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祺
刘安祺(1903年5月12日—1995年9月8日),字寿如,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生于山东省峄县韩庄镇。
陆军一级上将 刘安祺 将军 | |
---|---|
![]() | |
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903年5月12日![]() |
逝世 | 1995年9月8日(92岁)![]() |
籍贯 | 山东峄县 |
国籍 | ![]() |
政党 | ![]() |
学历
| |
经历
|
早年经历
1926年毕业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陆军大学将官班第一期、国防大学第二期与革命实践研究院第一期毕业。早年投身军旅,历经东征、北伐以至剿共、讨逆诸役,由排长升至兵团司令官、青岛十一绥靖区司令官、军团司令。
中年经历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曾任第八十七师二六一旅旅长、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六十一师副师长、第七十八师师长、第九十七师师长、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七军军长。后任青年军第二〇五师师长,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一军军长、第七兵团司令官。
1936年10月5日晋升陆军少将。1946年起,任第十一绥靖区司令官兼行政长官,驻青岛,指挥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二军和第十九师,及2个保安旅,1个山东警备旅改编部队。1948年9月22日,晋升陆军中将。
1949年2月20日,到溪口向蒋介石报告:「美国海军人员对青岛问题,态度已变,表示不愿放弃;但我本身实无把握固守。」[1]:157后任第二十一兵团司令官。5月3日,解放军发起青岛即墨围攻战役。6月1日,发起著名的青岛大撤退,此撤退极为成功,蒋介石曾以快慰的心情说道:「此次青岛撤退,最为完整,不但军队及装备物资毫未损失,并将在青的反共人士及青年均已撤退赴台,至可嘉慰。」6月2日,解放军攻占青岛[2]:8932。刘安祺第二十一兵团在美国第七舰队撤出青岛后,登舰前往台湾基隆[2]:8932。继赴琼、穗作战,掩护广州撤退。
到台湾后,1950年任台中防卫区司令。后任第二军团司令、金门防卫司令部司令官、陆军总司令、三军联合参谋大学校长、国防研究院副院长等职。1961年晋升陆军二级上将。1961年至1965年任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
晚年经历
1965年8月,蒋介石明令刘安祺为联合参谋大学校长。[3]
1969年起,连续被聘为国民党第十至十四届中央评议委员。1970年,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1974年任中央信托局理事会主席,1982年辞去该职。曾被聘为中华民国总统府战略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