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君配偶
储君配偶,由于储君通常为男性,而根据他们的不同称谓,他们的妻子可获得各种正式封号,皇储妃、王储妃、大公储妃是常见的称谓。
在东亚,太子是储君正式的封号,而太子妃、皇太子妃,是皇太子正妻的正式封号。或称储妃[1]。瑞典是欧洲第一个确定男女平等王位继承权的国家,维多利亚公主是欧洲第一位女性储君。公主的丈夫丹尼尔在婚后,根据公主父亲、国王卡尔十六世的旨意,获得“丹尼尔亲王,西约特兰公爵”的爵位。这与国王儿子卡尔王子所获爵位类似,但这不是法定爵位。之前欧洲君主的长女如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则是推定继承人,既使她们最后继承王位,她们的丈夫亦并不会因婚姻而获得某种法定爵位。
东亚
东亚的君主国家,通常是一夫多妻(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储君与正妻为夫妻一体[1],储君有太子封号,正妻则受封太子妃。除正妻外,储君亦会有众多的妾室。妾室亦有相应的称号(如良娣、良媛等)、待遇。
中国
汉景帝为太子时,祖母薄太后为他选择本家族的女子薄氏为太子妃[2],这是中国第一位有记载个人身份的太子妃。而后世太子妃的人选一般由皇帝为太子选定,太子妃除了身为皇太子的正妻之外,在皇太子继位之后,太子妃也将成为皇后,因此太子妃的出身和品行都是皇帝在议选时的重点。清朝康熙帝子允礽是清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位公开册立的太子,因此他的妻子瓜尔佳氏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位太子妃。
太子继位为国君之后,太子妃也理当成为皇后,其他妾室册封为妃嫔。但也有出现过在继位之前太子妃即失宠于太子的情况,而太子妃亦得不到皇后身分的情形。
日本
隋唐律令以储君为太子。古代日本仿唐制度,以中宫借指皇后,以东宫(或称春宫,类似中国的青宫)借指太子。平安时代以后,对于太子多称坊,妃嫔无嫡庶皆称御息所。中世皇室式微,不立后,更无太子妃。至于近世,始称储君正妻为东宫御息所。明治以后复称储君为皇太子,储君正妃为皇太子妃(こうたいしひ)。与废中宫职而设皇后宫职不同,宫内仍存东宫职,主皇太子及皇太子妃事务。
欧洲
欧洲王储(Crown Prince)的妻子通常会被封为Crown Princess[3],在中文里一般译为储妃,但王储的妻子却不一定拥有储妃的封号,这可能是由于王储妻子的出身问题或王储妻子自愿放弃封号。例如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在担任王储时的已故前妻戴安娜,在离婚前被称为储妃。但查尔斯三世的现任妻子卡米拉,却因为曾经离婚且前夫尚在人世而得不到储妃的称号。
世界上现任君主国的储君配偶
主权国
国家 | 照片 | 名字 | 头衔 | 出生日期(年龄) |
---|---|---|---|---|
![]() |
![]() |
威尔斯王妃凯萨琳 | 威尔斯王妃 | 1982年1月9日 |
![]() |
![]() |
史蒂芬妮·德·兰诺 | 卢森堡大公储妃 | 1984年2月18日 |
![]() |
![]() |
玛丽·唐纳森 | 丹麦王储妃 蒙珀扎伯爵夫人 |
1972年2月5日 |
![]() |
![]() |
丹尼尔 | 瑞典王储夫 丹尼尔亲王 西约特兰公爵 |
1973年9月15日 |
![]() |
![]() |
梅特·玛丽特 | 挪威王储妃 | 1973年8月19日 |
![]() |
![]() |
索菲 | 列支敦士登大公储妃 | 1967年10月28日 |
![]() |
![]() |
哈拉·宾特·达洁·阿勒哈利法 | 巴林王储妃 | |
![]() |
![]() |
佩吉兰 | 文莱王储妃 | 1987年4月9日 |
![]() |
![]() |
沙里法(Sharifa bint Sulaiman Al-Jasem) | 科威特王储妃 | |
![]() |
![]() |
辛纳塔卡拉·法卡法努阿 | 汤加王储妃 | 1987年3月20日 |
注释
- 《南齐书·卷十·志第二》建元二年,皇太子妃薨,前宫臣疑所服。左仆射王俭议[……]从之。太子妃斩草乘黄,议建铭旌。仆射王俭议[……]宋大明二年,太子妃薨,建九旒[……]仆射王俭议:「旒本是命服,无关于凶事,今公卿以下,平存不能备礼,故在凶乃建耳。东宫秩同上公九命之仪,妃与储君一体,义不容异,无缘未同常例,别立凶旒。大明旧事[……]从之。有司奏:「大明故事,太子妃玄宫中有石志。[……]储妃之重,礼殊恒列,既有哀策,谓不须石志。」从之。
- 《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传第六十七上》孝景薄皇后,孝文薄太后家女也。景帝为太子时,薄太后取以为太子妃。景帝立,立薄妃为皇后,无子无宠。
- Crown Princess亦是女性储君的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