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彗星

大彗星是对地球上的观测者来说特别明亮和状观的彗星,以过去的数字来看,平均约10年才会出现一颗。

1577年大彗星掠过布拉格上空的情景。中国的《明史》及当时的地方志有载,其彗尾长「尺余」至「数丈」,亮度极亮,光芒至少持续了数天至数周的时间[1]
抵达近地点附近的麦克诺特彗星,2007年1月摄于智利帕瑞纳天文台。是月彗星的视星等一度达到-5等以上,足以在白天观测,是继池谷-关彗星后,迄今为止出现过最亮的彗星

要预测某颗彗星是否能成为大彗星很困难,许多因素都会造成彗星的光度与预测的不同。一般而言,有巨大或活跃内核的彗星,如果够接近太阳,且其最亮时刻没有被太阳屏蔽,它就有机会成为大彗星。

彗星在被发现后,会以发现者的名字做为正式的名称,但有些特别亮的反而会以最明亮的年份直接称为XX年大彗星。

大彗星的定义

大彗星的定义很明显是相当主观的,但无论如何,能够被称为大彗星的一定是亮到不用刻意去寻找,以肉眼就能直接看到它;并且不属于天文社团的一般人也都知道他的名字。

对多数人来说,不管怎样,大彗星很单纯的就是一种美丽的景象。

彗星明亮的原因

大多数的彗星都不能亮到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程度,它们在进入内太阳系后,除了天文学家之外,也没有人看过它们。然而,偶尔的,有些彗星能达到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亮度,但能亮到比最亮的恒星还要亮的则真的很罕见。影响彗星亮度的主要因素至少有下列三个:

内核的大小和活动

彗核的尺寸从较小的数百公尺到数公里不等。当它们接近太阳时,大量的气体和尘埃会因为太阳的加热而从内核喷发出来。一个关键的因素是如何让内核活跃,才有可能成为大而亮的彗星。在经过数次的回归之后,彗核中易于挥发的物质会比第一次进入太阳系内的要少,因此也较不容易成为明亮的彗星。

近日点的探讨

一个单纯反光体的亮度与太阳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物体与太阳的距离增加一倍,亮度就会下降四倍。然而,彗星的光度除了反射阳光之外,还有很多的光来自于大量挥发性气体发射出的萤光,而且这些气体也会反射阳光。因此,彗星的光度变化大致上是与距离的立方成反比,因此当距离缩为原来的一半时,彗星的亮度会增加八倍。

这意味着彗星的最大亮度取决于他与太阳的距离。对大多数的彗星而言,它们的轨道近日点仍在地球轨道之外,而任何一颗彗星只要能接近太阳至0.5天文单位或更接近,就有成为大彗星的机会。

接近地球的方式

彗星要看起来很壮观,他还需要靠近地球才行。以哈雷彗星为例,在76年的周期中,当进入内太阳系时它通常都很明亮,但是在1986年接近太阳时,它与地球的距离却可能是最远的一次。虽然还能以肉眼直接看见,但绝对称不上是壮观。

爆发

2007年10月23日霍姆斯彗星突然爆发,成为出现在英仙座的一颗肉眼可见的彗星。它的亮度随即从17 星等增加到2.4星等,已经接近北极星的亮度。25日凌晨,亮度达到2.8等。25日晚,亮度已到2.5等,角直径是88角秒。

能够合于以上四个条件的彗星绝对够资格是壮观的彗星。有时,不符合其中一个条件的彗星反而更能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海尔-波普彗星有一个非常巨大(直径40公里)与活跃的内核,虽然没有很接近太阳,它仍然因为很容易看见而成为很著名的大彗星。同样的,百武彗星其实只是一颗小彗星,但却因为非常靠近地球而被称为大彗星。

曾经出现过的大彗星

尼欧怀兹彗星

19世纪之前出现的大彗星如下:

名称正式编号年度
亚里斯多德彗星前373年
哈雷彗星1P/Halley前87年
凯撒彗星[2]C/-43 K1前44年
哈雷彗星1P/Halley前12年
178年大彗星178年
191年大彗星191年
390年大彗星C/390 Q1390年
442年大彗星C/442 V1442年
565年大彗星C/565 O1565年
568年大彗星C/568 O1568年
770年大彗星C/770 K1770年
838年大彗星X/838 V1838年
891年大彗星X/891 J1891年
905年大彗星C/905 K1905年
哈雷彗星1P/Halley1066年
1106年大彗星X/1106 C11106年
1132年大彗星C/1132 T11132年
1240年大彗星C/1240 B11240年
1264年大彗星C/1264 N11264年
1402年大彗星C/1402 D11402年
1468年大彗星C/1468 S11468年
1472年大彗星C/1471 Y11472年
1532年大彗星C/1532 R11532年
1533年大彗星C/1533 M11533年
1556年大彗星[3]C/1556 D11556年
1577年大彗星C/1577 V11577年
1618年大彗星C/1618 W11618年
1664年大彗星C/1664 W11664年
1665年大彗星C/1665 F11665年
1668年大彗星C/1668 E11668年
1680年大彗星C/1680 V11680年
1729年大彗星C/1729 P11729年
1744年大彗星C/1743 X11744年
1769年大彗星C/1769 P11769年
1771年大彗星C/1771 A11771年

19世纪以后出现过的大彗星如下:

名称正式编号年度
1807年大彗星C/1807 R11807年
1811年大彗星C/1811 F11811年
1819年大彗星C/1819 N11819年
1830年大彗星C/1830 F11830年
1831年大彗星C/1831 A11831年
1843年大彗星C/1843 D11843年
1847年大彗星C/1847 C11847年
1853年大彗星C/1853 L11853年
1854年大彗星C/1854 F11854年
多纳蒂彗星C/1858 L11858年
1860年大彗星C/1860 M11860年
1861年大彗星C/1861 J11861年
1874年大彗星C/1874 H11874年
1880年南方大彗星C/1880 C11880年
1881年大彗星C/1881 K11881年
威尔斯彗星C/1882 F11882年
1882年大彗星C/1882 R11882年
1887年南方大彗星C/1887 B11887年
1901年大彗星C/1901 G11901年
哈雷彗星1P/Halley1910年
1910年白昼大彗星C/1910 A11910年
别利亚夫斯基彗星C/1911 S31911年
布鲁克斯彗星C/1911 O11911年
斯基勒鲁普-马里斯塔尼彗星C/1927 X11927年
德科克-帕拉斯基沃普洛斯彗星C/1941 B21941年
南天大彗星C/1947 X11947年
1948年日食彗星C/1948 V11948年
阿兰德-罗兰彗星C/1956 R11957年
威尔森-哈伯德彗星C/1961 O11961年
关-莱恩斯彗星C/1962 C11962年
池谷-关彗星C/1965 S11965年
班尼特彗星C/1969 Y11970年
怀特-奥尔蒂斯-博莱利彗星C/1970 K11970年
威斯特彗星C/1975 V11976年
百武彗星C/1996 B21996年
海尔-波普彗星C/1995 O11997年
麦克诺特彗星C/2006 P12007年
洛弗乔伊彗星C/2011 W32011年
尼欧怀兹彗星C/2020 F32020年

外部链接

参考数据

  1. 野上长俊. (PDF). . 国立天文台. 2012 [2020-07-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7-09).
  2. Cp. John T. Ramsey & A. Lewis Licht, The Comet of 44 B.C. and Caesar's Funeral Games, Atlanta, 1997, ISBN 0-788-50273-5.
  3. Vsekhsvyatsky, S. K. . Moscow: Fizmatgiz. 1958: 102/57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