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观
周大观(1987年10月29日—1997年5月18日)[1],屏东县东港镇南平里人[2],生于台北市,台湾儿童诗作家,因创作描述自己罹癌后心路历程的诗作而为人所知。
周大观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987年10月29日![]() |
逝世 | 1997年5月18日![]() | (9岁)
国籍 | ![]() |
职业 | 作家 |
父母 | (父)周进华 (母)郭盈兰 |
亲属 | (弟)周上观、周天观 |
学历
| |
代表作
| |
荣誉
|
罹患恶性横纹肌癌
1996年的寒假,年仅九岁的周大观与家人到美国、中南美洲旅游,回到台湾后身体不适,多家医院诊断为恶性横纹肌癌侵袭。而后,周大观历经两次开刀清除癌细胞、十二次化学治疗、三十次钴六十照射治疗以及截肢手术,与病魔抗战年余[1]。
1997年2月17日,台大医院为周大观召开最后一次「医疗评估会议」,身为患者的他坚持参加,这是台湾第一次有10岁的病患参加医院的医疗评估会议。会议结果,群医束手无策,周大观却在日记默默写下:「医师是法官,宣判了无期徒刑;但是我是病人不是犯人,我要勇敢地走出去。医师是法官,宣判了死刑;但是我是病人不是犯人,我要勇敢地活下去。我要与癌症恶魔争健康,向上帝要公平。我才只有十岁,我不只有十岁,我还有好多个十岁。」[1]
获奖
1997年5月2日,台湾省文艺作家协会第二十届中兴文艺奖得奖名单,添加「儿童诗奖」给周大观;考量周大观病情,由时任台湾省省长宋楚瑜颁发中兴文艺奖章给周大观。5月4日,周大观在文艺节大会接受表扬[3]。
病逝
1997年5月17日,最后一次换药,周大观病灶严重溃烂,血水直流,医师曾劝他注射麻醉药止痛,但被周大观拒绝[4]。台大小儿部主治医师林凯信表示:“感染症以及败血症是癌症末期常见的死因,大观最近右大腿肿瘤不断出血,伤口也无法愈合,精神时好时坏,有时陷入昏迷,院方已预期他可能撑不过这几天。”[5]次日,凌晨2点半,周大观病情恶化,急着要喝水。第一杯水下肚后,吐出三分之二,喝第二杯水,又吐出三分之二,再喝第三杯水,又吐出三分之二。临走前,周大观向父母表达他不希望被埋葬在商业化的墓园,而是想要回家的愿望。4点50分,周大观病逝[6]。
作品
周大观将其病中感受以诗文表现,并将诗集成「我还有一只脚」一书,书中的诗文表现出坚强的生命、动人的诗篇与纯洁的心[1] 。该诗集后来共有17种语言版本,出版发行于20个国家、畅销1059万多册,义助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尼泊尔等20个国家19万多癌童挥别阴霾、迎向阳光、活出希望[8]。
出版日期 |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
1997年4月1日 | 《我还有一只脚》 | 周大观 | 国语日报社 | ISBN 978-957-751-242-0 |
1997年6月15日 | 周大观 | 远流出版 | ISBN 978-957-979-529-6 |
相关书籍
以下是周大观相关的生命故事。
出版日期 |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
1997年6月16日 | 《大观:一位癌症小孩的心声》 | 周大观等 | 远流出版 | ISBN 978-986-850-560-5 |
1999年5月16日 | 《生命之光:周大观》 | 宋芳绮 | 远流出版 | ISBN 978-957-323-729-7 |
2000年5月5日 | 《周大观的故事:小星星的愿望》 | 宋芳绮 | 文经社 | ISBN 978-957-663-265-5 |
2007年9月28日 | 《3499个爱:抗癌小诗人周大观的故事》 | 周大观文教基金会 | 圆神出版社 | ISBN 978-986-133-210-9 |
2014年8月1日 | 《周大观:给出生命的能量》 | 依品凡 | 周大观文教基金会 | ISBN 978-986-90964-1-6 |
纪录片
- 「小太阳-周大观」(片长68分钟,1997年)
- 「不灭的爱-周大观」(片长65分钟,1997年)
- 「生命之光-周大观」(片长70分钟,1998年)
- 「和天争夺孩子的女人」(片长90分钟,1998年)
- 「迎向阳光-一个走出癌症阴影的家庭」(片长76分钟,1999年)
- 公视「我还有一只脚」(2001年)
公益团体
成立时间 | 1997年6月 |
---|---|
类型 | 非政府组织 |
地址 | |
服务地区 | ![]() |
重要人物 | 周进华 |
目标 | 生命无价‧人间有爱 |
网站 | www.ta.org.tw |
周大观去世后,周大观父母为了完成周大观“热爱生命、关心别人”的遗愿,遂以其名成立了“财团法人周大观文教基金会”[1],并推动「全球热爱生命运动」[9],实践周大观“热爱生命,快乐生活”的态度[10]。
注释
- . 周大观文教基金会.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9).
- . [202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9).
- 郭姿均. . 联合报. 1997-04-05 (中文(台湾)).
- 薛桂文. . 民生报. 1997-05-19 (中文(台湾)).
- 张黎文. . 中国时报. 1997-05-19 (中文(台湾)).
- 韩国栋. . 中时晚报. 1997-05-19 (中文(台湾)).
- . [202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30).
- . [202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6).
- . [202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9).
- . [2023-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