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口

《庙口》英语:),是台湾画家陈澄波约在1936年-1941年期间所完成的油画作品,该作品内容主要描绘位于彰化市彰化南瑶宫的风貌,原件现属私人收藏。[1][2]

庙口
艺术家陈澄波
年份1936年-1941年
媒介油画麻布
尺寸60.5 cm × 72.5 cm(23.8英寸 × 28.5英寸)
收藏地私人收藏

历史

彰化南瑶宫,该画作所绘制建筑。

1933年,陈澄波返回台湾,与杨三郎李石樵颜水龙李梅树等8位画家合组「台阳美术协会」,并致力于将台湾各地名胜画入画布中,皆是其画师在稳定成熟阶段的重要时期。

1994年,《庙口》于嘉义市立文化中心举办之「陈澄波百年纪念展」历时约半世纪首度展出。后在2014年台南市政府所举办之「澄海波澜-陈澄波大展」中,《庙口》原件被成功借得,并特别选取纳入两岸巡回展览展出。

绘画

《庙口》曾被猜测为描绘位于台南市大天后宫[3]经描写的主题对象经比对后,《庙口》所绘制之建筑物为彰化南瑶宫,该作品构图采正面形式,以通过尖翘飞扬的弧形殿脊,把寺庙建筑的宏伟及表现出来。并以简单色彩和印象形式加以创作符合台湾乡土色彩氛围。[4]其画右侧具有一处石碑,为1936年初夏,由彰化文人吴士茂所撰着之「彰化南瑶宫之由来沿革碑」[5]

水边

《水边》为陈澄波另一以彰化南瑶宫为主题之画作,为1939年所绘制,该画面的南瑶宫座落在池塘旁,并以描绘侧面屋顶的山墙、重檐、燕尾与脊饰作为特色,与周围民宅、近处的翠树清池相映成一制性景观,后于同年以《水边》参与第五回台阳美术展览会。[6]

2014年,中央研究院数字文化中心策划,由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嘉义市文化局、与财团法人陈澄波文化基金会合作,将《水边》加以数字化并整理典藏,重新建置网站。[7]

参考数据

  1. . [2022-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30) (中文(台湾)).
  2. 中华民国文化部. . memory.culture.tw. [2022-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30) (中文(台湾)).
  3. . vr.theatre.ntu.edu.tw. [2022-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8).
  4. 财团法人陈澄波文化基金会、萧琼瑞. . 嘉义市: 二二八文化馆. 2015.
  5.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典藏网; ArticleSample3. .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典藏网. 2019-07-19 [2022-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30).
  6. 中华民国文化部. . memory.culture.tw. [2022-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30) (中文(台湾)).
  7. . chenchengpo.asdc.sinica.edu.tw. [2022-11-30].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庙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