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力岛
历史

1860年《北京条约》附件中的地图,香港岛北面有一小岛「灯笼洲」,英文名为「Kellett Island」
英军在香港开端口时进占港岛后,于奇力岛上修筑炮台,当对岸九龙半岛亦割让予英国后,炮台便改为火药库。
1940年,香港游艇会会所由北角电气道及油街交界迁移至此[2]。到日占时期恢复军事用途,1946年游艇会会所于岛上重开。
1955年新铜锣湾避风塘建成时,已经有海堤从波斯富街连接奇力岛。1965年,因港岛进行填海工程,奇力岛便成为香港岛陆地一部分。
1969年至1972年间,湾仔北填海及兴建海底隧道入口工程时,海堤两侧均有填海,奇力岛继而发展成现在的模样。到1986年兴建警官俱乐部。
1991年香港游艇会进行改建工程时,在其地底发现了一个盛载了2000多枚隋、唐及宋代钱币的陶罐,显示早于1000年前已有商船渔户停居该岛。
现时奇力岛上没有居民。
- 1900年的东角明信片中有灯笼洲
- 1948年奇力岛的香港游艇会
- 1960年代初奇力岛的海堤
- 1970年代初海堤两侧均已填海

奇力岛现在的位置
红香炉说
铜锣湾天后庙,前称红香炉天后庙。对于「红香炉」来由,其中一个说法就是庙前的「灯笼洲」看似一香炉,所以此天后庙又称为红香炉。
参考来源
- 《香港东区风物志》( 二零零七年,香港东区区议会出版 非卖品)页八十七
- 林, 准祥. . 香港: 中华书局. 2019: 57. ISBN 9789888573158.
- 陈, 天权. . 香港: 明报. 2013: 106. ISBN 978988820657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