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百名
巾帼百名(英語:)是BBC于2013年设立的系列节目,该节目研究21世纪女性角色,曾在伦敦[1]和墨西哥举办过活动[2][3]。榜单揭晓后也是“BBC女性季”的开始,持续三周,包括开展广播、网络报道、辩论和关于女性话题的新闻报道等[4]。节目鼓励世界各地的女性通过Twitter参与,对榜单以及榜单发布后的采访和辩论发表评论[5]。
巾帼百名 | |
---|---|
100 Women | |
![]() | |
狀態 | 活跃 |
举办时间 | 2013年10月22日 |
举办频率 | 一年一度 |
最近一届 | 2023年11月 |
網站 | 巾帼百名 |
歷史
在2012年德里輪姦案之後,BBC的製作人黎蘭安‧蘭登兒(Liliane Landor)[6]、BBC編輯費歐那‧跨克[7]以及其他幾位新聞工作者,想要獎勵當代對社會有貢獻的女性。[8]他們覺得女性所面臨的問題沒有被好好地深入探討,而在2013年3月時候,「BBC收到大量女性聽眾的回饋意見,反映BBC應該製播更多女性相關內容。」[9]
BBC在2013年開始製播巾幗百名節目系列,介紹在媒體當中未被適當介紹的女性。[8][10]而第一集出現的女性則是26個語言的調查選出來的。[9]整個節目系列播送一個月的時間,並且將全部節目集合起來在當年10月25日舉行的研討會,由全球100位女性討論相關議題。其中有大量討論篇幅的有就業議題、女性主義、母親角色,以及宗教,[11]以及女性一生面臨的文化與社會挑戰。[12]
巾幗百名系列已經涵蓋不少主題,包括教育、健康、男女同酬、女性割禮、家庭暴力,以及性虐待[13],以及提供女性討論如何改進世界現況與消彌性別不平等的平台。[14]在名單當中的女性來自全球,包含不同領域的傑出表現者。[15]而有一定知名度的女性也能包括在內,以及還沒有什麼名氣的女性。[16][17]
獲獎者
2022年
2022年的獲獎者名單在12月6日公佈,獲獎女性有烏克蘭第一夫人歐倫娜·澤倫斯卡、迦納作家娜娜‧達卡阿‧斯奇亞馬、美國歌手怪奇比莉、印度演員琵豔卡·喬普拉、美國演員莎瑪·布萊兒、巴勒斯坦人權倡議者琳娜·阿布·阿克萊、俄羅斯歌手阿拉·普加喬娃、伊朗攀登運動員埃爾納茲·雷卡比與委內瑞拉運動員尤利馬爾·羅哈斯。[18]
圖片 | 名字 | 出生地 | 描述[19] |
---|---|---|---|
琳娜·阿布·阿克萊 | ![]() |
人權倡議者 | |
迪瑪·阿克塔 | ![]() |
難民與運動員 | |
邁恩‧奧巴迪 | ![]() |
律師 | |
![]() |
扎拉·阿米爾·阿布拉希米 | ![]() |
演員 |
法提瑪‧阿米里 | ![]() |
學生 | |
誒寧杜 | ![]() |
醫生 | |
維爾馬里里·班巴里 | ![]() |
倡議家 | |
里沙·班德拉 | ![]() |
航太工程師 | |
維多利亞·巴蒂斯特 | ![]() |
護理師與疫苗推廣者 | |
尼盧法爾·巴亞尼 | ![]() |
環保學家 | |
![]() |
娜塔莉·貝克誇特 | ![]() ![]() |
修女 |
泰西婭·貝克布拉托娃 | ![]() |
記者 | |
克里斯蒂娜·別爾丁斯基赫 | ![]() |
記者 | |
![]() |
莎瑪·布萊兒 | ![]() |
演員 |
![]() |
塔拉納·伯克 | ![]() |
倡議家 |
桑迪·卡布雷拉·阿特加 | ![]() |
生育權利的倡議者 | |
![]() |
奧娜·卡沃內利 | ![]() |
游泳者 |
瑪麗亞·費爾南達·卡斯特羅·瑪雅 | ![]() |
無障礙倡議者 | |
莎拉·陳 | ![]() |
NBA球探 | |
![]() |
琵豔卡·喬普拉 | ![]() |
演員與製作人 |
桑吉塔·伊斯蘭·卓婭 | ![]() |
學生 | |
香奈兒·康托斯 | ![]() |
同意發生性關係倡議者 | |
![]() |
伊娃·科帕 | ![]() |
政治家 |
![]() |
海蒂·克勞特 | ![]() |
無障礙倡議者 |
![]() |
怪奇比莉 | ![]() |
歌手與作詞家 |
![]() |
桑迪亞·埃克納利戈達 | ![]() |
人權倡議者 |
![]() |
戈哈爾·埃什吉 | ![]() |
人權倡議者 |
喬伊·恩戈齊·埃塞洛 | ![]() |
法律學者 | |
伊比喬克·法博羅德 | ![]() |
ElectHER創辦人 | |
薩姆拉維特·費克魯 | ![]() |
科技實業家 | |
塞西·弗洛雷斯 | ![]() |
倡議者 | |
傑拉爾迪娜·格拉·加西斯 | ![]() |
反殺害女性倡議者 | |
韋加塔·格布雷約漢內斯·阿貝拉 | ![]() |
人道救援工作者 | |
莫德·戈巴 | ![]() |
LGBTQ+倡議者 | |
迪萊克·居爾索伊 | ![]() |
心臟外科醫生 | |
哈德·漢迪 | ![]() |
牙醫與人道救援者 | |
索菲亞·海諾寧 | ![]() |
生態學者 | |
![]() |
朱迪思·休曼 | ![]() |
身心障礙人權倡議者 |
![]() |
埃里卡·希爾頓 | ![]() |
政治家與黑人與LGBT人權倡議者 |
平田仁子 | ![]() |
氣候倡議者 | |
杰比娜·亞斯明·伊斯蘭 | ![]() |
女性安全倡議者 | |
![]() |
昂絲·加博 | ![]() |
網球選手 |
斯內哈·賈瓦萊 | ![]() |
社工 | |
扎赫拉·喬亞 | ![]() |
記者 | |
![]() |
瑞瑪·朱法利 | ![]() |
賽車手 |
姜美而 | ![]() |
時尚設計師 | |
裘蒂·昆巴 | ![]() |
手語翻譯 | |
瑪麗·克里斯蒂娜·科洛 | ![]() |
氣候實業家 | |
伊琳娜·康德拉托娃 | ![]() |
小兒科醫生 | |
阿索內爾·科圖 | ![]() |
科技實業家 | |
李美敬 | ![]() |
製作人 | |
![]() |
烏爾蘇拉·馮德萊恩 | ![]() |
歐洲聯盟委員會主席 |
艾麗卡·里里亞諾 | ![]() |
可可實業家 | |
![]() |
內奧米·郎 | ![]() ![]() |
政治家 |
娜雅·萊伯斯 | ![]() |
心理學家 | |
阿伊莎·馬利克 | ![]() |
法官 | |
![]() |
哈扎圖·摩尼 | ![]() |
反奴隸倡議者 |
尼加爾·馬爾夫 | ![]() |
護士 | |
![]() |
列克桑德拉·馬特維丘克 | ![]() |
人權律師與民主倡導者,幫助烏克蘭記錄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罪行 |
![]() |
勞拉·麥卡利斯特 | ![]() ![]() |
教授與前足球員 |
米利 | ![]() |
饒舌歌手 | |
扎拉·穆罕默迪 | ![]() |
教育家 | |
![]() |
納爾吉斯·穆罕默迪 | ![]() |
人權倡議者 |
![]() |
麗塔·莫瑞諾 | ![]() ![]() |
演員 |
![]() |
米亞·莫特利 | ![]() |
總理 |
![]() |
薩利瑪·拉迪亞·穆坎桑加 | ![]() |
足球裁判 |
![]() |
莫妮卡·穆森達 | ![]() |
企業家 |
伊菲瑪·奧佐瑪 | ![]() |
公共政策與科技專家 | |
![]() |
尤利婭·派耶夫斯卡 | ![]() |
護理人員 |
![]() |
朴志玹 | ![]() |
政治改革家 |
Tamana Zaryab Paryani | ![]() |
倡議者 | |
Alice Pataxó | ![]() |
原住民倡議者 | |
Roya Piraei | ![]() |
倡議者 | |
![]() |
阿拉·普加乔娃 | ![]() |
音樂家 |
Sepideh Qoliyan | ![]() |
政治倡議者 | |
![]() |
Elnaz Rekabi | ![]() |
攀爬者,在運動賽事沒有戴頭巾而違反伊朗服裝法規,當時其女性抗議者身份的行動被伊朗政府解讀為對抗法律的無聲抗議 |
![]() |
Jane Rigby | ![]() |
天文學以及天體物理學家 |
![]() |
Yulimar Rojas | ![]() |
三級跳遠選手 |
Yuliia Sachuk | ![]() |
身心障礙領袖 | |
Ainura Sagyn | ![]() |
工程師 | |
![]() |
Roza Salih | ![]() ![]() ![]() |
政治家,盈格蘭獨立倡議者 |
Sally Scales | ![]() |
藝術家 | |
![]() |
Nana Darkoa Sekyiamah | ![]() |
作家 |
Suvada Selimović | ![]() |
和平倡議者 | |
![]() |
Geetanjali Shree | ![]() |
作家 |
Monica Simpson | ![]() |
生育權倡議者 | |
Alexandra Skochilenko | ![]() |
藝術家,因為反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被俄羅斯政府囚禁 | |
![]() |
Simone Tebet | ![]() |
巴西聯邦國會議員成員 |
Kisanet Tedros | ![]() |
教育實業家 | |
![]() |
Efrat Tilma | ![]() |
志工 |
![]() |
馬林娜·維亞佐夫斯卡 | ![]() |
數學家 |
維利亞‧維達爾 | ![]() |
作家 | |
伊色阿‧瓦爾達 | ![]() ![]() |
舞者 | |
![]() |
周暁璇 | ![]() |
女性主義倡議者 |
![]() |
證嚴法師 | ![]() |
佛教慈善家,慈善組織慈濟功德會創辦人 |
![]() |
納扎寧·扎加里-拉特克利夫 | ![]() ![]() |
慈善事業工作者 |
![]() |
歐倫娜·澤倫斯卡 | ![]() |
現任第一夫人、建築師與編劇 |
![]() |
亞娜·津科維奇 | ![]() |
醫療志工與老兵 |
![]() |
剪掉她們頭髮的女性 | ![]() |
對抗伊朗歧視女性的法律,(特別是要求女性全天候需要戴頭巾的法律)以及更廣泛地反對其限制性法律和神權政府 |
拉里(Layli) | ![]() |
抗議者 |
参考资料
- . BBC News. 2013-10-22 [2020-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7).
- Low, Harry. . BBC News. 2016-11-25 [2020-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3).
- . CDMX. 2016-11-24 [2016-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西班牙语).
- . The Times of India. 2016-11-23 [2019-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7).
- Stoughton, India. . The Daily Star (Beirut, Lebanon). 2014-10-28 [2016-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10).
- Martinson, Jane. . The Guardian. 16 June 2016 [2023-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6).
- WITW Staff. . The New York Times. 18 November 2015 [6 Dec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2 November 2015).
- Crack, Fiona. . The Guardian. 31 October 2013 [2023-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1).
- Fisher, Amanda. . Khaleej Times. 26 October 2013 [2023-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 (报告). C23 Sociology, Open University. 2014 [202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10).
- Fletcher, Becky. . Cosmopolitan. 3 November 2013 [202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1).
- . Dhaka Tribune (Dhaka, Bangladesh). 26 October 2013 [6 Dec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10 December 2016).
- . BBC News (BBC). 4 October 2013 [5 Jul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6).
- Pantony, Ali. . Glamour (New York City, New York: Condé Nast). 21 November 2016 [6 Dec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10).
- . The Daily Star. 28 October 2014 [6 Dec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10 December 2016).
- Moss, Rachel. . HuffPost. 21 November 2016 [202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10).
- . The Times of India. 19 November 2015 [6 Dec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 November 2015).
- . News. [2022-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8) (英国英语).
- . BBC. 7 December 2021 [7 December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8).
外部链接
- 巾帼百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英國維基媒體協會 BBC 100 Women
- Wikipedia:WikiProject Women in Red的Wikipedia:WikiProject Women in Red/Meetup/29 – 2016年11月21日至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