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华

刘子华1899年9月20日—1992年4月1日[2][3]四川省简州甄子场(今洛带镇)人,客家人巴黎大学文学博士中国天文学家易学家,号称利用易学结合天文学创造「八卦宇宙论」,推测出所谓的太阳系第十大行星木王星」闻名。

刘子华
刘子华青年照
出生(1899-09-20)1899年9月20日
 清朝四川省简州甄子场
逝世1992年4月1日(1992岁—04—01)(92岁)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1]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职业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
知名于阋神星

生平

1940年出版的法文版《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封面

据刘子华自述,他1919年赴法留学,法文名,专攻道教,1943年取得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2],博士论文《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日月之胎时地位——一颗新行星的预测》(法语:[4]于1940年11月11日经由专精汉学的文学院院长答辩通过[5]。该文主张依照《易经》,太阳系各星体八卦卦位存在着对应关系,每一卦位所属星体的平均轨道速度密度均分别为一个密值,所有主要星球运行速度加在一起,称为“中心动力”,即为太极,此说他称为「太极中心说」。他也认为星体也有男、女配偶关系,太阳配火星月球金星地球水星木星土星冥王星海王星,至于天王星有一颗待发现的配偶,为第十大行星,他称之为「木王星」,推算出该星距太阳约74亿公里,公转周期约为800年,平均轨道运行速度为每秒2公里,密度为每立方厘米0.424克。[5][6][7][8]

梁宗岱著作《诗与真》提到《大公报》在1942年1月27日刊登一篇名为〈沦陷后的巴黎〉文章报导刘子华的研究[9]。上写:「此外还有一件类似滑稽小说的最近新闻而有确为事实者。有一位二十年前由勤工俭学来法的四川学生刘子华君者,用八卦为根据推算结果,证明行星中尚缺一个,为今日天文学家所不知。刘君对此研究有年,源源本本,言之凿凿。外国学界,甚为注意,新闻报纸,争相记载,称之为中国少年天文学家。刘君因此写博士论文,巴黎大学因此而与刘君以理科博士。作八卦者为『仰观天文』之伏羲,去今不知几万千年了。演绎易经者为文王周公孔子诸大圣人,去今也远在三千年前。今在数万千年之后,居然算出一个未之前闻的行星,而所根据者又为这一套老之又老的八卦,大哉中国人思想之先进而神乎其神,妙哉八卦为理之莫测高深!下士闻道而大笑之,我与读者诸君,其慎之哉勿为下士也。」[10]

1945年刘子华归国,受到各界欢迎[11],当年重庆中央日报》大幅报导刘子华的「八卦宇宙论」,宣传部长张道藩也撰文鼓吹,一时之间很多人捧场。同年11月26日,朴英君在《新华日报》〈荒谬的木王星〉写道:「……任何一个在大学里读物理或数学的学生都会明白,像八卦那样的东西,连一个运动方程序都没有,是绝不可能用来发现什么新的行星的。」次月,12月16日,天文学家张钰哲在《大公报》撰文〈你知道行星是如何发现的吗?〉驳斥刘子华。[12][13][14][15][15]

1949年,由刘伯承委任为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16]

1962年生子刘少华[2]

1989年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著作《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5],并获得李约瑟赞为「添加一本最有价值的书」。

1989年出版的中文版《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中,李约瑟写信给刘子华

身后

刘子华去世后,其家人自行编印《刘子华博士纪念文集》、《刘子华百年纪念》画册,成立「刘子华学术研究会」,对刘子华生平事迹、「八卦宇宙论」等观点进行重点介绍和宣传。文中描写刘子华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和天才的易经八卦大师,宣传其博士论文的出版造成西方天文学界轰动。刘子华参加征文比赛,连爱因斯坦都亲自颁发特别荣誉奖。刘子华还在巴黎大学举办学术讲座,应邀在香榭丽舍大道举办长期讲座等等。但以上提不出实证[2]。出生地洛带镇的居民还为其立雕像[17]

1994年,天文学家卞德培指出:“所谓用八卦发现了第十大行星,只可能是场令人嗤之以鼻的小小闹剧。”[18]

2003年,作家林笑天出版诗歌集《刘子华之歌》 歌颂刘子华贡献[19]

2005年阋神星发现之时,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李力知研究员宣称早在65年前就被刘子华推测出,并称他师从玛丽·居礼、爱因斯坦、柏格森等世界级大师[8]。此篇报导引起不少追捧,纷纷称赞刘子华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科学结合,对天文学做出重大贡献,誉为与哥白尼齐名[20]。但实际上,阋神星与木王星的所有数值皆差异颇大,科学史也没记载刘子华与各大科学家有关[21]。对此追捧风潮,方舟子发文打假,并指刘子华欺世盗名[6][7][21],连出生年月都造假。毕业证书写出生于1906年9月16日,而中国官方资料显示其出生于1899年9月20日,刘子华家人说其出生1900年[3]。同年底,《北京科技报》将「八卦宇宙论」列入《2005科技骗局之六:八卦专家预测第十大行星》[15]

之后方舟子与相关媒体被刘子华遗孀曾宇裳与儿子刘少华告以妨碍名誉。2007年被告方败诉,理由是方舟子无法直接证明刘子华自己生前对其生平及理论进行过大范围的传播,以恶意欺骗世人,盗取名誉,所以不能用「欺世盗名」形容刘子华[2]

参考文献

  1. 司马米鼠:〈探讨巴黎文学博士刘子华的“死人财”〉,新语丝
  2. . [2013-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5).
  3. . [2013-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4. . [2013-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4).
  5. 刘子华. . 中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中文(简体)).
  6. 张玺. . 人民网. 2006-07-13 [2013-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6) (中文(中国大陆)).
  7. 荒川. . 人民网. 2005-08-31 [2013-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中文(中国大陆)).
  8. 宋永坤、董馨. . 华西都市报. 2005-08-01 [2013-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30) (中文(中国大陆)).
  9. 梁宗岱. . 台湾: 台湾商务印书馆. 2000. ISBN 9789570517620 (中文(台湾)).
  10. . 《大公报》. 1942-01-27 (中文).
  11. 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 . 台湾: 国史馆. 1971 (中文(台湾)).
  12. 林天宏. . 中国青年报. 2009-07-15 [2013-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17) (中文(中国大陆)).
  13. 李元. . 大众科技报. 2007-06-14 [2013-03-30] (中文(中国大陆)).
  14. 张钰哲批驳八卦宇宙论
  15. 李婵. . 人民网. 2006-01-06 [2013-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30) (中文(中国大陆)).
  16. (PDF). [2013-03-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6-09).
  17. . [2013-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18. 卞德培. . 《天文爱好者》 (中国: 中国天文学会). 1994-05, (1994年第5期) [2013-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8) (中文(中国大陆)).
  19. 林笑天. . 中国: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3. ISBN 9787505943063 (中文(中国大陆)).
  20. . [2013-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03).
  21. 方舟子. . 人民网. 2005-08-01 [2013-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9) (中文(中国大陆)).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