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肥
刘肥(?—前189年),西汉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庶长子,生母为高祖外妇曹姬[1],嫡母吕皇后。受封齐王,谥号悼惠。
齐悼惠王 | |||||||||||||||||
---|---|---|---|---|---|---|---|---|---|---|---|---|---|---|---|---|---|
汉朝宗室 | |||||||||||||||||
前任: 继任:哀王刘襄 | |||||||||||||||||
国家 | 中国 | ||||||||||||||||
时代 | 西汉 | ||||||||||||||||
主君 | 汉高祖 汉惠帝 | ||||||||||||||||
姓 | 刘姓 | ||||||||||||||||
名 | 肥 | ||||||||||||||||
姓名 | 刘肥 | ||||||||||||||||
封爵 | 王爵 | ||||||||||||||||
封号 | 齐王 | ||||||||||||||||
封地 | 临淄 | ||||||||||||||||
世系 | 齐王(刘肥)系,汉高祖世系分支 | ||||||||||||||||
出生 | 不详 | ||||||||||||||||
逝世 | 汉惠帝六年 (前189年) | ||||||||||||||||
谥号 | 悼惠 | ||||||||||||||||
|
封王
刘邦开国后大封同姓宗室,前201年正月封刘肥为齐王,只要是通行齐国方言的郡县,都划归汉朝封邑的齐国,共七十余城,定都临淄。齐国是汉初第一大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相对较为富庶。由于刘家子弟稀少,刘肥作为庶长子,故得刘邦重视。封王后,刘邦又任命平阳侯曹参为齐国国相,辅佐其治理齐地。刘肥在位十三年,汉惠帝六年(前189年)逝世,谥为「悼惠王」。世子刘襄嗣立,是为齐哀王。
吕后时期
作为高祖长子,刘肥的地位很高。汉惠帝二年时入朝,惠帝尊敬兄长,让予上座,因此触怒了嫡母吕。吕拿了毒酒打算刺杀刘肥,惠帝仁厚,假装自己要喝,刻意保护刘肥,刘肥得知后大惊,只得佯醉离席。后来刘肥听从属下内史「勋」进言,主动将城阳郡献给吕所生的鲁元公主作为汤沐邑,并尊鲁元公主为「齐国太后」,才得以平安回国。
家庭
父
母
- 曹氏,是刘邦的外室,《史记索隐》作曹姬。
妻妾
妻
- 驷氏,刘襄母
子
墓地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上说汉武帝时:“齐悼惠王后尚有二国,城阳及菑川。菑川地比齐。天子怜齐,为悼惠王冢园在郡,割临淄东环悼惠王冢园邑尽以予菑川,以奉悼惠王祭祀。”[9]有学者据此认为刘肥墓地在临淄以东。[10]
1978年,考古工作者对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大武乡窝托村南的西汉齐王墓进行了考古发掘,根据出土的器物及墓地形制推断为西汉初年齐王墓,但墓主不确定,有学者认为是齐悼惠王刘肥,亦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其子齐哀王刘襄。[11]
参考资料
- 《汉书.高五王传》:「齐悼惠王肥,其母高祖微时外妇也。」
- 《宋书·刘穆之传》:刘穆之,字道和,小字道民,东莞莒人,汉齐悼惠王肥后也。世居京口。
- 《晋书·刘毅传》:刘毅,字仲雄,东莱掖人。汉城阳景王章之后。
- 《晋书·刘超传》:刘超,字世瑜,琅邪临沂人,汉城阳景王章之后也。章七世孙封临沂县慈乡侯,子孙因家焉。
- 《后汉书·循吏列传》:「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宠,岱与繇之伯父。
- 郑峰主编. .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6年6月: 146. ISBN 7-80228-021-4.
- 周树山.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6.07: 158. ISBN 978-7-309-12435-4.
- 《史记》·卷十九 〈十表〉〈惠景间侯者年表〉
-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 贾振国. . 考古学报. 1985, (2): 223–266.
- 徐龙国. . 管子学刊. 1990, (1): 3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