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屯山
大屯山位于台湾西北部的阳明山国家公园内,辖区在台北市的北投区,海拔标高是1,092公尺,为一锥状活火山,地理上属于大屯火山群的大屯山亚群,目前是台湾境内唯一的活火山[1][2],由大屯火山观测站(TVO)负责监测与研究事务[3]。
大屯山 | |
---|---|
![]() 山体宽平的大屯山。山下为竹子湖。 | |
![]() ![]() 大屯山 | |
最高点 | |
海拔 | 1,092(3,583英尺) |
25°10′34″N 121°31′17″E | |
地理 | |
位置 | ![]() |
山脉 | 大屯火山群 |
地质 | |
岩石年代 | 50万年 |
山脉类型 | 活火山 |
最近喷发 | 6000~~5000年前 |
地理
大屯山喷发活动
大屯山的喷发活动约始于250万年前,在今日的大磺嘴附近有了喷发活动,形成原始的大屯山。之后沉寂了约一百多万年,直到约70万年前,另一次火山喷发将原始大屯山分离成现今的大屯主峰、大屯西峰和大屯南峰,因此在这些峰顶都没有火山口,古火山口反而位于三峰与中正山(十八份山)之间。而最近的一次喷发则约在6,000~5,000年前[3][4]。
概要
大屯山主峰现在的海拔1092公尺,设有二等三角点、联勤内补006号三角点。山顶为民航局助航站设施,一般游客无法进入。峰顶附近的观景台,以夕阳、云海与秋芒景观闻名[5]。主峰与其周遭四个小山头,围绕中央低洼湿地,即大屯坪。大屯山主峰北方有寄生火山菜公坑山;南方为大屯南峰,亦是一锥形火山,峰群与西侧钟形的面天山、向天山构成一系列马鞍形山坳;向天山顶部西侧有一完整漏斗形喷火口地形,积水成池,即向天池;除此之外其他峰群顶部无明显喷火口地形。大屯山区的登山步道群包括军舰岩、丹凤岩、中正山、竹子湖、大屯群峰地区、贵子坑环山步道、忠义山步道等等。
因位处台湾岛北端,海拔高又迎东北季风,冬季时偶有降雪。
历史
- 1764年(乾隆29年),「屯山积雪」曾收列于「淡水厅四景」,就是指这个地方。
- 1871 年(同治10年),《淡水厅志》林逢原「淡北八景」,亦指于此。
- 同治年间陈维英「淡北八景」之一[6]
- 1932年出版之地图,大屯山主峰海拔标记为 1081公尺。
- 民国以后,新北市政府则以「屯山春色」收列为淡水新八景之一[7]。

2016年1月北半球寒流时的「屯山积雪」之景。
- 2016年1月的2016年1月北半球寒流,再现「屯山积雪」之景。
- 2017年,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林正洪团队,首度证实大屯火山存在有岩浆库[8]。
- 2018年2月再度降雪。[9]
- 2021年1月再度降雪
数据源
- 陈政伟. . 中央社. 2018-04-04 [2018-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中文(台湾)).
- 郑宇轩. . 台湾国家公园电子报. 台湾国家公园. 2014-06-04 [2018-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中文(台湾)).
- . 阳明山国家公园. 2011-07-27 [2018-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中文(台湾)).
- 郭育任. . 微笑台湾. 天下杂志. 2018-06-27 [2018-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2) (中文(台湾)).
- . 阳明山国家公园. [2016-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7).
- 林玫君. (PDF). 新北市政府. [2016-02-0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2-07).
- . 新北市政府. [2016-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7).
- 潘昌志. . 泛科学. 2017-02-02 [2018-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中文(台湾)).
- . 台视新闻. 2018-02-04 [201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6).(繁体中文)
外部链接
- 阳明山国家公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微笑台湾:在雄浑的大屯火山,遇见大自然的舞姬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大屯山步道 休闲游憩主题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台北市政府工务局大地工程处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大屯山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