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 (纪录片)

》(英語:)是2021年中美合拍纪录片,由阿曼达·利皮茨制片兼执导,讲述三名被美国人收养的中国女孩通过23andMe网站发现他们有血缘表亲关系,回到中国寻找亲人的故事。影片于2021年10月9日在汉普顿国际电影节全球首映,2021年10月20日由Netflix发行。


官方海报
基本资料
导演阿曼达·利皮茨
监制
  • 阿曼达·利皮茨
  • 郭晓庆(Anita Gou)[1]
  • 郑菁(Jane Zheng)[1]
  • 珍妮·拉斯金
  • 杰米·舒茨(Jamie Schutz)
配乐托比·朱
摄影凯茜·里根(Casey Regan)
佩内洛普·福克(Penelope Falk)
制片商
  • 阿曼达·利皮茨制片公司(Amanda Lipitz Productions)
  • Impact Partners
  • Kindred Spirit
  • 阿尔忒弥斯崛起基金会
  • Stick Figure Productions
  • Seesaw Productions
片长98分鐘
产地
  • 美国
  • 中国
语言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2021年10月9日(汉普顿
2021年10月20日
发行商Netflix

背景

主角是三位被美国家庭收养且有表亲关系的中国少女:

  • 吉晓群[註 1](英文名:Chloe Lipitz),23岁,患有唇腭裂,1996年9月生于广东茂名化州,出生当天遭父母遗弃后,被化州市社会福利院收养,后被美国西雅图的一个犹太教家庭收养,之后搬到凤凰城生活[2][3][4]
  • 春华冯[註 1](英文名:Sadie Mangelsdorf),14岁,2003年12月生于广东阳江阳春,遭父母遗弃后,被阳春市综合福利院收养,后被纳什维尔一个信奉福音派的家庭收养,养父母离婚[3][2][5][6]
  • 吉美苞[註 1](英文名:Lily Bolka),17岁,1999年12月出生于广东茂名化州,父母弃养后被化州市社会福利院收养,后被俄克拉荷马州一个天主教大家庭收养[7][3][2][8]

影片讲述三位被收养的女孩通过DNA检测服务机构23andMe,发现她们是有血缘关系的表亲[9]。他们找到中华家脉(My China Roots)公司系谱调研员刘好,希望对方帮助自己找寻在中国的亲人。她们来到父母遗弃她们的地方及住过的孤儿院,探望疑似亲生父母。整个过程中,她们与其他人被身份认同问题及一孩政策的实施困扰。三人最终没能找到自己的亲身父母,但影片结尾有一对疑似亲生父母找到了另一个女孩。

制作

导演阿曼达·利皮茨是吉晓群姨妈[3]。影片是她继2017年《嘻哈舞社》后第二部纪录长片[10]。制作过程中,阿曼达三次前往中国,最后一次是和三个女孩一起去[11]。影片采用真实电影风格拍摄,利皮茨表示拍摄期间需要考虑女孩们的情绪健康[11]。影片于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爆发前结束拍摄[12]

发行

2021年8月,Netflix买下影片发行权[13]。2021年10月9日,影片在汉普顿全球首映[14][15]。2021年10月20日国家收养日当天,影片在Netflix上线[16][17]。影片发行后,三位女孩收到不同国家被收养者发来的大量信件[18]

专业评价

根据网站爛番茄汇总的15篇评论文章,100%的评论家给予该作正面评价,平均分數为8.0分(满分10分)[19] 影片在Metacritic网站上得到普遍好评,獲得了82/100分(6位影評人)[20]

纽约时报》影评人丽莎·肯尼迪(Lisa Kennedy)认为,影片“充满凄美时刻”,表扬影片对三位女孩的展现复杂得精彩[21]。《华尔街日报》的约翰·安德森(John Anderson)表扬利皮茨敏感捕捉到故事的痛苦一面,但觉得狭隘的议题给他留下了不少疑问[17]。《芝加哥論壇報》妮娜·梅茨(Nina Metz)认为影片“非常感人”,被一次次的感情冲突吸引,悲喜交加之余,也有点困惑[22]。《洛杉磯時報》的凯蒂·瓦尔什(Katie Walsh)认为利皮茨对少女内心生活展现出深切的同情和兴趣,为收养他们的家庭献出独一无二的爱提供坚实论据[9]。《荷里活報道》的安琪·韩(Angie Han)认为影片“想方设法从各个角度考虑情况,看似简单的故事一旦被揭开,就会流露出复杂的感情”。她表扬影片的叙事“不拘小节、不慌不忙,优先考虑用直接真实的经历,而不依靠独立的分析或轰动的揭露场面”,让人觉得“亲切”,不会有剥削的感觉,用模棱两可的态度抚慰人心[23]TheWrap的隆达·拉恰·彭里斯(Ronda Racha Penrice)认为影片展现出真挚的爱,让人很难收住眼泪[10]

注释

  1. 由福利院取名,非事主本名

参考资料

  1. . 星島日報美國版. 2021-10-06 [2021-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7).
  2. McDonnell, Brandy. . The Oklahoman. 2021-10-20 [2021-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6).
  3. Adhikari, Tara. .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2021-10-27 [2021-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9).
  4. . 茂名微资讯. 2017-09-04 [2021-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2) 搜狐网.
  5. Tett, Gillian. . Financial Times. 2021-10-13 [2021-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5).
  6. . 粤西风情. 2019-07-30 [2021-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2) 搜狐网.
  7. Mehrotra, Kriti. . The Cinemaholic. 2021-10-21 [2021-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6).
  8. . 政商读书. 2019-07-13 [2021-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2) 搜狐网.
  9. Walsh, Katie. . Los Angeles Times. 2021-10-14 [2021-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2).
  10. Penrice, Ronda Racha. . TheWrap. 2021-10-19 [2021-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3).
  11. . CherryPicks. 2021-11-05 [2021-11-08].
  12. Lattanzio, Ryan. . IndieWire. 2021-10-21 [2021-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3).
  13. Brzezki, Patrick.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21-08-23 [2021-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6).
  14. . Hampton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21-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2).
  15. Hinkle, Annette. . The Sag Harbor Express. 2021-09-15 [2021-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2).
  16. Sun, Rebecca.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21-10-07 [2021-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4).
  17. Anderson, John.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21-10-19 [2021-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4).
  18. Wissot, Lauren. . Filmmaker Magazine. 2021-11-04 [2021-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3).
  19. . Rotten Tomatoes. Fandango Media. [2021-11-08].
  20. . Metacritic. Red Ventures. [2021-11-12].
  21. Kennedy, Lisa. . The New York Times. 2021-10-20 [2021-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8).
  22. Metz, Nina. . Chicago Tribune. [2021-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9).
  23. Han, Angie.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21-10-19 [2021-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6).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