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惹

兀惹(995年—996年)是契丹征服渤海灭亡后,10世纪后半期渤海人贵族创建的抵抗契丹辽朝统治的国家,在今黑龙江省宾县。史书上又称「兀惹国」「乌舍国」「乌舍城渤海国」「乌惹」「嗢热部」、「兀惹=乌舍=乌惹=嗢热」、与[weji]的发音接近。

历史

辽代的兀惹国

契丹国灭亡渤海国后,在渤海国故地,有渤海人创建的政权定安国存在。981年,定安国王乌玄明通过女真使者向北宋上表:“臣本以高丽旧壤,渤海遗黎,保据方隅……而顷岁契丹恃其强暴,入寇境土,攻破城砦,俘略人民……而又扶余府昨背契丹,并归本国,灾祸将至,无大于此。所宜受天朝之密画,率胜兵而助讨,必欲报敌,不敢违命。臣玄明诚恳诚愿,顿首顿首。”宋朝下诏创建宋・高丽・定安三国对契丹的包围网,北宋乌舍城浮渝府渤海琰府王下诏共讨契丹。「浮渝府」据考即为「扶余府」。定安国对宋表示扶余府是自立为国的,乌舍国是不属于定安国的独立王国。986年,定安国被契丹攻灭。995年,渤海人贵族乌昭庆以兀惹国的名义起兵,996年,投降契丹。

金代的兀惹国

金代时,兀惹国首领乌氏被李氏取代。第四代皇帝、海陵王完颜亮的兄长郑王完颜充,就是兀惹李氏的顺妃李金哥所生。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兀惹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