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幹弱枝
解釋
釋義
加強樹幹,削弱枝葉。比喻削減地方勢力,加強中央集權。
出處
《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序》:『而漢郡八九十,形錯諸侯間,犬牙相臨,秉其厄塞地利,強本幹弱枝葉之勢,尊卑明而萬事各得其所矣。』
政策
(一) 消除藩鎮割據:為扭轉自安史之乱地方擁兵自重、尾大不掉之勢,宋太祖大力加強中央的權勢,削弱地方的力量。如在州以上置路,各路均設「帥、漕、憲、倉」四官分掌地方之軍民、財政、刑法、糧食,直接向中央負責。
(二) 防止兵變重演:五代十國時,武人專政篡弑、兵將嘩變擁立之事迭生,後周太祖郭威如此,宋太祖本人亦藉「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而得國。為防止此類事件重演,遂實行重文輕武政策,提倡文人典軍,嚴禁武人干政。他又借杯酒言歡之機,曉喻諸將告老辭職,史稱「杯酒釋兵權」。
(三) 增加中央收入:唐朝中葉以後,地方擅行收稅自肥,造成中央國庫空虛。為改變這種反常狀態,太祖便將財權統製於中央,在全國十五路設轉運使,直接向中央負責。
(四) 維持王朝久安:宋太祖的「強榦」不僅在加強中央政權,尤其在加強皇權,其總目的是使趙宋天下長治久安、宋朝國祚連綿不絕。為此,他大力削弱宰相(中書令)實權,在其下添設參知政事,以分其權。另又以樞密使分取中書令的軍政權,以三司使分取中書令的財政權。
太祖的「強榦弱枝」、「重文輕武」政策,雖然成功地削弱了地方權力,但卻造成两宋的长期军事積弱,对抗外敵時常用歲幣換取和平对峙。終兩宋之世,這種局面一直沒有大改變。但与唐朝相比,宋朝中央政府有效控制其统治的疆域,宋朝亦有效鎮壓民變。此外,雖然宋太祖削弱相权,两宋卻屢出权相。
外部链接
- (繁體中文) 成語:強幹弱枝 民間實用成语典
另见
参考资料
- . [2016-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8).
- 遼史/卷03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