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县
历史沿革
郭沫若考证,殷商甲骨文中已有“上虞”一名。楚破越后,为楚地。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置上虞县,县治在百官镇,属會稽郡。新朝始建国元年(9年),废上虞县入会稽县。东汉建武初年,恢复上虞县,属会稽郡。永建四年(129年),分上虞县南乡入始宁县,同属会稽郡[1]。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上虞县、始宁县入会稽县,先后属吴州、越州、会稽郡。唐朝初年,今上虞区仍为会稽县的一部分,属越州。贞元元年(785年),分会稽县,复置上虞县。長慶元年(821年),并入余姚县。次年(822年)复置,属越州。县治迁丰惠镇[1]。
五代时,上虞县属吴越国东府。北宋时,属越州。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改越州为绍兴府,仍属之。元朝时,为紹興路属县。明初,紹興路复为绍兴府,隶之[1]。清朝时,有曹娥驿。康熙元年(1662年),裁撤驛丞。另有梁湖鎮巡司。上虞县考评:繁,疲[2]。
民国初年,全国废府,上虞县属会稽道。会稽道废后,直属于浙江省。1932年,属浙江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35年,属第三行政督察区。1948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1]。
1949年以后
1949年4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5月,逐步攻占浙江全省。5月20日,解放军第22军由西向东渡过曹娥江,发起对上虞县的进攻。21日,解放军已攻占曹娥江东岸、上虞县的三个大镇——百官、崧厦、章镇。当日晚间,上虞县党政官员得知解放军渡江后,与浙江省保安司令部三百余官兵,弃守县城(丰惠镇)。22日凌晨5时,解放军第22军65师先遣队抵达县城,占领县政府。解放军追击至余姚县、上虞两县交界地带的姜山村时,与上虞县县长吴驰湘[3](或写为吴驰缃[4])交火。吴驰湘等人被擒。至此,上虞县易手[3]。中共方面,由中共四明工委派雷行等率领虞东区署、区武工队一行40余人接管上虞县城。在原上虞县政府门口广场举办群众大会,宣布成立上虞县临时办事处,雷行任主任、王超任副主任。5月23日,四明工委抽调城市学习班学员陈光裕等16人进驻丰惠,参与接管。不久之后,中共浙江省委分配的57名南下干部抵达上虞县。此队南下干部由时任河北省南皮县县长的何志民带队,他们来自山东解放区的宁津县。6月7日,正式成立中共上虞县委、上虞县人民政府。县委由陈子方、何志民、李长明、黄连、雷行等5人组成。陈子方任县委书记(因病未到职),何志民任县委副书记兼县长。7月1日,召开全县干部会议。7月份,全县6个县辖区和33个乡及426个村级的政权组织全部建立。8月左右,中共方面已完成对旧政权相关组织、机构的接管[4]。
1949年置绍兴专区,上虞县隶之。1952年2月起,属宁波专区。1954年9月,上虞县人民政府从丰惠迁至百官镇。同年秋,绍兴县东关区及汤浦区的五个乡(四峰、渔浦、汤霞、四村、胜江)和富盛区的四个乡(长东、保山、长塘、会胡)划入上虞县。1956年11月,上虞县丰惠区永兴乡和下管区王家庄、大岭顶村划归餘姚縣,绍兴县川下村划归汤浦乡。1960年8月及1966年1月,下管大公社的大山、隐地、黑龙潭、悬岩、溪山5村以及陈溪公社戴王、糜家2村划归上虞县[1]。
1964年9月起,上虞县属绍兴专区。1968年6月起,属绍兴地区。1983年8月起,属绍兴市。1992年10月18日,撤县设市[1],即上虞市。2013年,改设上虞区。
历任行政长官
明朝知县
- 周銓,崇祯十年(1637年)上任。
注释
- . 上虞区人民政府网站. [2022-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4) (简体中文).
- 《清史稿·卷六十五·志四十》紹興府,衝,繁,難[……]上虞,繁,疲。府東百二十里。南:覆卮山。西南:象田山。西北:夏蓋山,南臨夏蓋湖,匯白馬、上妃二湖水,周百五里。北枕海,西北自會稽入,逕瀝海所,有四衛、施湖二隘。其塘外為沙塗。上虞江即曹娥江,古柯水,亦曰東小江,上流剡溪,西南自嵊入,納會稽小舜江,逕梁湖堰,其東為運河。外有通水河,逕百官渡,其東為馬渚橫河,抵備塘。自梁湖堰至此,與會稽為界水,有曹娥驛,康熙元年裁丞。其側鹽場二。梁湖鎮巡司。嵊,衝,繁[……]
- . 浙江新闻官网. 2019-05-22 [2022-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4) (简体中文).
- 记者:魏新宇. . 浙江新闻官网. 2019-05-27 [2022-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4) (简体中文).