方的力量。如在州以上置路,各路均设「帅、漕、宪、仓」四官分掌地方之军民、财政、刑法、粮食,直接向中央负责。
(二) 防止兵变重演:五代十国时,武人专政篡弑、兵将哗变拥立之事迭生,后周太祖郭威如此,宋太祖本人亦藉「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而得国。为防止此类事件重演,遂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提倡文人典军,严禁武人干政。他又借杯酒言欢之机,晓喻诸将告老辞职,史称「杯酒释兵权」。
(三) 增加中央收入:唐朝中叶以后,地方擅行收税自肥,造成中央国库空虚。为改变这种反常状态,太祖便将财权统制于中央,在全国十五路设转运使,直接向中央负责。
(四) 维持王朝久安:宋太祖的「强干」不仅在加强中央政权,尤其在加强皇权,其总目的是使赵宋天下长治久安、宋朝国祚连绵不绝。为此,他大力削弱宰相(中书令)实权,在其下添设参知政事,以分其权。另又以枢密使分取中书令的军政权,以三司使分取中书令的财政权。
太祖的「强干弱枝」、「重文轻武」政策,虽然成功地削弱了地方权力,但却造成两宋的长期军事积弱,对抗外敌时常用岁币换取和平对峙。终两宋之世,这种局面一直没有大改变。但与唐朝相比,宋朝中央政府有效控制其统治的疆域,宋朝亦有效镇压民变。此外,虽然宋太祖削弱相权,两宋却屡出权相。
外部链接
- (繁体中文) 成语:强干弱枝 民间实用成语典
另见
参考资料
- . [2016-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8).
- 辽史/卷03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