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
乌龙茶,青茶的一种,知名茶叶品种。乌龙茶分类、作法视地域而有所不同。

乌龙茶的茶叶

黄金桂茶,乌龙茶的一种。
在中国大陆,乌龙茶的茶叶加工分类上属于绿红黄白黑青六大茶系中的青茶,是经过部份发酵,绿叶红边,既有绿茶的清新,又有红茶的甜醇。因此,在中国大陆,乌龙茶等同于青茶,青茶即是指乌龙茶,并被视为青茶的商品名称。名茶如福建的铁观音和台湾的冻顶乌龙茶即属此类。[1]
名称来源
乌龙茶的名字来源有很多传说。大致有四种来源可能:一为产地说;二为茶树品种而来;三为制茶之人名称而来;四以茶叶形态色泽而来。
历史传播
乌龙茶则起源于北苑茶,武夷茶。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贡茶,北苑是福建建瓯凤凰山周围的地区,唐末已产茶,而宋以及其后产量扩大,逐渐采用半发酵的制法。武夷山茶则在北苑茶之后,于元朝、明朝、清朝获得贡茶地位,获得发展。现在所说的乌龙茶则是安溪人仿照武夷山茶的制法,改进工艺制作出来的一种茶。乌龙茶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福建《安溪县志》记载:“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发明乌龙茶做法,以后传入闽北和台湾。”另据史料考证,1862年福州即设有经营乌龙茶的茶栈。1866年台湾乌龙茶开始外销。而现在全中国大陆乌龙茶最大产地当属福建安溪,安溪也于1995被中国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学会等单位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
概述
品种
乌龙茶按产地不同,可分为闽南乌龙茶、闽北乌龙茶、潮州乌龙茶和台湾乌龙茶。
按茶种可分为大红袍、铁观音、冻顶乌龙茶、东方美人、水仙茶、本山、肉桂等:
- 大红袍:产于登记为世界遗产的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武夷四大岩茶分别为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及白鸡冠。大红袍原木只剩6株,每年产量只有少于1公斤的量,为世界上售价最高的茶。市售的大红袍都是接枝后的产茶。在青茶中较偏浓红茶色,具有丰厚浓郁的香甜气味,被称为是岩茶中的岩茶。
- 龙须茶:同产于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又称“束茶”。是用彩色丝线将条形茶叶捆扎成一束的茶束,因其像神话中的“龙须”而得名。早于清朝初年既有龙须茶之名,其品质表现为轻发酵茶。条形壮直墨绿,茶束直立,上好的龙须茶带有花香。
- 安溪铁观音:产于福建省南部的安溪县,由被称为铁观音种的茶树制成,又因外观形状如铁观音像般的浑厚美丽,故以之命名。有强烈的甘香气味及淡淡的味道,茶色如杏仁般的优雅。年可产4次,味道因季节不同而有差异,其中秋茶最佳,春,夏,暑茶次之。
- 冻顶乌龙茶:福建的茶树种移种到台湾的冻顶山上,故称为冻顶乌龙,为台湾青茶的代表。外观类似铁观音,呈半球状,但发酵度较低,有着琥珀般明亮的茶色,温和的味道及如花般的清香。
- 水仙茶
- 东方美人:又称香槟乌龙、椪风茶。产于台湾新竹县,19世纪时,英国大使献给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女王为其独特茶香惊叹不已,又觉得其外观鲜艳可爱,宛如绝色佳人,且产地又在东方的福尔摩莎,故称它为“oriental beauty”。特征是茶叶带有花般的色彩,发酵度70%,有着红茶般的风味及甜甜的蜂蜜味道。独特的风味是来自于茶树嫩芽经茶小绿叶蝉(浮尘子)吸食后长成之茶芽,经手工采摘一心二叶后再精制成。
- 凤凰单丛:又称凤凰单枞或凤凰茶,凤凰山位于广东省潮安县北部山区的凤凰镇,风凰茶因山而得名。一株茶树,经过茶农几代人的培育之后,被确认为有独特优异香味,这株茶树于是被单株采收、单株制作,那么,这株茶树就称为单丛茶树,所采制的茶叶就称为单丛茶,而凤凰单丛则是这众多优异单丛的总称。
参考数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