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贵临

吴贵临1962年7月1日—2022年5月1日),南投县人,中华民国象棋棋手。有「台湾棋王」称号,逝世前为台湾唯一九段棋手,代表台湾参赛2010年亚洲运动会象棋比赛。有胜率高达八成七的1对150的车轮战纪录[1][2][3][4][5]

吴贵临
个人资料
昵称台湾棋王
国籍 中华民国
出生(1962-07-01)1962年7月1日
台湾南投县
逝世2022年5月1日(2022岁—05—01)(59岁)
职业中华民国象棋教育推广协会秘书长
高雄市体育会西洋棋委员会常务委员
大师棋院技术总监
大师棋院太子哈佛教室总教练
配偶高懿屏
运动
运动象棋
级别特级国际大师(世界象棋联合会)
台湾特级大师(中华民国象棋协会)
九段(中华民国象棋教育推广协会)

生平

吴贵临生于南投县单亲家庭,他从小即未曾见过母亲[6],与父亲吴伯艺一同生活,并由三姑帮忙带大。他的父亲认为学棋有益孩童提升专注力,七岁时由叔叔教导他象棋、姑丈教导他围棋,而姑丈黄介庸也是旅日棋士王立诚的启蒙老师。八岁时他获得南投镇象棋比赛冠军,并且决定放弃围棋、专心攻研象棋,此举则得到父亲的支持。他国小毕业时象棋棋力三段,为追求更高段棋艺而勤于参赛,从南投县草屯镇台中市,以及台北市皆有比赛踪迹,之后更直接转学至台北市。当时全国象棋强手常聚集于台北市中正区公园路,他在此处累积许多实战经验,并于国中毕业时获得全国象棋第六名,获颁十大才艺青少年殊荣[7]

1989年4月,吴贵临赴中国大陆常州参赛,他和妻子高懿屏初次相遇于此,当时高懿屏才14岁。1995年,河北捷安特举办象棋比赛,吴贵临赛后参访江苏,再次遇见高懿屏,二人开始相知相恋。1996年,吴高二人结为连理,江苏棋院副院长徐天红,是此段联姻的月下老人[8][9]。高懿屏是中国大陆象棋特级大师、台湾象棋五段,她在象棋领域获中国大陆、亚洲和世界冠军。她曾代表中华台北参加世界奥林匹克西洋棋团体锦标赛,荣获国际棋联女子大师头衔。夫妻婚后定居于高雄市,吴着有「象棋教材系列」、「象棋兵法」等著作,高则是多所小学的象棋指导老师,二人致力于在台湾推广象棋[10][11]

吴贵临晚年受前列腺癌癌细胞转移所扰,2019年底摄护腺癌第四期转移至身体各处,2022年初手术后下半身瘫痪,且病情反复,至同年5月1日晚上8时58分逝世,享寿60岁[12][13][14]

奖项

象棋比赛[15]
日期项目成绩
1969年南投镇嘉和里社区比赛亚军
1972年南投镇冠军
1980年全国冠军
1983年1月棋圣杯冠军
1984年4月中华民国象棋协会名位赛冠军(晋升六段)
1985年11月第三届中山杯国际邀请赛(个人)冠军(晋升七段)
1988年1月来得好杯棋王赛冠军
1988年10月文建会策划之全国赛冠军
1988年11月第六届中山杯国际邀请赛(个人)冠军
1989年6月中国大陆龙化杯大师邀请赛冠军
1989年9月台北市象棋协会举办之全国赛冠军
1989年10月文建会策划之全国赛冠军
1990年4月第一届世界锦标赛季军
1991年10月文建会策划之全国赛冠军(晋升八段)
1992年10月文建会策划之全国赛冠军
1993年4月第三届世界锦标赛季军
1994年3月文建会策划之全国赛冠军
1994年4月中国大陆苏州东吴杯国际邀请赛(个人)冠军
1995年9月第四届世界锦标赛亚军
1996年4月阳信杯名人赛冠军(册封名人)
1996年8月佛乘杯冠军
1996年9月文建会策划之全国赛冠军
1997年4月阳信杯名人赛冠军(册封金名人)
1997年9月第一届佛乘杯世界棋王赛亚军
1997年11月第五届世界锦标赛季军
1998年4月中国大陆桂林第九届银荔杯全国冠军赛季军
1998年4月阳信王座赛冠军
1998年9月第二届佛乘杯世界棋王赛季军
1999年5月阳信王座赛冠军(册封永远荣誉金名人)
1999年8月第三届佛乘杯世界棋王赛冠军
1999年11月上海第六届世界锦标赛季军
2000年9月第一届佛乘杯棋王选手权挑战赛冠军
2005至2010年佛乘杯棋王段位赛冠军(蝉连五次)
2012年养德杯冠军
2013年启泰杯菁英赛冠军
2014年启泰杯菁英赛冠军
2014年4月全国棋力鉴定会议考核及格(晋升九段)
2016年第五届养德杯全国象棋排行榜棋士赛冠军

参考数据

  1. 侯承旭. . 自由时报. 2008-02-25 [201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4月11日) (中文(台湾)).
  2. 郭石城. . 中国时报. 2009-10-11 [2020-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2) (中文(繁体)).
  3. 黄邱伦. . 中国时报. 2010-11-08 [2020-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2) (中文(繁体)).
  4. 郭石城. . 中国时报. 2009-10-28 [2020-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9) (中文(繁体)).
  5. 陈柔瑜. . 镜周刊. 2017-08-30 [2020-11-01] (中文(繁体)).
  6. 郭石城. . 中国时报. 2009-10-28 [2020-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8) (中文(繁体)).
  7. 郭石城; 李义. . 中国时报. 2009-10-11 [2020-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3) (中文(繁体)).
  8. 黄邱伦. . 中国时报. 2012-01-31 [2020-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3) (中文(繁体)).
  9. 郭石城. . 中国时报. 2009-10-11 [2022-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2) (中文(繁体)).
  10. 钟元. . 大纪元. 2022-05-02 [2022-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0) (中文(繁体)).
  11. . 中华民国象棋教育推广协会. [2022-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2) (中文(繁体)).
  12. 黄巧雯. . 中央通信社. 2022-05-02 [2022-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4) (中文(繁体)).
  13. 张家齐. . 中时新闻网. 2022-05-02 [2022-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0) (中文(繁体)).
  14. 高懿屏. . [2022-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6) (中文(繁体)).
  15. . 中华民国象棋教育推广协会. [2020-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2) (中文(繁体)).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