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
举人,为一种士人的身份,等级在生员之上。雅称「孝廉」、「发解」、「发达」、「乡进士」、「乡先进」、「乡进」等对入京师参与会试的举人雅称为。明清时俗称「老爷」。
举人 | |||||||
壮语名称 | |||||||
---|---|---|---|---|---|---|---|
方块壮字 | |||||||
名称 | |||||||
谚文 | |||||||
汉字 | |||||||
|
沿革
汉代取士用人无考试之法,皆令郡太守、诸侯国国相荐举,获荐举者称为举人。
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称为“中举”)者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第一名称为解元,而因明代科举有以五经取士,乡试每经取一名为首,列前五名称为「经魁」。清代也沿袭称乡试前五名称为经魁。北闱第一名按惯例须为直隶籍人,为「北元」;南方各省考中第二名也称元,为「南元」[1]。
参考资料
- 《清稗类钞》考试类:「乾隆辛卯,高宗以解元文甚不佳,移第三,以南元为第一。发卷出,奏事太监曹某奏称:『顺天乡榜向以顺天人置等一。』乃易还之。」
研究书目
- 张仲礼着,费成康等译:《中国绅士的收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