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展会
工展会(英语:,全称香港国际工业出品展销会)是香港铜锣湾一个工业产品的大型展览会。






概况
工展会由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华厂商会)于1938年创办,创办目的是宣扬香港制造的工业产品,推动工商业发展及拓展对外贸易。
工展会通常在填海区大片土地,以大型户外展销会形式举行。主要展览及销售香港工业产品,近年亦有海外及国内产品。工展会每届皆会举办工展小姐选举,共有近60年历史,为香港选美的始祖。
历史
工展会起源在1930年代初中华民国征收关税时,当时港商外销遭遇重大挫折,所以就决定开拓南洋市场,于1935年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第一届中国国货展览会」,由于港货在南洋备受欢迎,南洋迅速成为香港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当港货成功开拓海外市场之后,立即进一步发展内销市场,故于1938年厂商会与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合办首届工展会,为期5天的工展会假中环铁岗圣保罗书院举行,40家参展商共设86个摊位,展出逾2百种产品。此为工展会之始。
另一个举办国货展览会的原因,是因应当时日本正在侵略中国,日本货在中国大肆倾销,香港的华资厂商为了唤起同胞爱用国货的热诚,以抗衡日本货,因此当时的「国货展览会」虽然没有标明对抗日本,但其「抗日」的意义是存在的[1]。
因为国货展览会的成功,中华厂商会萌生了每年举办国货展览会的念头。中华厂商会便与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合作,于1938年2月4日至8日,在香港中环铁岗圣保罗书院举办第一届国货展览会(简称国展会),不过只有40余家厂家参与。厂商会在第二届开始独力主办国货展览会,于1939年农历新年期间在九龙华南中学举行,当时参展厂商达70多间。第三届于1940年在摩理臣山的一块空地(伊利沙伯体育馆现址)举行,参展厂商超过100间,当时香港总督罗富国也到场参观。第四届起改于圣诞节期间举行,仍然是1940年,成为了唯一举办两次国货展览会的年份,于九龙尖沙咀半岛酒店旁的空地(喜来登酒店现址)举行。
1941年12月初,第五届国货展览会本来近乎准备就绪,但日军于12月8日入侵香港,香港于25日沦陷,当年的展览会流产,并且在香港日占时期停办。1945年8月香港重光,展览会要到1948年始复办,仍是在喜来登酒店现址举行。当时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大陆陷共等因素,香港原有转口港地位今非昔比,为了提升香港工业和出口力,展会更名为华资工业出品展览会,人们亦从该届开始称之为工展会[1]。1957年,工展会首次使用橱窗摆放产品,同时为鼓励香港人支持本土工业的发展,提倡「香港人用香港货」[2],并以此为大会口号。1961年,改称香港工业出品展览会。
1967年第25届,取名银禧工展会,于12月5日在红磡填海区(今红磡车站)开幕,虽然在六七暴动时期举办,但场地比以往大,摊位更多,香港政府也首次设置摊位参展。大会呼吁「香港人要用香港货」及全港400万市民一起支持香港工业[3]。因为这届工展会在六七暴动期间举行,而当年在香港各区进行连串恐袭的斗委会扬言捣乱工展会及发动袭击,由于在稍早前举行的香港周于11月5日有一位高级督察在查看一个被放置于怡和街电车路的可疑旅行袋时遭炸弹炸死[4],为防银禧工展会也发生恐袭,警方在会场外加强巡逻,厂商会亦增强保安措施,雇用的保安人员比第24届超出多倍,警方也在会场派驻便衣人员[5]。九巴为银禧工展会加开4条特别路线方便市民往返会场[5]。1968及1969年度的工展会继续在红磡新填海地举行。
1970年,因为红磡新填海地需要配合香港海底隧道工程,及作为兴建红磡站和香港体育馆的用地,所以1970至1973年的工展会改在湾仔告士打道以北的湾仔北新填海地举行。1970年代香港经济快速增长,政府落实建造香港地铁,湾仔北的新填海地被规划为延伸商业区,用于建造政府大楼及作为地产项目兴建商业大厦,而其他新填海区也相继被开发为工商业及住宅区,当局认为市区缺乏适合举办大型户外展览活动的场地,宣传香港产品的途径亦增多,由于没有获批合适的场地,故此1974年起停办工展会。
1994年,厂商会庆祝创会60周年,成功申请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再次举办工展会,定名为香港国际工业出口展销会,但因为还有很多展览会申请在会展中心举行,租用场地的档期难以配合,所以之后数年再度停办。1998年,为庆祝工展会创办60周年纪念,工展会于年底开始,连续25天于中环添马舰的新填海地跨年举行。
2003年,因为添马舰填海地被用作兴建新政府总部及立法会大楼,工展会移师至维多利亚公园举行。2006年举办的第41届工展会,展期达24天,将跨年进行,日期为2006年12月9日至2007年1月1日,共有合共680个室内及室外露天摊位,重点节目包括香港名牌选举、工展小姐选举、摊位设计比赛、摄影比赛、儿童绘画比赛、标语创作比赛、除夕大巡游、工展食力王争霸战、亲亲吉祥物大行动、FUN纷夺宝大行动、彩弹射击场,以及一些有奖游戏。
2019年因应反修例运动,工展会入场费由12元减至8元,展期和营业时间亦缩减。同时为加强保安,入场者需进行安检,场内增设闭路电视,增聘外籍特别保安员和以塑料围栏代替铁马。而在场人士在会场叫口号会远距离监视,若发生围堵或破坏将报警处理。参加工展会多年的威马电器表示不会参展,有展商批评要签免责声明同意书,对工展会万一取消后,将无法追讨赔偿的条件是「大石砸死蟹」。[6]
2020年因应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宣布取消第55届工展会。而「在线工展会」则会于12月21日上线[7]。
2021年,因香港疫情缓和,工展会恢复举办,入场人士需使用「安心出行」,惟长者及小童可获豁免,但仍要登记数据,且场内不准饮食。已完成接种疫苗的市民,可在下午6时后免费入场[8]。
历届工展会
届次 | 年份 | 日期 | 日数 | 地点 | 展摊数目 | 进场人次 | 备注 |
---|---|---|---|---|---|---|---|
1 | 1938年 | 2月4日-7日 | 4 | 铁岗圣保罗书院 | 40 | 35,000 | 厂商会与女青年会合办,名为「国货展览会」 |
2 | 1939年 | 2月19日-22日 | 4 | 九龙华南中学 | 75 | 50,000 | 是届起由厂商会主办 |
3 | 1940年 | 2月5日-12日 | 8 | 跑马地 | 110 | 80,000 | |
4 | 1940年/ 1941年 |
12月22日- 1月2日 |
12 | 尖沙咀 | 150 | 124,000 | |
5 | 1941年 | -- | -- | -- | -- | -- | 原定12月20日揭幕,因香港沦陷而流会 |
6 | 1948年/ 1949年 |
12月16日- 1月2日 |
18 | 尖沙咀 (今喜来登酒店及 H Zentre 位置) |
178 | 450,000 | 停办7年后复办 |
7 | 1949年/ 1950年 |
12月15日- 1月2日 |
19 | 427 | 750,000 | ||
8 | 1950年/ 1951年 |
12月14日- 1月4日 |
22 | 260 | 620,000 | ||
9 | 1951年/ 1952年 |
12月14日- 1月3日 |
21 | 363 | 610,000 | 是届更名为「香港华资工业出品展览会」 | |
10 | 1952年/ 1953年 |
12月15日- 1月4日 |
21 | 422 | 690,000 | ||
11 | 1953年/ 1954年 |
12月14日- 1月12日 |
30 | 522 | 982,000 | ||
12 | 1954年/ 1955年 |
12月16日- 1月12日 |
28 | 中区新填地 | 653 | 983,000 | |
13 | 1955年/ 1956年 |
12月2日- 1月3日 |
33 | 719 | 1,010,000 | ||
14 | 1956年/ 1957年 |
11月29日- 1月3日 |
36 | 687 | 980,000 | ||
15 | 1957年/ 1958年 |
12月4日- 1月2日 |
30 | 尖沙咀 | 437 | 1,000,000 | 提倡「香港人用香港货」 |
16 | 1958年/ 1959年 |
12月4日- 1月3日 |
31 | 605 | 1,030,000 | ||
17 | 1959年/ 1960年 |
12月4日- 1月5日 |
33 | 646 | 1,200,000 | ||
18 | 1960年/ 1961年 |
12月6日- 1月8日 |
34 | 旧海军船坞广场 | 711 | 1,300,000 | 增设「工业制品装潢比赛」 |
19 | 1961年/ 1962年 |
12月5日- 1月8日 |
35 | 683 | 1,100,000 | 是届起更名为「香港工业出品展览会」;因发生火警展期至1月21日才闭幕 | |
20 | 1962年/ 1963年 |
11月25日- 1月4日 |
41 | 736 | 1,150,000 | ||
21 | 1963年/ 1964年 |
12月3日- 1月12日 |
41 | 红磡新填地 | 951 | 1,316,826 | |
22 | 1964年/ 1965年 |
12月7日- 1月8日 |
33 | 923 | 1,608,238 | ||
23 | 1965年/ 1966年 |
12月7日- 1月10日 |
35 | 1,476 | 1,460,056 | ||
24 | 1966年/ 1967年 |
12月6日- 1月10日 |
36 | 1,499 | 1,610,916 | ||
25 | 1967年/ 1968年 |
12月5日- 1月9日 |
36 | 1,630 | 1,609,637 | 是届为银禧纪念;香港政府首次参加并设立「香港政府展览馆」 | |
26 | 1968年/ 1969年 |
12月3日- 1月6日 |
35 | 1,965 | 1,882,607 | ||
27 | 1969年/ 1970年 |
11月28日- 1月5日 |
39 | 1,928 | 1,831,928 | ||
28 | 1970年/ 1971年 |
12月9日- 1月12日 |
35 | 湾仔新填地 | 1,872 | 1,757,711 | 首次举办「新产品比赛」及与香港包装委员会合办「包装星奖比赛」 |
29 | 1971年/ 1972年 |
12月9日- 1月16日 |
39 | 1,820 | 1,565,116 | ||
30 | 1972年/ 1973年 |
12月6日- 1月8日 |
34 | 1,456 | 1,576,311 | 首次举办「摊位清洁比赛」 | |
31 | 1973年/ 1974年 |
12月11日- 1月9日 |
30 | 1,166 | 980,721 | 因政府不允拨地,来届开始停办 | |
32 | 1994年 | 11月3日-6日 | 4 |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 400 | 206,000 | 为庆祝厂商会成立60周年而举办,定名为「香港国际工业出品展销会」 |
33 | 1998年/ 1999年 |
12月18日- 1月11日 |
25 | 中环添马舰 | 531 | 750,000 | 香港回归后首次举办工展会,兼逢工展会创办60周年纪念 |
34 | 1999年/ 2000年 |
12月11日- 1月2日 |
23 | 700 | 850,000 | 首次举办「香港十大名牌选举」;举办「吉祥物设计比赛」,冠军作品为两只中国龙,分别命名为「繁荣」(雄性)及「安定」(雌性) | |
35 | 2000年/ 2001年 |
12月16日- 1月8日 |
24 | 680 | 1,200,000 | 成立「网上工展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36 | 2001年/ 2002年 |
12月15日- 1月7日 |
24 | 520 | 1,300,000 | 首设「名牌广场」展示本地名牌产品 | |
37 | 2002年/ 2003年 |
12月14日- 1月6日 |
24 | 550 | 1,370,000 | 除夕夜赞助「维港烟花汇演」 | |
38 | 2003年/ 2004年 |
12月13日- 1月1日 |
20 | 维多利亚公园 | 600 | 1,850,000 | |
39 | 2004年/ 2005年 |
12月11日- 1月3日 |
24 | 650 | 2,000,000 | 以「名牌汇香江」为主题 | |
40 | 2005年/ 2006年 |
12月24日- 1月8日 |
16 | 650 | 1,440,000 | 以「辉煌四十·名牌闪耀」为主题 | |
41 | 2006年/ 2007年 |
12月9日- 1月1日 |
24 | 700 | 1,720,000 | 以「科技新一代·工展创未来」为主题 | |
42 | 2007年/ 2008年 |
12月8日- 1月1日 |
25 | 720 | 1,930,000 | 以「香港品牌荟萃」为主题 | |
43 | 2008年/ 2009年 |
12月13日- 1月4日 |
23 | 750 | 2,160,000 | 以「建基过去,奋发现在,展望将来」为主题,兼庆祝工展会创办70周年纪念 | |
44 | 2009年/ 2010年 |
12月12日- 1月4日 |
24 | 780 | 2,290,000 | 以「香港品牌 缔造优质生活」为主题 | |
45 | 2010年/ 2011年 |
12月11日- 1月3日 |
24 | 800 | 2,400,000 | 以「香港工业创意」为主题 | |
46 | 2011年/ 2012年 |
12月10日- 1月2日 |
24 | 880 | 2,520,000 | 以「品牌汇聚 共创优质生活」为主题 | |
47 | 2012年/ 2013年 |
12月14日- 1月7日 |
24 | 880 | N/A | 以「品牌荟萃 誉满中外」为主题 | |
48 | 2013年/ 2014年 |
12月13日- 1月6日 |
24 | 880 | N/A | 以「香江品牌耀工展」为主题 | |
49 | 2014年/ 2015年 |
12月13日- 1月5日 |
24 | ||||
50 | 2015年/ 2016年 |
12月12日- 1月4日 |
24 | ||||
51 | 2016年/ 2017年 |
12月10日- 1月2日 |
24 | ||||
52 | 2017年/ 2018年 |
12月16日- 1月8日 |
24 | ||||
53 | 2018年/ 2019年 |
12月15日- 1月7日 |
24 | ||||
54 | 2019年 | 12月10日- 12月31日 |
22 | ||||
55(原定) | 2020年 | -- | -- | (互联网在线) | 因应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而取消;另设「在线工展会」,于12月21日上线[7] | ||
-- | 2021年 | 8月6日- 8月8日 |
3 | 亚洲国际博览馆 | |||
55 | 2021年/ 2022年 |
12月11日- 1月3日 |
24 | 维多利亚公园 | |||
56 | 2022年/ 2023年 |
12月9日- 1月1日 |
24 | 维多利亚公园 | 虽仍受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影响,惟本年因疫情缓和,再次恢复举办 | ||
57 | 2023年/ 2024年 |
12月16日- 1月8日 |
24 | 维多利亚公园 | 900 | 1,300,000 |
数据源:网上工业博物馆
参考数据
- 白福臻. . 香港艺术发展局. 1995年. ISBN 978-962-85739-1-2.
- . 星岛通识网. 2月10日.
- .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 2月10日 [2008-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04).
- 李培德. . 商务印书馆. 2009年. ISBN 978-962-07-6424-0.
- . [2013年1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1月24日).
- . 香港记忆. [2022-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1).
- . 华侨日报 (p.5). 1967-12-04 [2022-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30).
- . 苹果日报. 2018-03-07 [2022-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1).
- . 香港工商日报 (p.6). 1967-12-05 [2022-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30).
- . 明报. 2019-10-19 [2019-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9).
- . 头条日报 Headline Daily. 2020-12-04 [2020-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0) (中文(香港)).
- . 香港电台. 2021-12-01 [2021-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