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锅油
回锅油,又称万年油,是指重复使用的食用油,食用油随着高温加热改变本质,产生过氧化物、反式脂肪、、多氯联苯和多环芳香烃等二百多种的有害物质[3][4][5][6][7][8][9][10],经食物进入人体,最终引起包括增加罹患心脏病和癌症的风险。2009年一项研究显示,食用经高温长期加热的食油后,氧化及聚合化的食油令肝脏受损,甚至导致孕育出肝脏较细少及体重较轻的后代。[11]
「回锅油」的各地常用名称 | |
---|---|
中国大陆 | |
台湾 | |
港澳 |
植物油 |
---|
![]() |
类型 |
用途 |
脂肪酸 |
鉴别翻用食油
常见特征是油质明显泛黄或变黑,油炸过后产生的细小白色状的泡沫,搅拌时有明显的黏稠,可能有异味。但即使没有变色及没有异味,也不代表曾烹调过的食油适宜再用。回锅油一般是由花生油、棕榈油、芥花籽油、玉米油、大豆沙拉油等长期使用于油炸食物之后产生。而葵花籽油本身的味道较重,不利于油炸;橄榄油则较贵,鲜少使用于大量油炸。
餐馆食肆及家居
2010年,香港食油业协会委托香港大学于一月进行「本港家庭翻用食油习惯调查」,通过电话访问505名香港市民。57%港人担心食肆所用食油;86%担心食肆使用「万年油」煮食;29%认为,曾煎炸的食油可翻用2至3次;23%更认为,曾用过的食油可保存10日以上再翻用。[12]
油炸类速食业
一般而言,速食业所使用的油炸箱,容积约25~50公升。而市售营业用的大豆沙律油1桶18公升[13][14](约新台币720元左右)。油炸箱在使用后,要降到室温约要等3~4小时以上。故速食业者基于成本与时间考量,极少会每日更换新的食用油与每日清洗油炸箱。因此使用回锅油成为大型速食业者的常态。各家速食业者均有自订的换油标准,平均每周换油两次。
影响健康
香港大学生物科学学院副教授李子诚指,食油随高温加热,会改变其本质,而且加热时间愈长,改变愈大。油含甘油三酯,加热过程会分解并产生如过氧化物等逾200多种物质,过氧化物对身体有害,例如血液中乳糜粒(Chylomicrons)的共轭二烯烃浓度会随翻用食油中的过氧化物成分上升而增加,过氧化物会产生更多的自由基,这与慢性疾病有关,亦会增加患心脏病和癌症的风险。油烟含多环芳烃,亦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有动物研究亦显示,长期进食经高温加热的食油,其氧化及聚合化的食油令肝藏受损,更会诞下肝脏较细小及轻磅的后代。[19]
台湾文化大学保健营养学系兼任讲师陈俊成指出,废食用油易出现「丙烯酰胺」、「3-单氯丙二醇酯类」(3-MPC ester)等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致癌物质。[20][21][22]消基会董事长张智刚引用欧洲议会研究,表示「被回收的烹调油里头含有对公众健康风险的、多氯联苯和多环芳香烃」[21]等致癌物质。消基会检验委员会委员、清大化学系教授凌永健表示,检验不同酸性化合物,通过指纹图谱比对气相层析质谱法、、感应耦合电浆质谱分析仪(可分析出重金属),即可分析出饱和脂肪酸、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就可确认油品组成,并追踪来源油品。凌永健说明,燃烧氧化反应下同时也会产生多环芳香烃,而且不只产生一种,淀粉油炸则会产生丙烯酰胺,聚合成聚丙烯酰胺[21]致癌物,一般实验室仪器可测到0.1ppb以下,可提供指纹图谱,而非法规规定数据以下就不列出。[8][9][10]
回锅油的用途
- 为解决回锅油的问题,日本已流传多年用回锅油做肥皂方法,这种环保肥皂可用来清洗厨房。[23][24][25][26]
- 加入太白粉、剩饭能够改善油质
- 生质柴油[27]是利用大豆、油菜花、向日葵及棕榈等「植物油」,或是回收「废食用油」为原料,经过(trans-esterification)及中和、水洗及蒸馏等纯化进程所生产出来的油品,生质柴油是一种再生能源,也是一种环保能源。[24][28][25][29][30][31][32][33][26]
- 台湾环保署勾稽组组长颜振华表示,「废食用油」可用于制造生质柴油、肥皂、硬脂酸。[26]
- 各国在废弃食用油的处理方面,美国的垃圾处理原则是「谁产生谁负责」,英国设立「废油专用垃圾桶」,日本用厨房废油换乘车券。[34][35][36]
参考文献
- 馊油案 曹启鸿:政治勿干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魏国彦:加强控管废食用油走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吴琍君. . 台北: 财团法人中央广播电台. 2014-09-09 [2014-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0) (中文).,
- 吴柏轩. . 台北: 自由时报. 2014-09-09 [2014-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0) (中文).,
- 林惠琴; 黄佳琳. . 自由时报. 2014-09-09 [2014-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4) (中文). ,
- 陈亦伟. . 台北: 中央通信社. 2014-09-04 [2014-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7) (中文).,,ltn-bkp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陈炳宏. . 台北: 自由时报. 2014-09-12 [2014-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3) (中文).,
- 叶卉轩. . 联合晚报 (台北: 联合报). 2014-09-12 [2014-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3) (中文).,
- 许俊伟. . 台北: 联合报. 2014-09-13 [2014-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3) (中文).,
- 近四分一港人认为曾烹调过的食油保存十日仍可翻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香港食油业协会 2010年2月2日
- 当心家中「万年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大纪元 - 香港报纸新闻 - 港澳新闻 2010/02/03
- 20140321
- . [2014-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5).
- . 行政院卫生署 (新闻稿). 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 2009-07-31 [2014-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1).
- 王昶闵; 许敏溶、李颖. . 自由时报. 2009-07-31 [2014-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1) (中文). YouTube上的
- (新闻稿). 金门县政府建设处. 2010-01-08 [2014-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30).
- . 法务部全国法规数据库. 2013-11-25 [2014-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3) (中文).
- . [2010-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23).
- 馊油原料致癌物超标 成品检验竟合格 - 原料使用回收油 酸价都超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14-09-09,
- 为何馊水油竟能检验合格?食安专家批:根本验错重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14-09-09,
- 原料违法、产品却检验合格?专家:应加验2项致癌物,进一步辨识废弃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林慧淳, 2014-09-08,
- 回锅油的第二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5/25/2008
- (PDF). CDM - Executive Board. [2007-09-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9-27).
- Murphy, Denis J. Plant lipids: biology, utilisation, and manipulation. Wiley-Blackwell, 2005, p. 117.
- 蔡颖; 谢文华、黄佩君. . 自由时报. 2014-09-16 [2014-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6) (中文). ,
- . 自由时报. 2009-05-28 [2009-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31).
- 发展生质能源作物之展望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农业生技产业信息网 - 行政院,
- . [2010-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27).
- 废油变生质柴油 成大提新技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3年10月31日,中央通信社,记者杨思瑞,台南,
- 成大研发废食用油转化生质柴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4年09月05日,联合报,记者郑维真,
- 废食用油转化生质柴油技术 成大团队研发有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4年09月05日,陈惠珍,
- 废食用油 可转化生质柴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4年09月06日,洪荣志╱台南,、yahoo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这些国家垃圾管理很得力 - 2011年07月11日 - 深圳特区报
- An Improved Filter for Waste Oi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Scientific American Magazine September 29, 1888 Issue - Scientific American Volume 59, Issue 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馊油风暴/废油去哪 快提升生质柴油 - 2014年09月25日 - 联合报╱黄婉琳/家庭主妇(台北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