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界威揚宮
合界威揚宮(臺灣話:),臺灣澎湖縣廟宇,位於西嶼鄉合界村,主祀池府王爺[1],西嶼澳角頭廟之一。[2][3]法師流派為「普庵派」之「雷令、勅令支派」。[4]:60–62
合界威揚宮 Hejie Weiyang Temple | |||||||||||
---|---|---|---|---|---|---|---|---|---|---|---|
立面(攝於2021年) | |||||||||||
基本 | |||||||||||
位置 | 臺灣 881 澎湖縣西嶼鄉合界村5號 | ||||||||||
主神 | 池府王爺 | ||||||||||
例祭 | 農曆六月十八日(池府王爺聖誕) | ||||||||||
廟格 | 角頭廟、王爺廟 | ||||||||||
開基 | 合界村民 | ||||||||||
建立时间 | 傳為 大清乾隆年間 | ||||||||||
地圖 | |||||||||||
汉语名称 | |||||||||||
|
沿革
「合界」位於西嶼鄉北端,清領時期、日治時期皆載作「合界頭」,根據堪輿風水之說,此處可眺望頂山嶼西盡頭(通梁村),遂寓有「合四方之界」意義。[3][5]
今合界村於清領時期本分作兩個聚落,即合界與螺(亦有載螺),螺聚落位置偏東,廣義上屬合界東甲地區,在日治時期併入合界頭迄今,後因村廟舉辦祭典時往來不甚便利,螺居民於民國58年(1969年)另行奉螺龍慶宮為當地角頭廟,自行安置五營,祭祀圈遂脫離合界頭。[6][7]:196
合界威揚宮相傳創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確切年份不詳,清代之際聚落僅有十餘戶,人口不眾,村廟亦僅有數坪之大,自開基之初,便奉池府王爺為主祀神祇;日治時期明治37年(1904年),合界威揚宮受澎湖鸞堂「一新社」影響,開辦名曰「樂英堂」之善堂(後又改名「樂真堂」)。[2][8]:52-54
根據廟中碑文〈威揚宮重建誌文〉載;大正12年(1923年),有重新擴建翻修之紀錄。民國59年(1970年)村佬鑒於宮廟老舊破漏,發起重建,並於同年秋舉辦入火大典,民國69年(1980年)舉行落成大典。又經十載,民國79年(1990年)間地方有擴建之議,獲得內塹池王廟以及緝馬灣赤樊桃殿慷慨解囊、善款寄付,得以拆廟奠基擴建,並於民國83年(1994年,甲戌年)農曆六月竣工,即為今貌。[1][2]
圖輯
- 聖旨牌
- 大殿
- 正殿神龕
- 甲戌年燈籠
- 海國英揚匾
- 西廂房茶水廳
- 威揚宮重建碑誌
相關條目
- 螺龍慶宮
- 高合威揚宮
- 合界永成古厝
- 合橫國小
參考資料
- .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21-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4) (中文(臺灣)).
- .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21-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5) (中文(臺灣)).
- . 澎湖縣西嶼鄉公所. [2021-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5) (中文(臺灣)).
- 甘, 村吉. . 澎湖縣: 甘村吉. 2009. ISBN 9789574164110 (中文(臺灣)).
- .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21-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3) (中文(臺灣)).
- .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21-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3) (中文(臺灣)).
- 顏, 尚文. . 澎湖縣: 澎湖縣政府. 2005. ISBN 9860015104 (中文(臺灣)).
- 余, 光弘; 黃, 有興. . 澎湖縣: 澎湖縣政府. 2005. ISBN 9860015198 (中文(臺灣)).
- .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21-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5) (中文(臺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