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車站

北湖車站位於台灣新竹縣湖口鄉,為臺灣鐵路公司縱貫線鐵路車站。本站原本為配合臺鐵捷運化政策暨區域鐵路後期建設計畫,所增設富岡電聯車基地的進出廠號誌站,後期順勢規劃為辦理客運業務的車站。

北湖車站

Beihu Station
位置 臺灣
新竹縣湖口鄉
東興村北湖路1號
地理坐标24°55′21″N 121°3′21″E
车站类别台鐵車站
机构臺灣鐵路公司標誌 臺灣鐵路公司
途经台灣鐵路 縱貫線
距离距離基隆端87.1公里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下嵌式平面車站
島式月臺兩座
其他
车站1150
车站等级甲種簡易站
历史
启用日期2012年9月28日
旧称北湖口
营运
乘客數量
1,187[1]
排行第104名(2022年)
邻近车站
上一站 臺灣鐵路 下一站
新富
1.5km
縱貫線
距離基隆87.1km
湖口
2.5km
北湖車站通車宣傳海報

車站概要

本站原訂名為北湖口車站,後改為現名,副站名中國科大[2],本站為甲種簡易站,僅有區間車停靠[3]

配合富岡車輛基地啟用,本站與新竹苗栗一同為多數區間車折返點之一(南至彰化嘉義,北至基隆瑞芳福隆蘇澳)。

本站北邊有2股通往新竹機務段以及富岡基地的側線,進出的車輛會在本站臨停。

車站構造

北湖車站於2010年7月開始動工,到2012年7月完工。本站為下潛式的站體,車站的設計架構採用地下通道連接車站的前、後兩站,並依照當地人文與地形環境配合風向建設出明亮又通風的車站。車站屋頂共有396塊太陽能板,一年的總發電量約有50,900,所收集到的電力將利用在車站內照明燈光及冷氣上。北湖車站做為列車進入富岡車輛基地的緩衝區,待車輛駛入北湖車站暫停後,再送往所屬單位進行檢修及保養。

月台配置

1 1A   西部幹線(逆行待避、到達、發車) 湖口新豐竹北新竹 方向
2 1B   西部幹線(逆行) 竹北新竹苗栗 方向
  西部幹線(逆行通過) 不靠站通過
3 2A   西部幹線(順行通過) 不靠站通過
  西部幹線(順行) 楊梅中壢桃園 方向
4 2B   西部幹線(順行待避、到達、發車) 富岡楊梅埔心內壢 方向
(同時也是臺鐵車輛進出富岡基地用側線)

歷史

  • 2010年7月22日:舉行動土典禮。
  • 2012年7月20日:完工[4]
  • 施工時原名為北湖口車站,之後改為北湖車站[2]
  • 2012年9月18日:12:00起試營運。
  • 2012年9月28日:正式啟用本站[5]
  • 2018年4月20日:新竹機務段搬遷至富岡基地,2018年年度改點後本站成為北部地區區間車始發站及中部地區區間車終點站。

利用狀況

根據2022年資料,本站每日旅運量約為1,187[1],在台鐵各站中排行第104名。

歷年旅客人次紀錄
年間 日平均 來源
上車 下車 上下車計 上車 上下車
201298,17593,075191,250[6] 1,033[6] 2,013[7]
2013337,219321,309658,5289241,804[8]
2014379,769369,232749,0011,0402,052[9]
2015392,691385,930778,6211,0762,133[10]
2016381,475375,408756,8831,0422,068[11]
2017359,962353,463713,4259861,955[12]
2018316,247313,618629,8658661,726[13]
2019315,163 317,330 632,493 863 1,733 [14]
2020256,492253,087509,5797011,392[15]
2021 203,241 200,246 403,487 557 1,105 [16]
2022 217,924 215,426 433,350 597 1,187 [17]

車站周邊

公車資訊

站牌名為《六股橋

編號經營業者區間備註
5624新竹客運中壢-楊梅-湖口桃園市區公車

相片集

鄰近車站

  • 現行營運模式

參考資料

  1.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2022 [2023-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7).
  2. . web.hsinchu.gov.tw. [2017-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5) (中文(臺灣)).
  3. . [2020-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4. . 奇摩新聞轉載自台灣新生報. 2012年7月20日 [2012年12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16日) (中文(臺灣)).
  5.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2008-12-11 [2017-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2).
  6. 2012年9月28日啟用,以95日計算
  7. (PDF). [2016-06-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6-02). 臺灣鐵路管理局
  8. (PDF). [2016-06-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5-14). 臺灣鐵路管理局
  9. (PDF). [2016-06-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9-24). 臺灣鐵路管理局
  10. (PDF). [2016-06-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7-05). 臺灣鐵路管理局
  11. (PDF). [2016-06-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8-19). 臺灣鐵路管理局
  12. . 臺灣鐵路管理局. [2019-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13. . 臺灣鐵路管理局. [2019-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4).
  14. (pdf). 臺灣鐵路管理局. [2020-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1).
  15. (pdf). 臺灣鐵路管理局. [2021-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1).
  16. . 台灣鐵路管理局. [2022-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7).
  17. . 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 [2023-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0).

外部鏈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