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见城
伏见城是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初期的城堡。别名为桃山城或伏见桃山城。现时在京都府的伏见区。是安土桃山时代丰臣秀吉的居城、丰臣政权的中心。
伏见城 | |
---|---|
指月城、桃山城、木幡山城 | |
![]() 仿真大天守、小天守 | |
类型 | 城郭构造:梯郭式平山城 天守构造:不明 |
位置 | ![]() |
坐标 | 34°56′13.32″N 135°46′52.06″E |
建成时间 | 1592年(文禄元年) |
废城时间 | 1623年 |
当前用途 | 现存遗迹:移筑门・石垣 堀 文化财指定:伏见桃山陵为宫内厅治定 重建部分:仿真天守 |
主要维修者 | 德川家康 |
主要城主 | 丰臣氏、德川氏 |
建造者 | 丰臣秀吉 |
日语写法 | |
---|---|
日语原文 | |
假名 | |
平文式罗马字 |
兴建该城乃因辅任太阁的丰臣秀吉专注于攻略朝鲜,于往返名护屋城和居城聚乐第的时候,需要寄宿,因此在其养子丰臣秀次继任关白及家督后,秀吉便着手修筑伏见城,还请京都等地优秀建筑师献计。1592年,秀吉将居城由聚乐第迁至伏见,主因包括辞去关白及家督后必须把主城留给新关白、家督丰臣秀次,以及统一日本后权力及野心的膨胀。
历史沿革
安土桃山时代
于1592年开始建成,本来是被破坏的聚乐第的一部份,在指月山建成,筑伏见城的原因,是为了半退隐的太合丰臣秀吉所建,除了向家臣展示太合的权威外,也向天下众人展示丰臣政权的统治权威。1595年,关白、家督丰臣秀次地位被废、家族族诛,聚乐第遭废城,伏见城取代聚乐第成为丰臣政权新的统治中心。但是在1596年,发生伏见大地震,原本的伏见城被震毁,于是在桃山(今木幡山)建造新的城池。
1598年,丰臣政权第三代统治者丰臣秀赖将居城从伏见城迁往大坂城,统治中心也随之转移至大坂城。1600年,伏见城被宇喜多秀家为总大将的西军包围,城代鸟居元忠带领下固守笼城,但是最后城内甲贺众因妻小留在近江水口冈山城,而被身为五奉行的城主长束正家捉至伏见城下,甲贺众因而作为内应放火烧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