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区苦行

五区苦行是20名反对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方案之反对阵营示威成员以模仿苦行的方式,向香港市民宣传反对高铁方案观点之行动,他们认为要「对土地、社区网络和生命的尊重」,希望通过苦行的方式让其他市民理解其反对高铁之理据。

五区苦行

形式

第一次苦行

第一次苦行于2009年12月16日进行,围绕立法会苦行三天两夜。[1]

第二次苦行

第二次苦行由20多名示威者组成,并手持象征种子的白米,在街上每行26步则下跪一次,再起身走26步,代表高铁段有26公里,每天苦行15小时。由于示威者会在五个立法会分区进行苦行,故命名为「五区苦行」。示威者亦捧着种子,代表公帑菜园村[2]当中六名示威者:黄衍仁、陈秉凤、梁颖礼、蔡卓阳及刘宝珍则全程参与苦行,行经受高铁影响的地区。[3]整个行动由上水新都广场旁的广场举行的开步礼,经过五个立法会选区的四日三夜苦行,直至1月8日高铁拨款当天[4]

途经地区

苦行行动途经的地区包括行经上水大埔墟大围(1月5日);次日(1月6日)在元朗大马路起步,行至荃湾后再转到葵芳[5]然后分别到观塘大角嘴旺角(1月7日);终点在香港岛(1月8日)[6]

大专生苦行队

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1月5日);岭南大学中文大学(1月6日);浸会大学城市大学(1月7日)巡回苦行,各大学同时举行「八十后反高铁青年」海报和菜园村家庭照展览[7][8]

2010年1月5日,八十后反高铁青年举行第二次四日三夜的五区苦行活动。其中一名参加者陈景辉认为高铁拨款议案在功能组别议员支持下势必通过,希望通过苦行活动向市民表达普选的重要[9]。19名参加者在街上每行26步则跪下一次,再起身走26步,象征高铁段有26公里。[10]

影响

李展鹏认为包括五区苦行在内的示威活动已经取代了流行文化成为香港的本土身份的展示窗口。[11]

参考文献

  1. 朱凯廸. . 香港独立媒体. 2009-12-15 [2020-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7).
  2. . [2010-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1).
  3. . [2010-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1).
  4. . 太阳报. 2010-01-06 [2020-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8).
  5. . 头条日报. 2010-01-06 [2020-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8).
  6. . 商业电台. 2010-01-05 [2020-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8).
  7. 长枪鸣. . 迎新特刊2010 (中大学生报). [2020-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8).
  8. 朱凯廸. . 香港独立媒体. 2010-01-12 [2020-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9).
  9. . 东方日报. 2010-01-03 [2020-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6).
  10. . 苹果日报 (香港). 2010-01-06 [2020-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6).
  11. 李展鹏; 卓男. .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4-07-01: 238 [2020-06-26]. ISBN 97896204349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6).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