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文化中心
基隆文化中心是位于台湾基隆市市中心的的综合文化设施,分为「基隆市图书馆总馆」、「基隆表演艺术中心」、「基隆美术馆」等三个场域经营,乃基隆市首要的艺文场馆[1]。 文化中心毗邻基隆市政府大楼、田寮河、基隆港东岸客运大楼,除了艺文空间场域外,亦为基隆市文化局本部的办公所在地。
基隆文化中心 | |
---|---|
![]() | |
概要 | |
类型 | 艺文中心(剧场、美术馆、图书馆等) |
地点 | ![]() 基隆市中正区信一路181号 |
25°08′N 121°44′E | |
竣工日 | 1985年8月27日 |
基隆市文化局 | |
地图 | |
历史
日治时代初期,台湾总督府在基隆港边的哨船头山兴建基隆公会堂,1903年完工,为台湾第一座公共集会设施[2]。1945年进入中华民国时代后,基隆公会堂更名为中正堂,1958年改建[3]。
为了配合行政院的十二项建设计划,1980年,基隆市政府将中正堂拆除,并同时将哨船头山铲平做为基隆市立文化中心建地。1984年7月,基隆市政府成立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筹备处,负责筹建基隆市立文化中心;原基隆市立图书馆及民俗文物馆之人员、馆舍裁并,归属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筹备处管辖。最终在1985年8月27日,基隆市立文化中心落成激活。
1986年6月,基隆市立文化中心正门设立由台湾卡卡艺术的陈志慈翻模仿制上海汇丰狮之西洋铜狮雕刻[注 1]。1988年6月,基隆市立文化中心一楼餐厅拆除改设「基隆市史迹馆」。
1989年3月,基隆市立文化中心二楼期刊室移至三楼,规划筹设视听中心。1990年2月,基隆市立文化中心视听中心完工对外营运。同年7月,基隆市史迹馆更名为「地方特色文物馆」。后在1997年3月开始,基隆市立文化中心正面外墙加挂英文牌匾「」。
2004年12月1日,基隆市立文化中心改制为基隆市文化局,原基隆市立文化中心馆舍改名为基隆文化中心,正面外墙加挂英文牌匾「」,2005年11月13日,第42届金马奖颁奖典礼于基隆文化中心演艺厅举行,是金马奖颁奖典礼首次在基隆举行。
由于建筑老旧、加上漏水问题,基隆文化中心自2021年6月起进行全馆整修及空间再规划工程[4],外墙的中英文牌匾均在工程进行后摘除。首先完成的基隆文化中心演艺厅于2022年10月4日重新激活,并改名为「基隆表演艺术中心」[5]。至于1至2楼的美术展览区域,将以「基隆美术馆」之名称重新激活,预计2023年完成[6]。图书馆区域的整修工程,则预计在2024年底前后完成[6]。
2024年3月12日,原定于 2023年启用的基隆美术馆启用持续延宕,加上2024年基隆市市长谢国梁罢免案延烧中,基隆文化中心前方广场在施工中传出铺设草皮将成为游憩空间,引起民众不满安全性问题[7],同时施作中的铜狮上金漆过程也导致民众不满[8]。
设施
建筑配置
楼层 | 设施 | 备注 |
---|---|---|
顶部 | ||
四至七楼 | 基隆表演艺术中心 | 配合活动需要开放 |
三 | 参考室 开架阅读室、期刊阅报室 普通阅读室 艺廊 |
基隆市文化局图书馆 |
二 | 公用信息栈 儿童室 视听中心 |
基隆市文化局图书馆 |
一 | 基隆美术馆 | |
参考文献
- 文献
- . [2016-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1).
- . [2017-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9).
- . [2019-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 俞肇福. . 自由时报. 2022-02-23 [2023-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9) (中文(台湾)).
- 游明煌. . 联合新闻网. 2022-10-04 [2022-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4).
- 卢贤秀. . 自由时报. 2023-06-24 [2023-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4) (中文(台湾)).
- 林恕晖. . 中央社. 2024-03-12 [2024-0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 (中文(台湾)).
- 方沛清. . 中央社. 2024-03-26 [2024-0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 (中文(台湾)).
- 沈玫. . 《电视周刊》第1205期. 台视文化公司: 56-57. 1985-11-10 (中文(台湾)).
- 注释
- 台湾至少三组,一对设立于国立中山大学、另一对设立于王朝大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