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音字運動

切音字運動是1892年到1911年,發生於中國清朝末年的漢語拼音運動。此運動模仿並引進當時歐美及日本等國家的各種文字拼音方式,提出方案,有的主張廢除漢字改為拼音模式,有的提出拼寫漢字的發音符號,與中國東漢以來標註漢字發音的反切方式不同。

起源

自1892年起,從當時與歐美世界接觸較多的中國南部開始,出現許多漢字改革方案,有的以歐美標音的羅馬字,有的模仿日本借用漢字偏旁的假名文字,還有的以美國當時風行的速記文字等方式,簡化漢字。此運動由民間發起,其理念逐漸受到官方人士接受,1910年官方通過《統一國語辦法案》,決定制定漢字音標及統一國家語言。

各式的漢字拼音方案

切音字運動,依其創製方案,可分成西洋羅馬字的「拉丁系」,東洋日本的「假名系」,「速記系」。[1]拉丁系主張以世界最通用的羅馬字為基礎;假名系則模仿日本平假名片假名文字的作法,借用漢字偏旁創造聲符;速記系則是受到歐美速記符號的影響。

拉丁系

以直接借用拉丁羅馬字為符號,拼寫漢語的方法。第一位提出切音字方案的是福建同安人盧戇章(1854-1928),他稱呼自己創造的拼音字為「切音字」,是故「切音字運動」成為這波漢字改革運動的名稱。盧戇章創製的切音字,一開始是「拉丁系」,後來改成「假名系」。於1892年在廈門出版《一目了然初階》,以羅馬字為基礎制定字母55個。他於1895年7月至1896年2月,在《萬國公報》發表連續4篇的〈變通推原說〉,引起眾多迴響,許多方案也逐漸出現。[2]:50-66

其他拉丁系的方案有,1906年朱文熊的《江蘇新字母》,1908年天津人劉孟揚的《音標字書》。[3]

假名系

「假名系」模仿日語假名的作法,借用漢字偏旁創造聲符。第一位提出的是江蘇武進人吳敬恆,他在接觸了之前已有人發明的各式方案之後,在1896年創造了57個子音,18個母音的「豆芽字母」[4]

假名系影響最大的是河北寧河人王照的《官話合聲字母》[5]:42-47。盧戇章1902年自當時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返回中國大陸後,將他原本羅馬字的方案改成假名系[2]:65-66。另外還有1903年浙江瑞安縣陳虬的「新字甌文七音鐸」,1904年李元勳的「代聲術」,黃虛白的「漢字音和簡易識字法」[5]:59-60。1905年曾任知縣的浙江桐縣人勞乃宣的方案是「合聲簡字」,主要將王照的方案加以改良。1908年,章太炎在日本發行的《民報》第21號,1908年6月10日,發表〈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一文,文中發表他創造的36個「紐文」,22個「韻文」[5]:61-62

速記系

第一個速記派的方案是1896年福建龍溪蔡錫勇的《傳音快字》,同一年還有福建永泰人力捷三的《閩腔快字》,以及江蘇吳縣人沈學的《盛世元音》「天下公字」,廣東東莞人王炳耀的《拼音字譜》,[2]:67-88另外1909年有劉世恩的《音韻記號》。[5]:60

成果

此一運動促成清政府於1910年通過「統一國語辦法」,要制定書寫便利的音標,但卻因當年10月10日的辛亥革命,於次年改朝換代而中止,此工作由中華民國政府接力完成。中華民國教育部於1913制定並於1918年11月公布「注音字母」(1930年改稱「注音符號」)、以及1928年9月制訂的「國語羅馬字」(1940年改稱「譯音符號」)。

注釋

  1. .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0).
  2. 黃溫良,〈晚清的漢字拼音化運動〉(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3. . [2016-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
  4. 詹瑋,《吳稚暉與國語運動》(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2),頁22-23。
  5. 倪海曙. . 上海: 時代書報出版社. 194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