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邨
天晴邨(英语:)是香港的一个公共屋邨,位于元朗区天水围新市镇103区及104区,由香港房屋委员会负责屋邨租务管理,物业管理则外判予佳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
天晴邨 | |
---|---|
![]() 天晴邨 | |
概要 | |
类型 | 租住屋邨 |
地点 | 香港元朗区 |
地址 | 新界天水围天华路 |
22°27′48″N 114°00′11″E | |
![]() | |
入年份 | 2008年(16年楼龄) 2010年(14年楼龄) |
技术细节 | |
座数 | 7 |
其他 | |
6,200(截至2023年12月31日) | |
190 - 427 (ft²) | |
住户数 | 6,200(截至2023年12月31日) |
认可人口 | 15,500(截至2023年6月30日) |
地图 | |

.jpg.webp)






历史背景
天晴邨所在的天水围103区及104区,乃港府1995年完成的天水围北发展研究中获规划为夹屋及私人住宅用地[1],由于后期适逢亚洲金融风暴楼市下滑,政府遂于1999年决定将两幅用地拨作兴建公共租住房屋[2]。当局于2003年就建邨计划咨询元朗区议会意见,并因应议员意见适当调低发展密度。
第一、二期于于2004年11月动工[3],2008年7月10日入伙;第三期则于2006年6月动工[4],2010年4月1日入伙。
值得留意的是第1、2座(晴楼、晴云楼)是属于第二期,第3、4座(晴碧楼、晴海楼)是属于第一期。
屋邨数据
楼宇
楼宇名称(座号) | 楼宇类型 | 落成年份 | 层数 | 每层伙数 | 每座单位总数(伙) | 建筑师 | 承建商 | 提供升降机的厂商 | 期数 |
---|---|---|---|---|---|---|---|---|---|
服务设施大楼 | 2008年 | 2 | 不适用 | 房屋署总建筑师(1) | 西松建设[注 1] [5] | 通力 | 2 | ||
晴楼(第1座) | 非标准设计大厦 (十字体) |
40 | 24 | 960 | |||||
晴云楼(第2座) | |||||||||
晴碧楼(第3座) | 中国建筑国际 [6] | 星玛 | 1 | ||||||
晴海楼(第4座) | |||||||||
晴满楼[注 2](第5座) | 2010年 | 20 | 800 | 保华建业集团[7][注 3] | 蒂森克虏伯 | 3 | |||
晴喜楼(第6座) | 37 | 24 | 888 | ||||||
晴悦楼[注 2](第7座) | 34 | 20 | 680 |
晴满楼、晴悦楼不设2-3人单位,每层8个原2-3人单位的位置,会改为四个2房单位。
设计
天晴邨由房屋署总建筑师(1)负责设计,由于天晴邨邻近湿地公园,故此不少细部设计也跟湿地公园有关,设计围绕着抽象化了的雀鸟、植物、蓝天的图案,通过混凝土及油漆绘画在各层电梯大堂墙壁之上,装饰之余又能跟周边环境协调。各座楼宇翼尾顶部也设有抽象化的雀鸟装饰飘棚,与早期装设在每翼和谐一型大厦顶部(1995年之前)经抽象处理的鸟翼装饰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惜被批评「施工困难、浪费建筑成本及无实际作用」。
设施
由于天水围北大部份屋邨缺乏户外游憩空间,地积比率较高,加上人口增长速度减慢,因此天晴邨采用较低地积比率兴建,并且提供多项设施,包括多个儿童游乐场、两个篮球场、一个羽毛球场、石卵径及健身设施,附近亦设有天晴商场。此外,屋邨也设有一条缓跑径。
邨内原设迷你高尔夫球场及两座地面跳跃喷泉,但有居民及区议员批评设施「浮夸和不切实际」,最终设施激活不足一年,高尔夫球场的六个球洞被填平,一直被闲置,直至2013年年中,原用地改为健身设施。地面喷泉一直停用至今[8]。
天晴邨内的天晴社区会堂,适合专业剧团作话剧等表演。
天晴邨内天晴社区综合服务大楼,是房委会在天水围区兴建的第六幢大楼,大楼楼高六层,建筑面积9,500平方米,在2010年底落成后有近20个服务单位,为区内各阶层提供多元化的社会福利、社区健康、职业培训及招聘服务,配合天水围区居民的需要。
社区服务设施
- 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天水围天晴会所 (服务设施大楼1楼)
- 社会福利署北天水围社会保障办事处(服务设施大楼地下)
- 天水围平安福音堂(服务设施大楼地下,平安福音堂幼稚园(天水围)内)
天晴社区综合服务大楼
- 劳工处元朗就业中心
- 新界社团联会ERB服务中心
- 香港工会联合会业余进修中心
- 基督教联合那打素社康服务赛马会天水围社区健康中心
-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赛马会天水围家庭健康促进中心
- 香港女童军总会新界西中心
- 天水围居民服务协会基金会公司香港妇联廖汤慧霭天晴综合服务中心
- 香港妇联长者日间护理中心
- 东华三院廖烈武伉俪儿童发展中心
- 博爱医院香港旭日扶轮社家庭发展中心
- 保良局社企一点回味
-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社会服务部
- 东华三院姚连生纪念日间活动中心暨宿舍
- 香港游乐协会瞌一Hub - 天水围
- 博爱医院陈平纪念长者邻舍中心
- 佛教慈济基金会香港分会天水围服务处
- 香港小童群益会天水围儿童学习及发展支持中心
- 东华三院姚连生纪念日间活动中心暨宿舍办事处
教育设施
幼稚园
- 平安福音堂幼稚园(天水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08年创办)(服务设施大楼地下)
小学
- 潮阳百欣小学(1993年创办)
- 基督教培恩小学
中学
- 万钧伯裘书院(1954年创办)
- 中华基督教会方润华中学(1980年创办)
- 伊利沙伯中学旧生会汤国华中学(2005年创办)
- 香港青年协会李兆基书院(2006年创办)
社区设施
区议会区议员办事处
- 谭德开议员,议员办事处地址:天水围天晴邨晴彩楼地下4号室
- 王晓山及姚国威议员,联合议员办事处地址: 天水围天晴邨晴满楼地下2号室
- 赵秀娴议员,议员办事处地址:天水围天晴邨晴云楼地下6号室
图片集
- 天晴邨第三期
- 天晴邨第二期休憩空间(2008年)
- 羽毛球场
- 乒乓球枱
- 缓跑径
- 健体区
- 儿童游乐场
- 儿童游乐场(2)
- 儿童游乐场(3)
- 儿童游乐场(4)
- 健体区(2)
- 健体区(3)
- 健体区(4)
- 健体区(5)
- 单车停泊区
- 有盖行人信道
兴建时期图片集
- 兴建中的天晴邨第一、二期(2006年12月)
- 兴建中的天晴邨第一、二期(2007年11月)
- 兴建中的天晴邨第一、二期(2007年12月)
- 天晴邨(右远方为建筑中的天晴邨第三期)(2008年8月)
- 兴建中的天晴邨第三期(2008年8月)
- 兴建中的天晴邨第三期(2009年6月)
交通
交通路线列表 | |||||||||||||||||||||||||||||||||||||||||||||||||||||||
---|---|---|---|---|---|---|---|---|---|---|---|---|---|---|---|---|---|---|---|---|---|---|---|---|---|---|---|---|---|---|---|---|---|---|---|---|---|---|---|---|---|---|---|---|---|---|---|---|---|---|---|---|---|---|---|
九龙新界巴士 过海隧道巴士
九龙新界巴士
过海隧道巴士 |
注释
- 同时负责承建商场
- 楼宇名称反读与启晴邨其中一座大厦名称相同。
- 连同附属的综合服务大楼、停车场、行人信道以及排水系统于2011年2月竣工
参考数据
- 香港政府规划署; 宾尼工程兴问. . 香港. 1995年7月.
- 香港政府拓展署. . 香港: 政府印务局. 1999年5月.
- 香港政府地政总署. . 香港政府地政总署. [2021-08-17].
- 香港政府地政总署. . 香港政府地政总署. [2021-08-17].
- 第一及二期的地基工程由金门建筑负责进行 (PDF). [2020-01-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1-02).
- 第一及二期的地基工程由金门建筑负责进行 (PDF). [2020-01-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1-02).
- 天水围103区第三期 项目信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yengineering. [2019-05-27.
- . [2013年6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5日).
外部链接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天晴邨 |
- 房委会天晴邨数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天水围 天晴邨 第一期屋邨设施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天晴邨平面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天晴邨邨名命名
- 有关天晴社区会堂数据
- 有关天晴社区会堂数据音乐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