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嘎
八嘎(日语:// baka),意为笨蛋[1],是日语詈语。现代日文汉字常作“马鹿”,历史上也有“莫迦”、“破家”等写法。[2]而男性的说法又有马鹿野郎(日语:/ baka yarō,意为笨蛋混帐),汉语通常音译作“八格牙路”[3]、“八格牙鲁”、“八块鸭肉”,粤语音近“八加廿六”。
日语写法 | |
---|---|
日语原文 | |
假名 | |
平文式罗马字 |
历史
马鹿的字样始见于日本南北朝时代,《太平记》在1342年记录了詈语“马鹿者”。[4]足利氏武将土岐赖远拒尊退位的光严天皇——“赖远可能是喝醉了,大声谴责什么笨蛋(马鹿者)鲁莽地让他下马”。根据卡尔的说法:“新村发现最先版本(十四世纪)的《太平记》将写为。”[5]
文明时代版本的《节用集》词典将记作马鹿,或写成母嫁、马嫁或破家,意思是狼藉。
词源

虽然马鹿的来源不明,但日本学者根据各种语源学和民间语源发现最常见的两种来自汉文和梵语外来语。
第一,最古老的民间说法,是马鹿是源于中国历史「指鹿为马」的成语典故。 这一词源首先出现在《运步色叶集》,其中马鹿指“指鹿曰马”。《史记》中记载: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6]
马与鹿截然不同,却愚昧到无法辨认,故以「马鹿」称笨蛋。[7]
日本习语中第一出现的是11世纪小说《源氏物语》。
……暴怒:“失宠之人难以果腹。现在他住在豪宅里说我们的坏话。不难想象卑躬屈膝的家伙们都跟他说鹿是匹马。[8]
第二,梵语称“痴”为(),日本佛教中僧侣用以骂弟子执迷不悟之语,可以用汉字表示为「马鹿」、「莫加」、「破家」等,后多以「马鹿」用以指责不肖弟子,此为学界主流之说。
用途

此语词由于日本人使用的情形相当普遍,意义因用者、受者、语境而异。需要注意的是,“马鹿”或“马鹿野郎”未必是真要痛骂他人时才使用,有时也用在揶揄或撒娇的场合。[9]一般来说,在关东地区用在揶揄(或“取笑”)程度的情形较多,但在关西地区则是真要痛骂他人时才使用;与“马鹿”相反,另一句日语中常见的骂人话“阿呆”()在日本关西地区多为调侃之意,而在关东地区则带有侮辱性。由此可看出地域性的差异。[10]
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神风特攻队使用的MXY樱花机亦被美国水兵称为“马鹿弹”(英语:,或曰“笨弹”),[11][12]这一说法的最早记载出现在1945年5月7日的《新闻周刊》中。[13]
参考文献
- 1952.09 任明编《北方土语辞典 初编》第七页
- . . 东京都: 小学馆. 2007.
- . 人民网. [2014-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9).
- Varley, Paul.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4: 210 [19 April 2013]. ISBN 978-0-8248-1601-8.
- Shinmura Izuru 新村出. . . 筑摩书房. 1971: 100–104.
- 《史记·秦始皇本纪》
- . 新华网. [2014-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 Murasaki Shikibu. . Translated by Edward G. Seidensticker. Knopf. 1976: 268.
- . 日经中文网. [2014-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7).
- 松本修. . 新潮社. 1996. ISBN 9784101441214.
- Francillon 1971,第118.页
- Evans, Toshie M. .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7: 11–12.
- Russell, I. Willis. . American Speech. 1947, 22 (3): 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