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点
三角点(又称作三角网测站、三角测量站、三角测量点或测量墩等)为绘制地形图的三角测量基准点,一般会设置在一地区中视野范围较大的地点(多为山峰顶)。通常在地图中以「内有小点的三角形:◬」标记。广义来说,各种「测量用标记」,如天文点、土地测量控制点标都可算作三角点。 目前测量均改采卫星定位而不再使用传统三角测量,原埋设的三角点大多已失去原用途,但有部分标石点位改作卫星控制点的用途。
香港的三角测量站及测量点
香港共有超过5000覆盖全港的大地测量控制站为地图绘制、城市规划、土地界线测量、土地行政、工程和基建发展等方面提供平面及高程位置参考[1],当中包括232个三角测量站及3,498个导线控制点。三角测量站于1854年已首次开始出现在香港地图上[2]。由地政总署负责保养及维修。三角测量站多会设于某一地区中视野较为开扬广阔的选点,例如山顶等。测量站类型分别有甲型标石、乙型标石。测量控制点类型分别有圆桩铁盒、区域测量站、基岩水准点及不锈钢棒等[3]。其中标石类型测量站由外层涂上白色顶处涂上黑带的柱体及于顶部平面嵌入了用于安装全站仪的三角形或圆形的金属板组成。每一个三角测量站也有专属的编号、名称、位置、方格网坐标、高度等数据。[4]。由于三角测量站标石多数设于山顶位置,坊间亦俗称为标高柱,不少行山人仕因此误解为最高点[5]。
各地的三角点历史
台湾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习取德国的土地测量技术,在地面设置方形石制标石作为永久标志。日本统治台湾后,为了实际管理需要而在台湾总督府设立临时台湾土地调查局,快速地以三年时间在明治36年 (1903年) 完成基本土地测量,埋设三等三角点标石1028颗(因用途为地籍测量,故俗称「地籍三角点」)、图根点标石约 2300 颗,制图成果为《台湾堡图》。明治42年 (1909年),大日本帝国陆军参谋本部陆地测量部开始实施数次更正式、更详细的三角测量,埋设一等至三等三角点标石共约1176颗 (俗称「陆测三角点」,因继日本本土之后测量,故编号相接),制图成果为《台湾地形图》(前后发行 1:25000、1:50000 两种)。
期间,日本官方各机关亦有埋设各自用途的三角点标石,或因原三角点、图根点不敷使用、遗失损毁而另埋补点。二次大战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迁往台湾,各类三角点由权责单位接管,亦有增设许多补点。这些先后埋立的三角点为方形石柱,材质有花岗石、观音石、青石、混凝土等,大致依种类、等级不同而有大小差异。
狭义的三角点,由测量范围的大到小,可分为一等三角点、二等三角点、三等三角点和四等三角点 (图根点、图根补点)。一等三角点的半径常达到数十公里,一、二等三角测量多用于大地测量及相关科学研究之用,三、四等三角点较多用于土地测量或工程控制。
种类 | 材质 | 设立单位 | 长宽尺寸 | 刻字 |
一等三角点 | 花岗石 | 陆地测量部 | 18 公分见方 | 南面刻「一等三角点」、北面无编号 |
二等三角点 | 花岗石 | 陆地测量部 | 15 公分见方 | 南面刻「二等三角点」、北面刻阿拉伯数字编号 (No1021 至 No1697) |
三等三角点 (陆测) | 花岗石 | 陆地测量部 | 15 公分见方 | 南面刻「三等三角点」、北面刻阿拉伯数字编号 (No4130 至 No7558) |
三等三角点 (地籍) | 花岗石 | 临时台湾土地调查局 | 15 公分见方 | 南面刻「三等三角点」、北面直刻国字小写数字编号 |
土地调查局图根点 | 花岗石 | 临时台湾土地调查局 | 12 公分见方 | 南面刻「图根点」、北面刻「土地调查局」 |
总督府图根补点 | 花岗石 | 台湾总督府 | 南面刻「图根补点」、北面刻「总督府」 | |
内务局补助三角点 | 台湾总督府内务局 | 一面刻「补助三角点」、一面刻「内务局」 | ||
殖产局图根补点 | 台湾总督府殖产局 | 南面刻「图根三角补点」/「三角补点」/「补点」、北面刻「殖产局」 | ||
森林三角点 | 台湾总督府殖产局山林课 | 15 公分见方 | 南面刻「森林三角点」、北面刻「山」 | |
矿务三角点 | 青石 | 台湾总督府殖产局鑛务课 | 一面刻「鑛务课」、一面直刻国字小写数字编号 | |
内补一等三角点 | 观音石 | 内政部、联勤 | 17 公分见方 | 北面刻「内补」与阿拉伯数字编号、南面刻等级、东面刻测设机关、西面刻测设日期 |
内补二等三角点 | 观音石、铜标 | 内政部、联勤 | 15 公分见方 | 北面刻「内补」与阿拉伯数字编号、南面刻等级、东面刻测设机关、西面刻测设日期 |
内补三等三角点 | 观音石、铜标 | 内政部、联勤 | 13 公分见方 | 北面刻「内补」与阿拉伯数字编号、南面刻等级、东面刻测设机关、西面刻测设日期 |
陆补三等三角点 | 观音石、铜标 | 内政部、联勤 | 北面刻「陆补」与阿拉伯数字编号、南面刻等级、东面刻测设机关、西面刻测设日期 | |
四等三角点、精密导线点 | 观音石、青石、铜标、钢标 | 北面刻阿拉伯数字编号、南面刻等级、东面刻测设机关、西面刻测设日期 | ||
省政府图根补点 | 台湾省政府 | 一面刻「台湾省政府」、一面刻「图根补点」 | ||
矿务补点 | 台湾省政府建设厅 | 一面刻「建设厅」、一面刻「矿补」与阿拉伯数字编号 | ||
水利署三角点 | 观音石、不锈钢标 | 经济部水利署 | 一面刻「水利署」、一面刻「民国」阿拉伯数字 | |
山字柱 | 水泥 | 台湾总督府林产管理局 | 一面刻「山」 |
照片
参见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三角点 |
- 台中公园#三角原点与其纪念碑 - 地籍测量原点
- 台湾经纬度原点 - 陆地测量原点
- 斯特鲁维测地弧 - 从挪威到黑海的一组三角测量点,穿过10个国家,总距离为2820公里,2005年列入世界遗产
参考数据
外部链接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三角点 |
- 三角点浅谈
- 认识三角点
- 各类测量标 (中华民国内政部国土测绘中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香港一等、二等三角网,香港地政总署
- TheTrigoMan 的香港三角测量站记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三角点数据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萌芽爬山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台湾一等三角点分布图(JPG图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萌芽爬山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繁体中文)
- 台湾一等天文点分布图(JPG图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萌芽爬山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繁体中文)
- 台湾一等天文点分布图(Google地图)(萌芽爬山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